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患者围术期依从性的影响
2018-01-19林雪蓉关跃丽
林雪蓉,陈 粹,关跃丽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胃肠血管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部异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一般由血液血流减缓、内皮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导致[1]。若处理不及时,将继发肺栓塞或者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疾病,病情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2],在DVT的治疗中介入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置管灌注溶栓(CDT)是通过导管直接、持续地向患肢泵人足量药物,使其直接和血栓密切接触,而迅速地溶解血栓[3]。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肯定[4-5]。但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溶栓效果,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而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是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相对固定的医疗护理团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特殊需求共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使医、护、患及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遵医行为[6],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对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置管溶栓围术期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DVT患者100例,均经血管超声,下肢顺行深静脉造影确诊,所有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间5~14 d,其中左下肢45例,右下肢50例,双下肢5例。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43.5岁。医护一体化护理的50例作为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2~78岁,平均43.8±6.8岁,经初步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本研究。③沟通顺畅。排除标准:①并存心、脑、肾等严重躯体疾病;②存在语言及沟通障碍;③有精神障碍者;④文化程度低于小学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均置管溶栓加抗凝治疗,根据下肢静脉造影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穿刺,依次置入导丝、5F鞘,X线透视下,经鞘管置入5F多功能导管,导丝导引下造影,经鞘管再置入5F多侧孔溶栓导管,缝线及敷料固定鞘及溶栓导管等体外部分。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日常护理方法如病情观察,心理指导,日常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连续全面的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①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将医生和护士分为两组,分别管理6~8例患者,实行8 h在班,24 h负责制。②查房:医护人员共同进行医护小组查房,2次/d,科主任每周带领全体医生和护士进行一次大查房,了解患者的资料和病情,以便准确的落实治疗护理措施。③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共同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多媒体、书面资料、讲解等方法,使患者对自己的情况,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充分了解,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依从性:评判标准[7]:患者按照医生的规定进行治疗,根据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分为依从,否则为非依从。②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 Likert5级评分[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比较
试验组护理依从性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依从性及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围术期依从性因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急性期能否快速溶栓及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讲解抬高患肢、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在置管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患侧肢体应该制动24 h,患者不配合时可使用约束带,以保证溶栓效果。密切观察患侧肢体消肿情况,每日测量双下肢膝关节上下10 cm的周径;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做好患肢的保暖。在开始溶栓用药之前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根据医嘱尿激酶持续泵入5 ml/h,且在用药后每4 h测1次,根据APTT结果调节滴泵速度,在溶栓的同时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每日进行患肢造影,观察溶栓情况,效果理想者遵医嘱停用尿激酶,改用低分子肝素钠,后给予口服华法令3~6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有无出血、尿血等不良反应,如有出血需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医护人员从患者入院共同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评估、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医护共同提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目标及计划,及时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惑,消除患者顾虑,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整个治疗的过程如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用药情况等,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它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医护一起掌握情患者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个性化治疗护理措施,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调动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干预中的积极性,以便帮助患者配合治疗[9],从而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管溶栓术具有溶栓效果好、创伤小、且经济、安全等优点。溶栓导管的观察护理是治疗中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溶栓的效果[10],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急性DVT置管溶栓患者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值得借鉴推广。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4.
[2] 张世琴.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24(17):102-103.
[3] 赵红霞.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4(2):133-134.
[4] Grossman C,McPherson S.Safety and ef fi cacy of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J].AJR,1999,172:667-672.
[5] Mewissen MW,Seabrook GR,Meissner MH,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report of a 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J].Radiology,1999,211:39-49.
[6] 肖丽平,陈世容,黄 敏,等.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头颈肿瘤病房优质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
[7] 马 抬,王占志.120例甲状腺亢进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5):7737-7738.
[8] 蒋 艳,曹 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3(27):405-407.
[9] 刘 迎.我院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改革的做法和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47-48.
[10] 解曙柳.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