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话儿说不完
——乐亭县姜各庄初级中学创建“幸福校园”纪实
2018-01-19吴冠斌通讯员赵翠婷
■ 本刊记者 吴冠斌 通讯员 赵翠婷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好的学校应该是彰显教师职业价值和人格魅力的田园,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乐园,是师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家园。”这是乐亭县姜各庄初级中学校长付永国对学校教育的见解,更是他数十年来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在他的引领下,乐亭县姜各庄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姜各庄初中”)坚持“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通过改进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快乐体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走上了一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别有一番风味的校园
走进姜各庄初中,宽阔平坦的操场,大气的跑道,整洁的道路,花坛小树相映成趣,让人眼前一亮。细看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每一扇橱窗,每一张海报,你都能解读到学校幸福教育的“文化密码”。
付永国介绍说,为了让广大师生在环境优雅、催人向上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事有层次,建设有档次的原则,六年前就高标准完成了校园环境的硬化、美化、绿化工作。如今,教学楼和宿舍楼周围,都已花圃环布,绿树成荫,甬道两旁的绿篱修剪得棱角分明。校园内不仅种植有玫瑰、月季、菊花等各类花卉,还栽种了核桃、山楂、梨树等十余种果树。人们都纷纷称赞这个校园是“花园加果园”。
在做好亮化、美化建设的同时,姜各庄初中更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学校在实验楼东墙镶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时刻激励着广大师生。每个教室后面都有一块大黑板,这是学生自己的文化阵地,除了节日专刊外,更多的是反映学生自己的生活,成为他们非常喜爱的文化园地。另外,姜各庄初中作为乐亭县业余体校,更是努力将个人锻炼变为集体运动。正对操场中间是主席台,主席台边为升旗台,学生每周一和重要节日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主席台对面大墙上写有“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十四个红底白边大字。在操场两边围墙上画有跑步、跳水、踢球、射击、体操等体育竞技标志图案,显示了体育活动的氛围,激励师生坚持锻炼、磨练意志。
当好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坚实后盾
在付永国的眼里,“幸福和快乐是可以相互感染的,首先我得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校长,进而带出一批快乐幸福的教师,最后由幸福快乐的教师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尊重人,要处处事事尊重每位教师和学生。”
该校女教师檀丽告诉记者,“我是2013年考上特岗教师来到姜各庄初中,四年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很顺心。可就在今年春季开学的前几天,我产生了辞职的念头。今年女儿该上小学了,爱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老人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学校离家五十多里我每周还有两节晚自习,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问题。权衡再三,我向学校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校领导安慰我说学校会尽力帮我解决困难。万万没想到,学校第三天就帮女儿在离姜各庄初中最近的小学办理了入学手续,还为我们安排了单间宿舍。这学期,我继续担任班主任,每天累并快乐着!”
记者问檀丽,为什么是“累并快乐着?”檀丽回答说:“虽然每天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并不轻松,但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心情是舒畅的!”
姜各庄初中的教师们对幸福感的体验也来自于自身的发展和专业的成长。
学校依据教师们的学历、资历和教育能力,将他们分成后起之秀、学科带头人、教学名人三个类别,分层培养。一是新教师“入格”培养。学校认为,新教师既不缺学科知识也不缺成功的欲望,他们缺少的是工作的经验和专业化体验,并实施如下培训:首先,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桥梁,使之践行“儿童为本”理念;其次,建立新教师业务成长档案,通过“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与辅导”等专题实习,鼓励他们做教学实践的反思者;最后,实施“青蓝工程”,在老教师带领下,做到“交一份合格教案、上一堂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组织一次班会”。二是青年教师“升格”培养。根据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特点,学校定期开展“文化沙龙”“聊书会”“美丽工程”等活动,学校还积极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教师创设条件,分批次派往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观摩学习。三是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学校本着“干着今天、准备明天、想着后天”的指导思想,对骨干教师采取“五子登科”的做法,一是选苗子(年轻有为、有培养潜力),二是厚底子(夯实教学基本功),三是定调子(以师德建设为基础的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一德三新”人才培训),四是搭梯子(提供展示平台),五是压担子(开展教育科研)。
这些让教师们品尝到成长与成功、成事和成人的双重成就感的做法,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提升了职业幸福感,有教师说:“当一名教师就好比是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那么近距离的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了。”
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
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李志佳老师正领着学生们忙碌着:有的摘黄瓜,有的择青菜,有的掰玉米,没多会功夫就装了满满一篮子。虽然满头大汗,但是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学生们开心地笑了。这是姜各庄初中“吃苦教育”的一个场景。
2009年春天,学校将校园里的空地开发为劳动实践基地,并按照地块面积和季节分别种植白菜、玉米、苹果、山楂、草莓等农作物和果菜。实验室北面的菜地是七年级的劳动基地,主要种植蔬菜;教室南面的菜地主要栽种草莓,由八年级师生负责;教室北面的菜地被化成两部块,栽种核桃和山楂,由九年级学生负责。此举一推出,便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
“这里还可以大做文章!”李老师的一句话让付永国校长意识到了劳动实践基地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将德育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姜各庄初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学生中存在着过分依赖父母,讲究吃穿、随意浪费、厌恶劳动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挫折面前缺乏顽强的意志。为此,该校开展以“讲、做、比”为主要形式的“吃苦教育”。讲,即通过举办演讲会、报告会、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师生共讲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做,即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以此体验生活,磨练意志;比,即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展示、评判,巩固吃苦教育成果,调动大家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被赞美、被激励的渴求。姜各庄初中将每学期选出的助人为乐标兵、体育标兵、纪律标兵、讲卫生标兵在学校橱窗的光荣榜展示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学校特别注重后进生的转化。一是家长式帮扶,学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特色帮扶,每位教师要帮扶两名存在拉腿学科的学生,制定帮扶措施,留特殊作业。另外,教师和这些学生之间有如下的“约定”:你若把作业写好,老师将送给你一句:你真棒!你若把每件事都做好,老师将奖励你一颗红星。你若每次考试都进步,老师会送你一份精美的证书。你若把月考、期末考都考好,你的名字会被搬上电子屏幕。
如今,在姜各庄初中的校园里,校长有校长的幸福理念,教师有教师的幸福感受,学生有学生的幸福体验。尽管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种种的烦恼,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他们一定会把“幸福校园”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