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治理结构下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

2018-01-19翟琦

南方企业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翟琦

摘 要:在企业发展中,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内部结构中,妥善处理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成本投入大幅减少,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内部治理结构下提升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策略,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内部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

在企业经营中,人才支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同时,企业要对产业分工进行细化,利用丰富载体给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无形之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发展中,做好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良好效果,不仅有效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数量,而且能够对外部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

有效保障人力资源数量

在企业运行和发展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重要性的主要体现就是有效保证人力资源数量。日常工作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劳动关系解除、人员私自离岗的问题,这就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数量进行人员补充,以保证企业具有充足的劳动力。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招募优秀人才,将企业缺失的劳动力及时补齐,为企业融入“新鲜血液”,使企业始终充满活力,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能够提高员工积极主动性

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劳动潜力和智慧潜能,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通过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能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作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保障,不仅能够将自身价值带给企业,而且能够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对专业技术进行努力钻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能够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三大资源,需要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只有用好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活力,才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作支撑。而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则是开发外部资源,如果仅通过加强培训来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其效果不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外部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将与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引进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内部治理结构分析

初级团队市场

在内部人力现货市场,初级团队市场员工具有较强的能力,但在工作中被分配到不重要的岗位。在初级团队市场中,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工作的员工组织形式属于其主要代表。在这个市场里面,虽然能够衡量团队整体价值,却对每个员工所发挥的价值无法准确衡量,这也是大部分企业中存在的个人劳动计量问题。在初级团队市场中,企业更注重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

内部人力现货市场

在内部人力现货市场中,员工和老板之间存在较短的更换周期,他们的关系并不需要特殊的办法进行维持。在这个市场里面的主要代表是超市促销人员。一般这一类人员具有较低的个人素质,而企业也不会将重要的岗位或工作安排给这些人,企业允许这部分人随时离开企业,并能够及时找出相应的人力资源进行填补。另外,员工在离开企业后也可以很快被类似的岗位录用。在企业中,这种结构比较常见,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企业与员工短暂性的合作。

义务市场

在义务市场中,个体劳动能够得到准确计量,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准确衡量出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义务市场劳动者的主要代表是律师。针对律师这一角色,律师事务所有强烈的需求,另外律师的才能价值也只能够在律师事务所发挥。基于此,对于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来说,雇佣关系的维持能够给双方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员工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企业能够获得发展,但如果外部市场环境出现变化,就无法发挥其价值。

关联团队市场

人力资源具有较低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是关联团队的主要特点,在企业内部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各项工作需要员工在团队合作的方式下完成。在关联团队市场下,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能够长期保持,员工脱离企业环境其才能无法施展,企业缺少相应能力的员工无法开展工作。在这一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使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内部治理结构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在内部人力现货结构下,需要对企业加强考核,通过所完成的工作量评价其个人价值,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在义务市场下,因为企业与员工各自有着较高的需求度,所以共同成长的态势会出现在两者之间,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员工素质会不断提高,所以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在企业所发挥的价值,这种结构下企业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将员工所做出的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在关联团队结构下,企业需要将个人所做出的成绩作为员工的评价依据。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将企业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员工心中,引导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内部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其在关联团队市场当中应用比较广泛。员工在企业内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缺乏一定的经济保障,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价值发挥效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惩罚措施督促表现差的员工能够及时上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长期实践能够看出,激励机制存在于大部分企业中,这一机制的主要体现也包括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通過绩效考核能够掌握每名员工不同的工作水平,通过对比判断出员工整体素质,企业要及时处理考核中长期表现差的员工,努力提高队伍整体质量。

完善选拔培训制度

企业选拔培训制度直接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选拔培训工作一直贯穿于整个内部治理结构中,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人才自身的最大价值,企业不仅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为员工“充电”,而且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根据自身的需要将技术精专的人才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中。

企业在人才选拔时需要综合考虑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确保招聘人员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而培训工作则主要针对企业现有员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与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企业员工如果未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及时更新,很容易与市场以及企业的要求脱轨。企业在内部治理机制下对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在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内部治理结构下管理模式极其复杂和繁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作质量的优劣。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治理结构下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的实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促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平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

【参考文献】

[1]肖柯.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陈勇.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08).

[3]孙焕.浅谈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致富时代,2011(10).

[4]高小军.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问题探讨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研究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