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分享经济热点、发展问题与趋势研究

2018-01-18张佳琦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分享经济热点趋势

张佳琦

内容摘要:分享经济是一种以“使用而非拥有”为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经济活动。如今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分享经济狂潮,短短数年就诞生了优步等分享经济巨头企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分享经济活动中。我国分享经济的起步略晚于国外,但近年来,尤其在2012年以后发展势头极为强劲。我国分享经济主要分布于交通出行、房屋短租、金融、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领域,尤其以交通出行领域的分享经济规模最大。分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分享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以及趋势进行研究,结合分享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詞:分享经济 热点 趋势

分享经济的概念、种类与特征

(一)分享经济的概念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给出的定义,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Hamari,Sjoklint&Ukkonen;(2015)认为分享经济是“通过社会化的在线服务,开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给予、获取、分享产品与服务的活动”。罗宾·蔡斯(2015)认为分享经济就是“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三者的结合”。这些定义都存在着一致性,即指出分享经济产生的前提、分享经济所分享的内容以及分享经济要达到的目的。分享经济是数据处理技术、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成熟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借助于技术手段,分享平台得以建立,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提供或索取资源,从而使分散且闲置的资源得到快速整合和精确匹配,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同时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说,分享经济的前提是大量闲置资源,条件是大众参与,支撑是信息技术,目标是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

(二)分享经济的种类

分享经济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归纳出三种受到广泛认可的分类方法。以分享经济活动的行业,或者说按分享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产品、服务、空间、资金、知识技能等类别的分享。产品分享,如车辆、服装、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代表性的分享平台有滴滴出行、优步、ofo共享单车等。服务分享,主要集中在生活性服务业,如家政、护理美容等,代表性平台有河狸家、阿姨来了等。空间分享,最为代表性的为住宿的分享(此外厂房、工作室分享也有一定发展),代表性平台有途家网,小猪短租等。资金分享,主要有P2P借贷(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信用借贷交易)和资本众筹等形式,代表性的平台有红岭创投、陆金所、京东众筹等。知识技能类分享,主要是一些知识普及与经验分享,代表性平台有维基百科(Wikipedia)、猪八戒网、知乎、在行、分答等。

以分享经济活动是否盈利划分,可以分为营利的分享活动和非营利的分享活动。绝大多数的分享活动属于盈利活动,当然,非盈利分享活动也是分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出现于知识、经验分享领域,维基百科是非盈利分享经济活动最典型的代表。

以分享活动的形式划分,Botsman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二手物品再分配市场、产品服务系统和协作型生活方式。二手物品再分配市场就是提供一个平台,将物品从不需要的人群(或地点)转移到需要它的人群(或地点)。产品服务系统就是提供一个平台,使用户通过信息匹配,获取物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并向物品所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协作型生活方式是通过分享平台,将服务、资金、空间等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换。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分享经济活动形式在实际运行中相互交叉,并没有明确区分。

(三)分享经济的特征

中国互联网协会(2016)认为分享经济有六大特征:技术特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主体特征是大众参与、客体特征是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行为特征是权属关系的新变化、效果特征是用户体验最佳、文化特征是“不求拥有,但求所用”。这六大特征是对分享经济完整而系统的归纳。

从技术上看,定位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个体的需求与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移动智能终端是分享经济的主要载体,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形成了庞大的分享经济受众群体。正因为如此,基于互联网的分享平台得以建立,为需求者和供给者提供精确的信息匹配,闲置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由此奠定。

从参与主体上看,无论是何种经济形态,没有大众的参与是无法进一步扩张的。分享经济具有“网络外部性”,分享平台的用户数量越多,每个用户从分享平台提供的服务中得到的效用就越大。技术发展降低了大众参与的门槛,大众可以利用手中各类资源,通过平台广播给大众,获取需求信息后,将资源交付给需求方。用户提供资源的同时,不仅获取回报,而且享受着他人的资源所提供的服务与便利,还可以在资源交换中获得社会交往的乐趣。

从客体特征上看,现实中的市场经济多数是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闲置与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分享经济通过技术手段,精确进行资源配置,大众的积极参与又使资源配置活动覆盖到更多人群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闲置与浪费。

从行为特征上看,以往的交易形态多为随着产品交易结束,所有权由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分享经济更强调使用权,并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采用“租”的形式将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权让渡给需求者,在满足需求者需要的同时,供给者还可以获得相应回报,最大程度减少所有权转移带来的资源闲置与浪费。

