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的建构
2018-01-19蒋银艳
摘要: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读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开展中,语文老师通常采取分析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字、词、句。对于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储备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和与作者对话是难以实现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阅读,建构起感性体验,在体验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阅读;创设情境;品味语言
所谓的体验式阅读主要是指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呈现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体验文本,在师生互动中交流阅读情感,体会文本意义,以此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一般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
一、 创设情境,激发体验
体验主要是指主体在特定情境参与中所产生的反应,极具情境性。所以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角色,并与角色产生共鸣,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绪反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观体验法,一是间接体验法。我一般会选择直接体验法。所谓的直接体验法主要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以现场体验或观摩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行感悟。尽管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但是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变化因素的存在,这就需要老师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而且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有些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来选择到底要不要使用该方法。我一般会在有景物描写类文章阅读中应用该方法。比如,在教学《窗前有一株紫丁香》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将学生带到植物园来亲自观看紫丁香,在此我会向学生明确此次到植物园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观察紫丁香,在有目的的观察下,学生可以看到文章中所描绘的紫丁香的叶子、花朵,在生动的场景中,我会向学生解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以此使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下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流露在笔尖的情感。
二、 品味语言,丰富体验
倘若将一部作品中作者所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作为文本的“灵”,那么生动的语言描述则是该文本的“肉”,是情感得以呈现的载体。要想学生能深刻地感知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首先要深刻地体会精彩的语言,从语言入手来在循序渐进地渗透到精神层面。这一过程涉及到了品味语言。在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体验语言的方式不外乎以读促品、以想促品这两种形式。我一般会采取以读促品这一方式。所谓的以读促品是指在学生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进行自主地读。这里的读与传统的朗读有所不同。以读促品中的读包括诸如范读、自由读、领读、默读、分角色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但是选择哪一形式是以本次阅读内容为基础的。因为不同的文本内容、不同的语言特点,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会读出不同的味道。由此,在组织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根据所阅读的文本内容、文本语言特点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在在准确的阅读目标的引导下,深刻地品味到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比如,我在组织《猫》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引导学生以默读的方式对全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感知,但是本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小猫玩乐的视频,并要求学生按照视频中的画面来重点朗读这三自然段。只见,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视频的播放下其会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培养小猫的动作,每当小猫出现一个出其不意的动作的时候,诸如“藏”、“斗一斗”、“摔跟头”、“跌倒”、“撞”、“抱着花枝打秋千”等,学生在直观的感应下,可以声情并茂地将小猫的一举一动读出来,既丰富了小猫的形象体验,还使得学生对文本加深了理解。
三、 组织对话,深化体验
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所以,阅读活动的开展不是无声无息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心得、体会等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所阅读文本的理解,而且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可以把握学生阅读情况,调动其学生的“前阅读经验”,对其给予深入的指导,以此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以体验式阅读的方式将传统的静态阅读动起来,积极地创设体验情境,激发体验兴趣,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品味语言,丰富其阅读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并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參考文献:
[1]王雪梅.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
[2]姜亚南.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索[D].重庆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蒋银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铁路西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