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都市区建设背景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2018-01-19高俊柳松柱刘海锋李鑫志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高俊 柳松柱 刘海锋 李鑫志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是高校培养时代适应性人才的重要前提。在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建设过程中,必然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鄂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提出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切入点,以增强人才职业素养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优化。

【关键词】航空都市区 机械类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技能 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鄂州职业大学校级教科研项目(2017YB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204-02

1.背景

2016年是鄂州市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顺丰集团所带来的产业链将极大的改变鄂州市当前的经济结构,由此,鄂州市政府确立了建立航空都市区的愿景。城市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机械类人才是制造业基础。在航空都市区建设中,机械制造、机械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人才必然大有作为。

航空都市区建设需要大量高专人才。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处于中部地区的鄂州更是人才凹地。考查鄂州市企业,发现不少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工作效率低下,现有人才根本无法满足我市航空都市区建设需求。缺乏高端人才,航空都市区所带来的高端制造业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城市发展后劲不足[1]。改变人才培养机制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根本手段,而地方高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平台。这些年来,鄂州职业大学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先后建立了模具职教集团、京东方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收获大量好评。但改革的脚步不能停滞不前,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值得关注。

当前,鄂州市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与其航空都市区的城市定位并不匹配,其中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必要手段。本文将以鄂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蓝本,致力于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对接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城市发展规划,并借鉴经济学中供需关系相关理论,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2.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鄂州职业大学主要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一年。这种模式兼顾了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不错效果。但多年实践以来,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这种合作模式失去了兴趣。在走访众多企业后,发现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对接得并不紧密。许多企业发现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能与岗位所需技能并不完全对口,在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要求更专业的技能人才,这种普适教育表现得越来越不适应;(2)学生缺乏专业素养,对企业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刚走出学校的象牙塔,缺少对社会的认知,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规划,在困难面前极易退缩。据不完全统计,2015级学生顶岗实习辞职率高达52%,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花费大量精力培养人才却留不住人才,企业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逐渐形成“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如何切实维护校企双方利益,在新形势下显得更加重要。

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佳途径,但遗憾的是双方的合作并未深入。发现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校企双方的地位不对等造成双方的合作难以为继。在顶岗实习中,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场地、设备以及指导师傅等,而企业对于学校的要求却很低。所以,学校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缺少发言权,提出要求容易被企业忽视;(2)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在企业先行付出后,并没有相关政策对企业利益进行保障,双方合作的基础并不牢固,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3)校企双方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于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而学校的科技创新也需要企业来付诸实践。完善和健全双方的沟通平台,在人才供给和科技支撑上达成共识,才能将各自的作用最大化。

新时期,如何将鄂州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与鄂州市航空都市区的整体规划相适应,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重点解决的问题[2]。

3.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议

在对鄂州市航空都市区相关规划和配套产业链进行调查研究,走访和听取企业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3.1 以提升的学生职业技能为切入点

鄂州职业大学是一所定位于传授学生职业技能的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在企业中广受好评。近年来,鄂州市的经济已开始转型,但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并没有引起重视。随着顺丰集团的进入,鄂州市的发展进入新的格局。航空都市区的建设会带动一大片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调整[3]。

针对机械类岗位能力要求的实际情况,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学生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做相应的删减,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同时加大对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如钳工实训、铣工实训、数控编程实训、CAD设计实训等。另外,航空都市区建设必然需要大量机械设计、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人才,高校也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其次,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相关合作处,专人负责与对应企业沟通,定期安排高校教师去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人才需求。对于有学生工作的企业实行定期回访,听取企业相关建议。企业需要的人才,才是高校应当培养的人才。同时,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对学生评价较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

3.2 以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为关键

高专人才必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4]。航空都市区建设相关企业的企业章程、企业运作流程、企业文化等都与鄂州市当前企业有所不同,竞争与压力较大,学生难以适应。因此,学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以就業竞争为目标的准备工作,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尽早适应企业。优化建议如下:(1)增加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数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自身生活节奏的巨变无所适从。通过增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目标,坚定学生信念;(2)学生管理模式有待改进。学校相对封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欠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生活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学校模式差异巨大,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适应企业,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安排专任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3.3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

创新精神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具有引领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5]。对于机械类学生的教育,大多数课程比较抽象,要改变以往理论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实施启发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平常测验和课程结束考试中以鼓励学生思考为主,不设标准答案。

4.结语

本文在发现和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切入点、以增强人才职业素养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三个方面对鄂州职业大学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实现全面对接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城市建设的目的。

当前,鄂州市的航空都市区建设如火如荼,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相关政策也已在逐步开展。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对鄂州市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对鄂州市城市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韩未雪.产业升级视域下传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王家绪,王雨濛. 切实履职 为推进创新创业提供智力支撑[J].科协论坛,2017,(03):47-49.

[3]徐标.以核心技能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J].职业,2017,(29):45-46.

[4]朱盛.基于提升就业质量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智能城市,2017,3(05):131-132.

[5]郭丹,姚先国,杨若邻,曹霞. 高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及结构[J].科学学研究,2017,35(07):1112-1120.

作者简介:

高俊(1990-),硕士研究生,助教,目前从事材料加工工程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