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独立学院实践教育的方法探讨
2018-01-19李璐李金华
李璐 李金华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目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内容。本文对加强实践教学的方法做了初步探讨,对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课、专业实验课)教学、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有效完成各种企业实习任务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寄希望于学习和发扬现代“工匠精神”来提高专业教师和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以满足企业对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20-02
一、独立学院的现状
据2015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83所,在校生209.7万人,办学规模占整个本科教育的17.8%。自1999年以来,独立学院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先不谈财政、管理问题,就人才培养而论,主要有:1.不少独立学院未找准自身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2.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乃至教学风格沿袭自母体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3.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依赖母体高校品牌,否则难以赢得市场竞争,不具备可持续性。以上的主要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教学质量。独立学院要做到良性发展,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是大方向。这种应用技术大学,既区别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公办普通高校,又有别于现有的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必须加强专业课的教学。所谓加强,有别于选择好专业教材后的照章选读。目前,独立学院基本上都选用与母体高校类同的教材,这既因为目前基本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材,也因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都来自母体高校,采用原来教材省心省力。但是,独立学院三本基础的学生,與一、二本学生的差别不能回避。结果会造成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接受都困难的现实。因此,专业教师自主编制独立学院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必须在教材和教学中对主要专业内容,特别是工艺(设计)细节作联系实际的细致讲解。重点讲述工艺或设计的关键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学中抽出时间介绍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十分重要,最好教会学生对最新专业知识的查新方法,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的知识拓展。
2.必须加强专业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是学生能得到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重要机会,专业实验的设置,一般在8~10个,必须密切结合专业课的内容。任何凑数或脱离专业的实验都无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实验前充分预习实验讲义,牢记实验原理、方法、仪器、步骤、数据采集、注意事项、安全等内容,在实验教师讲解时,对着仪器(设备)边讲解边提问;实验时,老师示范、学生轮流动手,务必让学生有所收获。根据专业实验的特点,一个教师同时最好只带一个专业实验,最多只能带同房间的两个实验。专业实验的时间也要根据实验的复杂程度,可以加长到4个小时。
3.毕业论文(设计)的高质量完成是毕业生的最重要工作。必须要求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课题既要密切结合专业,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实验、论文撰写等各方面要发扬“工匠精神”,刻苦钻研、踏实努力、开动脑筋、具有创新意识。杜绝拼凑数据、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而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责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能确保质量、按时完成。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控制每年的指导学生人数,每年的论文题目和内容不得类似和重复。学院教务处和教研室要事先作细致的审查。
4.认真做好专业实习。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既要选择符合实习学生专业的企业,又要体现能有收获,绝不能当任务应付,也不能走马观花。对于金融、会计、管理、物流等文科专业,到相关企业实习的需要尤其迫切。
三、做好实践教育的对策
其实,要真正完成上述内容的实践教育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如果能真正完成上述内容的实践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的主要难度在于实验条件、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的素质、专业教师与本地企业的关系和独立学院管理层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能从下述几方面入手,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应该能较好的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专业实验条件的完善。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不能完全模仿母体学校设置那么多专业,主要根据人力市场需要、学院资金能力、教师数量等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学院管理层应当舍得用有限的资金逐步配置与当前企业实际使用的工艺设备原理相当的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而且这些仪器(设备)还能为毕业论文实验、教师科研提供必要的实验手段。专业实验不能像基础实验那样让学生人手一台。为了保证安全和节约实验经费,开始一般的实验可以4-6人一台,以后如果资金允许,可以增加实验设备的台数和专业实验的个数,完善实验条件。
2.专业教师和专业实验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通常,没有经过专业实践的,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很难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似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是对现有专业教师中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作较长时间,比如一年的脱岗专业培训。选择与本专业密切结合的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作工程技术实践培训。必须注意,这种培训不能走过场,在培训的中期与结束时必须经过学院与企业的联合考核,只有较好通过的才能从事专业教学。否则,下岗或转成实验教师。如果本学院有专业实践知识丰富的教师,可以用传、帮、带的方法培训,不过,同样需要通过考核,才能独立从事专业课教学。 第二种方法是从与本专业相同的企业招聘或短期聘请专业教师。其要求与前述专业教师考核要求相同。北京邮电大学还从一本、二本退休的教师中招聘,也能解决燃眉之急。相对于专业教师,专业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采用接受合格的专业教师培训的方法解决。通常,专业实验主要由专业教师参与讨论设置,专业教师也应该承担专业实验的教学。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也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前述毕业论文(设计)对教师的要求尤为严格。即使是能上好专业课的教师,也不一定能完全带好毕业论文(设计),难就难在每个论文课题必须结合专业且不得重复,这包括当年和三年内不能重复。显然,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来,世界的科技和与之密切联系的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谁能想到,从珠算到手摇计算机用了几千年;又用了近百年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近20年来,虽然电子计算机的速度成百倍、万倍甚至成亿倍的提高,但是去年,量子计算机已经出现,它的性能决定了将来电子计算机将必定被量子计算机所替代。再说通讯,几十年前的中国老百姓憧憬的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近20年来出现了手机,虽然2G、3G、4G的飞速发展,通讯方式也从电子通讯变成了光纤通讯。不久,更加快速、更加安全的量子通讯将在我国首先实现。再说机械专业,先设计、再模具、再浇注(锻压)、再加工的方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定式。但是现在,3D 打印技术已经可以直接从粉体原料打印成型。其它,如用外皮细胞直接培养心脏细胞的生物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互联网+家居、+金融、+医疗等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专业教师,既然“已为人师”,就得“先于人学、先于人做、先于人思”。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教师的职责。这就是教师的素质!具体到带毕业设计,上述先进技术不会一步到位,学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可能是有效解决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不错途径。既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或参与指导毕业论文和设计,也可以接受企业提出的专业课题,与他们共同解决企业的难题。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机会。
4.对于实习,各学院与专业的安排有所差别。通常有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等长短不同的安排。事实上,选择专业对口的理想实习企业、每个专业建立3个左右的专业实习基地是能达到实习目的关键。这需要建立校企长期、融洽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融洽建立,与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專业项目合作、企业对学校专业教师的认可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以定期邀请双方骨干到对方做学术报告、讨论、合作科技项目等方式来加强相互了解。在认知实习时,因为这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首次现场认知,一定要请企业的工程师对实习的内容做详细的介绍,对有些不便进入的生产现场,如:电子、生物、医药企业的净化区或加工制造危险区等,要请企业技术人员用事先录制的视频资料详细介绍,再到可参观区观察,以达到认知实习的目的。
5.提倡教师、学生学习、发扬现代“工匠精神”。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同志就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涵括了现代创业精神、创造精神、实践精神,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工匠精神的当代培育既要注重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更要契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三五”规划和工业4.0需要工匠精神,现代“大工程观”也需要工匠精神。当前,在职业教育中已经提倡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我们认为,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也应切实学习和发扬现代“工匠精神”,这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有益。
四、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目的,而实践教学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内容。应当从加强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课、专业实验课)教学、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有效完成各种企业实习任务着手,有效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以满足企业对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小箐,徐济达,朱萌纾.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 2006(9).
[2]徐哲.独立学院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3]陈文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