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8-01-19李丽丽
李丽丽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老化、营养障碍、外伤以及免疫或代谢异常,使患者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出现浑浊。多发于老年人,其光线被浑浊的晶状体阻挡后,无法正常投射至视网膜上,导致视力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并发症较多[2]。因此我院展开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6~82岁,平均(74.6±2.8)岁;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7~83岁,平均(75.2±3.0)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1)全面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向家属了解其疾病史以及用药史等,为其制定有效护理计划。(2)采取热情态度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讲解白内障相关知识、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嘱咐术前按时采取抗生素眼药水,并告知眼药水重要性。(3)全面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手术优缺点,举例同类型手术成功病例,采取有效心理干预,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4)术中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主动告知患者家属治疗结果,严格按照医嘱采取眼药进行辅助治疗,并嘱咐患者按时用药。(5)指导其改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多食用高维生素食物。(6)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随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对照组:入院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根据心理状况采取心理疏导,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看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8.51%,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19.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n(%)]
3 讨 论
白内障属于主要致盲性眼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白内障发病率日趋增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一般生理功能逐渐降低,牵连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再加上手术方式可能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
随着护理事业不断发展,常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有专家认为在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效果更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为预后提供有效保障[4]。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看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1%明显较对照组19.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由于患者对手术方式不了解,或者对手术结果缺乏信心,极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全程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进,患者入院时向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有效提高患者以及家属认知能力,并了解手术过程,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5]。告知患者术前眼药水的重要性,可明显提高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采取鼓励态度与患者沟通,并举例同类型手术成功病例,不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同时维持良好医患关系。术后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有效避免不必要并发症。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安全性较高。
[1] 黄馨颖.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9):4257-4260.
[2] 王潇潇,李楠楠.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150,152.
[3] 张 倩.延续性护理在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0):2919-2922.
[4] 孙向红,李 颜.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615-2616.
[5] 潘月会,陈少灵.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5):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