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甲状腺手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研究
2018-01-19杜任鹏孔祥宇
杜任鹏,孔祥宇
(内蒙古根河市中蒙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350)
甲状腺疾病在日常的发病中以女性居多,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发病性质多为良性,良性的甲状腺疾病所占比例在八成以上,而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仅有5%左右[1]。当前,用于该类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由于颈部的位置较为特殊,传统的手术难以掌控切口的大小以及其他的不利因素,稍有不慎,将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2]。微创技术的应用旨在解决传统手术的局限,为了探究改良Miccoli手术应用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本文将针对我我院近期收治的多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展开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成传统组与改良组,其中传统组男16例,女41例;年龄20~77岁,平均(45.7±5.8)岁;其中改良组男18例,女39例;年龄22~76岁,平均(45.5±5.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病例信息的比较中没有凸显显著的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传统组患者接受的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具体的操作为: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于患者颈横纹5~10 cm处作一切口,按照皮肤→颈阔肌→白线→颈前肌的顺序逐层切开,使甲状腺显露在外,根据手术前超声检查显示的不稳将甲状腺肿块切除,若创面较大则使用导尿管助引流并实施固定,最后执行间断皮内缝合。改良组患者实施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铺上消毒巾,取仰卧位,在其胸骨切迹上方的1.5 cm处,打开一个长度为1.8~2 cm的横切口,顺着皮肤的横纹逐一切开,并将部分的皮下脂肪切除,利用固定悬吊拉钩将颈前肌群向上拉开,随后将4 mm的腔镜放入其中,,利用超声刀与剥离子等工具创建操作空间,按照患者的具体病便部位实施甲状腺血管凝闭;将切除范围明确以后切除肿块并利用负压吸引器分离止血,完成创面止血后实施皮内缝合并将被切除的肿块及时送检。
1.3 指标的观察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长与切口长度等;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长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传统组有5例,组间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
组别 手术时长(min)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天) 并发症(n)传统组 76.2±26.7 13.1±8.9 2.1±0.4 5.3±1.7 5改良组 60.3±17.8 5.0±1.3 6.9±1.0 6.8±2.2 3
3 讨 论
甲状腺疾病的疾病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其中良性性质所占比例在80%以上,恶性甲状腺疾病仅为5%左右。当前,用于该类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由于发病的位置在颈部,属于较为特殊的位置,传统的手术难以掌控切口的大小以及其他的不利因素,稍有不慎,将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手术用时短的特点,可有效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损伤,促进治疗的效果[3]。
在本组的研究中,改良组患者在改良Miccoli手术的治疗下的出血量较少,而且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组患者的恢复较快,术中的风险较小,改良组手术用时较短且切口较小,降低了术中感染的概率,可有效地避免瘢痕。就并发症而言,两组没有明显差异,但均较少发生。综上所述,对甲状腺良性疾病实施改良Miccoli手术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是患者较快的恢复,而且其治疗的风险也明显降低,不良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张媛媛,马玉红,张福新.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对比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6):43-44.
[2] 陈军齐.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0):3820+3822.
[3] 贺小俭,胡智强.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6(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