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对策
2018-01-19滕宝郎
滕宝郎
【摘要】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问题不容回避和忽略,为保证学生安全,教师在指导训练中通过对常见运动损伤类型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应用技能和措施防止运动损伤发生,且将对学员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鉴于此,本文以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对策为话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和建议,以为学生的强身健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健身 体育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192-02
体育课是保证学生体魄健康的一门必要课程,然而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体育损伤风险发生率极高。从危害程度来讲,事故一旦发生,对学生、家长和教师、学校都是一个打击。从现今我国体育训练现状来看,体育教育产业发展偏重于知识教学,对学生的体魄要求往往有忽视,学生身体素质趋于脆弱,在体育训练当中发生的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多。
一、体育训练当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运动损伤成因较多。
一是缺乏知识,不当锻炼措施:缺乏运动防护意识,未能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容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二是运动前的热身不足,不做强力体力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容易引起肌肉拉伤,扭伤;或者是准备活动敷衍,导致身体功能的过度准备活动,不是最好的状态,而是下降。
第三,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认识,思想迟钝,情绪激动;或在实践中由于恐惧,犹豫和过度的紧张引起的损伤。以及身体基础薄弱,身体素质差,或者动作要素掌握不正确,有时无法满足体育活动的需要,或急于求成,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此外,组织纪律的散漫和混乱也是造成伤害的原因。
二、防护对策
鉴于运动损伤机制发生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体育運动知识多进行了解,可以经常在知乎、微信上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并在受伤后保持冷静,不要做出加重病情的行为。
(一)防护前保护
首先,在进行体育训练前,应该先将安全意识深入渗透到体育训练当中,让学生先对运动损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对预防措施有系统的传授和要求。加强师生对运动损伤的重视度,在合适的情况下再进行大强度的体育训练。
(二)达标训练
从体能训练的角度来说,身体素质的提高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最佳手段。具体通过学生身体的大肌群,小肌群,深肌群,核心力量稳定灵活等能力都达到一定标准,且不会产生动作变形等代偿效应。例如说学生在力量练习时做曲臂,如果负重过高,肱二头肌的力量不够。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弯腰,靠腰部肌肉的力量来带起手臂。因身体左右的力量明显不均衡,很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
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只有技术动作做对了,学生才不容易受伤。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要求身体具备必要的稳定,协调,灵敏,柔韧要求。准备活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头部运动,而是以出汗为基础标准的加热运动,即加热身体肌肉。例如动态拉伸训练中,对于力量薄弱的人群也能起到力量锻炼的作用。训练结束后的放松运动(例如静态拉伸),可以更好的放松肌肉,可以有效减少肌肉拉伤的概率。
三、体育训练发生体育损伤的应急措施
擦伤为常见损伤,依据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做好消毒、止血、冰敷和镇痛治疗,必要时及时送往校医处解决。 其次是鼻出血。可以让受伤者先找个地方坐下,头后仰起来,用口呼吸,使用纱布或者纸巾塞住鼻孔,之后用冰冷敷鼻梁和前额,止住鼻血。
扭伤时,现做好止血和止痛以及安抚,而后太高患肢,以冷敷来让受伤肢体的血管收缩,降低出血量,避免移动患肢加重病情,及时送医和绷带加压包扎。
脑震荡和骨折是体育损伤中较为严重的症状,应该先让伤者休息,保持绝对的安静,然后送往医院治疗,尤其要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治疗。
随着近些年全民建设和教育业体育健身事业的不断发展,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多,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率也在逐年攀升。为了科学防范体育损伤,实施对应的损伤成因分析和意见及其处理措施,对学生科学训练,避免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蔺新茂, 孙思哲. 体育专业体操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及预防措施[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22(4):70-72.
[2]吴飞燕.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5(5):390-390.
[3]支学干.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应对措施[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4):98-99.
[4]李芬.浅谈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及其预防[J]. 科教文汇, 2012(12):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