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1-19任红琴
任红琴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勒第一医院护理部,云南 红河 652309)
护理质量的提升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等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才能帮助患者的病情更好的恢复,也提升患者对对疾病相关信息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更加配合[1]。在本次研究中,随机纳入2016 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急诊科、泌尿科等科室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位研究目标,并且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较,以此来突出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选择时间范围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骨科、急诊科、泌尿科等科室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40),双号为对照组(n=40),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62岁,平均(46.3±2.7)岁;病程7~14个月,平均(9.3±1.6)个月;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36岁,年龄最大63岁,平均(46.3±2.7)岁;病程8~15个月,平均(9.4±1.5)个月。两组在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进行试验。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居住的病房要保持通风、整洁,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的宣教工作,让患者能够对病情和治疗方案有基本的了解,护理过程中注意消毒和换药过程中动作的力度;同时,做好对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引导,帮助建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提升应对能力,针对于情绪非常不稳定的患者,可在第一时间帮助患者找到恰当的宣泄方法,帮助其平稳情绪;其次,建立起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客观认识。护理人员要将患者所患的疾病情况、治疗情况等逐一讲解给患者听,让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病情。定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按照生活质量表GQOL-74[2]中的内容来执行,分别对患者的各项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之间,再取两组患者的平均值来进行对比。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文章中,所有的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当患者护理后,所有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采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对比所有患者的满意程度
采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会高出22.5%,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名 n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 40 80.3±4.1 82.7±5.3 71.6±3.4 71.4±3.8对照组 40 50.6±2.8 62.4±4.2 41.8±2.5 53.6±3.3 t-21.1672 9.1908 11.8262 10.676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在医院中,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许多临床护理中的细节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一些患者存在有行动、言语上的障碍,需要护理人员加以帮助,尽最大的努力,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到最低,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3],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情况,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更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来提升护理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分组对比分析的方式来探究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能得出,采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也进一步的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等.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8(02):74-75.
[2]危丽华.护士长-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0(17):74-76.
[3]凌少妍.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16(0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