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财务文化创新研究

2018-01-19齐建春

财会学习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

齐建春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成为提升管理服务的关键因素。高校财务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信息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效提升人员和团队素质。重视高校财务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其理念和手段,是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财务文化创新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高校财务管理随之进入了信息化的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新发展,促进了高校财务队伍内在关系的融合,财务业务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会计人员协同配合度要求更高。高校财务文化建设围绕“以人文本”核心,将组织目标与个人愿景自觉融合,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提升人员素质、团队实力。

一、高校财务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一)内涵和外延

高校财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影响下,高校长期追求并形成的财务思想理念、行为规范、道德精神等一切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要素总和。高校财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要素分为三层:一是物质层面,指环境设施等客体要素;二是制度层面,指政策法规等制度要素;三是精神层面,指人员队伍等主体要素。

(二)内容和目标

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实质是财务人员,最终目标是激发财务人员的主体自觉行动。由于高校财务人员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职责,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原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鲜明正确的价值取向、先进性、规范性、服务性、创新性等。

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可以概括为:办公环境优雅整洁,设施设备先进便捷;管理体制科学严谨,运行机制顺畅合理;人员团结和谐,团队进取创新,服务优质高效,风气节俭清廉。

二、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由于公共财政在高等教育投入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是自上而下的计划、执行模式,产生的财务文化必然是被动的,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发挥团队整体协同、创新的优势。

(一)思想观念陈旧,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

高校财务管理队伍“重管理、轻服务,重专业、轻全面”等思想普遍存在。遵纪守法意识强,依法理财意识弱;严格监管意识强,主动服务意识弱;预算控制意识强,风险防范意识弱。财务人员学习和探索的自觉意识不足,导致了人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

(二)队伍建设迟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

高校环境相对封闭,会计业务较为单一,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财务人员管理眼界和能力的开拓。传统的报账服务模式耗时较长,核算业务的信息化并没有真正建立。工作效率的提升,依赖于会计人员对业务的熟练程度,服务质量和效果因个人理解、判断等主观因素而有所差异。会计人员个体能力发展需求强,整体能力提升意识弱,工作质量和效率亟待提升。

(三)管理手段落后,制度控制和规范程度较弱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侧重于事中、事后层面,很少考虑事前控制。筹资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财务管理重点领域,尚未形成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各子系统数据集成度不高,尚未完全实现其他业务系统与财务数据的同步交换。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未被突破,会计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任务分解,流程控制、制度规范等,主要依据业务内容及类型自然形成、松散实施,很难保证制度执行的统一、标准、规范。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持续强化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队伍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特质。信息化平台是具有统筹、整合、协调、运行等多种功能的复杂工作系统,要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保障,更要以过硬的人员队伍为支撑。打造一支规范高效、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是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二)高度融合的信息系统

在不断开拓新的筹资渠道,资金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复杂化、财务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快捷和高效,简化业务和核算流程,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实现财务信息与学生信息、科研项目信息、资产管理等信息数据的真正共享,切实提高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度。

(三)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化带来了会计工作的巨大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多新的工作流程、制度需要及时健全。高校在岗位设置、职责权限、流程控制等工作制度方面缺位较多,信息化管理的法律规章要恰当地融入会计专业制度体系。要通过规范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财务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带动高校财务文化的变革和创新。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着力打造“团队协同型”文化,促进财务文化理念创新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团队整体能力,“团队协同”是高校财务文化创新的要点。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岗位设置、职责权限不仅依据业务内容来划分,还要依据流程设计、节点控制、权限分配等信息化系统情况合理设定。会计行业注重个体能力发展的倾向已经改变,传统分工方式下的资源浪费、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也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校财务团队,要吸纳各相关学科的人才,全面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整合运用、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人际沟通及协调合作等。要重视会计人员职业规划,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能力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优势,让团队成员全面熟悉财务不同环节、不同岗位的工作,为协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二)积极倡导“复合学习型”文化,促進财务文化手段创新

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趋势看,今后高校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复合型人才是财务信息化所急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并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能为高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高校财务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体系,不仅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应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面,对经济、管理、法律、外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相关领域都有所涉猎。高校财务人员面对的高深、复杂的专业问题较少,需要解决的日常性、综合性问题较多,所以开放性的思维、融会贯通的素质、沟通合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尤为重要。要倡导和养成“复合学习”的习惯,鼓励财务人员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引导管理队伍不囿于常规和惯例,有效达成任务目标,挖掘开放式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创新潜力。

(三)持续维护“规范严谨型”文化,促进财务文化制度创新

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通过预算管理、网上报销、银校直联、网上缴费等子系统,整合再造了从核算到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改变了会计做账各自为战的传统方式,有利于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同时将会计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避免了主观因素导致的同类业务处理上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的统一性、规范性。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管理规范化的过程,规范的管理经由每个人去实施,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规范的效果。高校要把好主体因素的重要关口,注重新进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考量与择优;持续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强化会计职业规范和专业素养,重点培育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树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意识。要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岗位分工,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诚信自律、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和作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6-6.

[2]包莉娜,夏凌君,孙海超.新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 (3).

[3]梁勇,干胜道.高校财务管理新思考:构建财务服务创新体系[J].教育财会研究,2017 (1).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