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的研究
2018-01-19曹峰
曹峰
摘要:财务报账是高校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财务报账工作的质量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分析高校財务报账流程的优化举措,阐述当前财务报账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财务报账流程,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促使高校财务工作转向信息化、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追求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传统的财务报账流程已无法满足当校园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财务报账工作的方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模式。故此,要研究信息化的财务报账流程,优化报账方式,为高校财务工作提供保障。优化网络报账、网络审批、网络培训等报账流程,改善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高校财务报账现状
当前,高校财务工作基本都已经采取网络自助报账的方式。网络自助报账系统的流程为:管理人员登录自助报账系统,并自主选择所要进行的经济业务类型,选择支出费用的项目,并根据实际的报销内容,选择科目。输入金额、原始凭证附件,选择支付方式,输入银行卡号、经办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全部环节完成后,打印网络报销单,并将原始凭证装订在一起,找到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最后上交到财务管理人员手中进行审核,打印交与二审人员,并审核录入网报单,自动生成凭证。这种报账方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的限制。但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1]。
返单率较高。虽然采取这种报账方式后,经办人不需要亲自等待单据处理完毕。但若单据在一审期间,未发现存在的问题,而在二审或后续环节中发现问题,财务人员需要以各种联系方式与经办人进行沟通,甚至需要删除原有凭证单,再次填写报账流程。这样一来,难免浪费大量时间,降低沟通效率,难以发挥网络报账的优势。
单据审批较慢。高校财务审批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单据需要经过多层不同层级人员,并得到相应的审批与签字盖章,才能完成单据审批的所有环节。由于流程相对较为繁琐,导致审批时间较长,甚至在进程中出现错误时,需要返回重新填写审批单,进入新一轮的审批流程。报账时间将被大大延误,降低工作效率。
审核效率低下。当经办人员对业务流程不熟悉时,将导致单据粘贴不规范。而审批人员在审批过程中,需要对杂乱无章的票据重新粘贴,自然需要大量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财务软件落后。信息时代的科技更新换代较为频繁,但高校财务软件却迟迟未能更新。导致财务数据缺失,软件性能落后,维护不及时进而出现各种问题。
二、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优化沟通渠道
信息时代下,沟通呈现多样化趋势。财务部门应针对票据粘贴、不同经济业务报销的方式与流程,以及各种流程操作方法等制作成视频、流程导图等,及时发布在官方网页中。应建立统一的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等,简化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定期在群内开展指导性会议,将最新的财经法规、以及学校相关的报账规章制度等上传到群内,详细讲授,系统解析。而师生们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财务人员提出疑问。财务人员将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整理,以文件形式上传到平台,永久保存。避免同一问题反复解答,浪费时间,也便于师生的学习。
另外,可优化交流平台,针对师生们的疑问以及诉求给出具体的答复。同时,将财务报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合,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类型的错误。而经办人员可向财务人员提供账号与密码,减少财务人员与经办人员的沟通时间,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当审核通过后,以短信等各种形式,告知经办人审核成功的信息[2]。
(二)完善岗位设置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完善审核人员岗位设置。在收单环节,以初审岗位严查票据是否符合标准,如项目经费支出范围、签字审批手续、票据真伪、票据粘贴等,都要进行预审,发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经办人,进行更正。初审环节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单据录入系统环节,流转到二审分配制单环节。以此,将大大减少单据不符合标准的情况,降低单据返工现象,提升工作效率。
而二审环节应结合财务报销的类型,分别设置岗位。如借款、校内转账、工资发放、出国人员报销等,将岗位采取精细化设置后,将有助于岗位人员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熟能生巧,进而提高单据审核的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同时,相应的复审岗位也应以业务类型进行划分,每个岗位仅负责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项,以专业赢得效率。
对于未能掌握网络报账的人员,应聘用学生或其他人员,在财务大厅、报账大厅等处进行引导,帮助,提供咨询。同时,应对引导人员加强培训,必须熟练的掌握学校经费报销流程,高校职能的基本权限以及职责,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等。不仅如此,还应具备答疑解惑的能力,协助前来报账的经办人,完成查询、打印项目明细等工作,协调大厅内秩序等[3]。
(三)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财务管理系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变革,以促使管理系统更加符合当前学校财务工作的基本需求。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实现财务报账流程的优化,最基础的便是打破环节之间的壁垒,消除信息化初级阶段形成的信息孤岛。进而在该系统内,形成一个大的、透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而言,在信息管理系统的选型上十分重要。即要求,执行层面正确做事,数据层全面收集,决策层正确分析。故此,高校应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实现独立运行的财务系统,并成立单独的财务报账管理模块,包括报账预约、报账审批、报账完成等信息接口,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形式。财务数据在使用期间无需重新初始,进而降低成本,节约时间。而这种清晰的财务报账模块,可使得财务人员在短时间内便熟悉这种工作流程,也为经办人员提供简洁明了的审批环节。根据新业务的流程,软件需求,要求该系统收集所有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加以整理并分析。包括财务报销审核编码、报销审批单业务类型等,经过梳理整顿后,对系统进行维护,完成新系统的初始化工作。经过反复的收集、整理、分析,最终实现完善的,适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的业务流程。
(四)优化财务人员专业技能
针对业务能力低下的人员,应加强对其的宣传与培训,讲解规章制度,宣传政策要求。并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性,强化彼此的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含量,互帮互助。同时,高校应定期开展培训,让财务人员尽可能增加知识的储备量,邀请专家做专题培训会,解读最新的政策内容。以此,全方位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优化财务报账流程。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信息化背景下,分析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的有效举措。得出,应优化沟通渠道,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统一上传有关报账的知识,简化沟通方式;完善岗位职责,增加初审岗位,细化岗位职责;优化信息系统,结合高校财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优化系统组成;优化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增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保证知识的流动性。以此,全面优化报账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审核时间。
参考文献:
[1]魏颂媛,张亚中.关于构建我国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研究——以A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 (03):92-96.
[2]谢奇妙.基于信息化时代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3):63.
[3]龚一沛,龙珺.优化财务报账流程,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4 (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