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中应用新型盆底肌训练方法的效果观察
2018-01-19王金凤
李 逢,王金凤⋆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009)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且可能引起女性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1]。手术疗法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女性SUI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更注重解决解剖结构的异常,对女性盆底肌肉、神经的损伤这一SUI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纠正,且手术疗法长期追踪的有效期局限于3~5年[2]。这些限制条件对于症状较轻或者年龄较大、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她们更容易接受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本研究纳入了78例SUI患者,比较常规盆底肌训练和新型盆底肌训练治疗SUI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和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患者40例,年龄39~76岁,平均52岁;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41~75岁,平均51岁。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对女性SUI的主观分度的区分标准[3]: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且每周发作2次及以上定义为轻度SUI;尿失禁发生在走路快等日常活动时定义为中度SUI;尿失禁在站立时即发生定义为重度SUI。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轻度SUI患者26例,中度10例,重度4例。对照组患者轻度SUI 26例,中度9例,重度4例。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训练,具体方法为: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提肛运动)不少于3 S,然后放松数秒,连续做15~30分钟为一组,每日进行2~3次;或者每天做150~200次。
干预组患者具体干预方法为:(1)行为疗法:即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减轻体重,尤其对腹型肥胖的SUI患者,同时叮嘱患者戒烟(针对吸烟患者)、限酒、禁止使用咖啡因的饮料,生活作息规律,禁止参加增加腹压的运动,禁止搬运重物等,对便秘患者要及时治疗;(2)盆底肌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阴道康复器,SUI患者能通过康复器本身的重力下坠作用,迫使阴道肌收缩,从而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康复器每套5个,重量不等,20~70 g,大小一致,从最小号开始,在阴道内至少保留5分钟,逐渐延长保留的时间,当患者保留15分钟以上,在大笑、咳嗽时仍不脱出,逐级更换大一号的康复器。每次15分钟,每天2~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治愈:自觉尿失禁症状消失,尿垫试验阴性;有效:自觉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尿垫试验连续3次以上阴性;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改善.尿垫试验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SUI患者一般情况和干预后的治愈情况: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年龄、疾病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愈、有效和无效病例分布数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
表1 两组SUI患者一般情况和干预后的治愈情况
表1 两组SUI患者一般情况和干预后的治愈情况
干预后轻度 中度 重度 治愈 有效 无效干预组 52±11.8 26 10 4 28 12 0对照组 51±10.4 26 9 3 29 6 3 t/z 0.3975 -0.349 -3.256 P 0.6921 0.727 0.001年龄 干预前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状况的逐渐加剧,女性SUI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研究发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和增加逼尿肌的稳定性是临床治疗女性SUI患者的关键[4-6],女性SUI患者主动进行盆底肌功能的锻炼,可使盆底肌肉收缩力量和张力都加强,且持续收缩盆底肌肉可以增加尿道旁的肛提肌慢反应肌纤维的张力,再通过进行相同次数的快速训练来增加其快反应肌纤维的力量。锻炼的目的是盆底肌力的提高,它对穿过盆底的尿道、阴道的支持作用会增强,同时改善膀胱尿道结构支撑作用,增强了尿道括约肌的力量[7],进而降低尿失禁的发生。
常规的盆底肌训练方法虽然不借助任何器具,方便操作,但效果缓慢[8],本研究中,我们借助行为疗法和康复器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取得的效果也较常规组明显。这是因为行为治疗对患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积极配合医生,而且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治疗效果的巩固具有一定的作用。康复器的应用对患者的训练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依照人体结构和训练的效果循序渐进的增加重量,能很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盆底肌训练结合行为干预等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的运用在女性SUI患者中进行治疗,能很好的控制SUI,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张倩倩,张敬坤,黄向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5):336-338.
[2] 李 红,刘晓玲,程 琳.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9):5049-5051.
[3] 王 凯,李龙坤,宋 波.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远期疗效和尿动力学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2):112-115.
[4] 韩 皓,韩 微,樊雅静.女性尿失禁生物反馈与盆底肌训练的护理[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8,22(6):1563-1564.
[5] 杨俊玲,谢 丽,张培莲.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36-437.
[6] 袁浩斌,钱晓路,张美娟.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汇总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71-173.
[7] 潘丽红,文石汉.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术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649-650.
[8] 孟文彬,宋静慧,杨有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201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