从效果特征来看,分享经济以其简单易行的操作流程,方便快捷的信息搜集、分析,资源的快速匹配、共享,吸引社会大众参与其中。参与者越多,资源越充足,资源匹配的精确程度也就越高。用户体验度的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分享经济的受众基础。

从文化特征上看,分享经济在带给人们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将“使用而非拥有”理念传播开来,使参与分享经济的每个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践行分享理念。同时,分享经济也传播了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念,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

当今,我国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在产品数量上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社会需求,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信息的不完全又使相当一部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供给不足与资源闲置的矛盾始终存在,发展方式转型箭在弦上。近年来互联网在软硬件方面都得到了较好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其中手机网民有6.56亿。庞大的网络用户尤其是移动网络用户群体,是分享经济在我国快速发展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更加高效资源配置方式的时代需求与庞大的互联网受众群体,共同构成了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基石。

我國分享经济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见表1):2008年以前的萌芽期,受国外分享经济平台影响,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知识分享网站和众包平台;2009-2012年的起步期,分享经济活动在交通出行、在线短租、生活服务、金融等领域多点开花,涌现了一大批分享经济企业。2013年以后为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投资者的涌入,分享经济活动快速发展,一些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行业内颇具份量的企业。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被整合、并吞甚至淘汰,比如国内首家在线短租平台爱日租于2013年被迫关闭,蚂蚁短租也于2016年被途家网收购。

据统计,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650亿元,分享经济产品与服务提供者人数约为5000万(其中平台型企业员工数约500万),约占中国劳动人口总数的5.5%,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预计2016-2020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速约为40%,到2020年,我国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目前,我国分享经济活动主要活跃于交通出行、房屋短租、金融(P2P借贷与资本众筹)、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领域,且以交通出行领域的分享经济规模最大、业态最为成熟,分享经济领域下各行业代表性企业参见表2。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整合,滴滴出行、神州租车、途家网、小猪短租、陆金所等分享经济代表性企业异军突起。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与优步合并,成为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分享经济的大事件。

分享经济日益受到政府重视。2015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提到:“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发表的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发展分享经济”,这是“分享经济”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再一次明确“发展分享经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明确“积极发展分享经济”,这标志着分享经济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之中。2016年7、8月间,互联网交通出行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政策规制文件陆续出台,分享经济终于有规可依。

我国分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经营理念、组织方式和盈利模式与传统经济存在很大区别。我国分享经济在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既有外部环境的约束与阻碍,也有行业内固有的缺陷与不足:监管制度亟待重构,统筹协调难度加大,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分享平台难以约束参与者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分享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监管制度亟待重构

现行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监管制度建立在传统工业社会基础上,服务于工业经济需要,相对于网络化、平面化的分享经济活动,显然落后很多。很多规制文件不仅无法发挥有效监管作用,反而会阻碍分享经济参与者的创新活动。旧制度管理新经济,不仅会大大降低分享经济活动效率,而且会以“违法违规”的名义阻碍分享经济活动开展。比如在房屋分享领域会遇到卫生、消防等事项缺乏统一标准问题,在无线网络分享领域会遇到网络注册实名制问题,在生活服务分享经济(如送餐平台、家政服务)中会遇到服务标准化、员工培训问题、劳务关系界定及劳动保护问题等。

(二)统筹协调难度加大

分享经济冲击了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理念,给市场中的在位者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不仅如此,分享经济代表的新理念正在造就一种颠覆性变革,这种“创造性破坏”势必会摧毁在位者的支配地位,引发社会财富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既得利益者肯定会采用各种手段阻碍分享经济活动的开展。恶性的市场竞争不利于分享经济发展,更不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产业发展尚不成熟

分享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经历的时间很短,分享经济本身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分享经济产品与服务在标准化、安全性、质量保障体系、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仍存有不足和隐患。分享经济商业模式较为单一,市场竞争中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这显然不利于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分享平台难以约束参与者行为

分享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让分享经济参与者不受时间、身份、地域的约束,可以灵活、高效地开展分享活动,大大提高了个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但同样的,分享经济平台与参与者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缺乏对参与者强有力的组织约束,这为个别参与者损人利己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缺乏违规惩戒机制及执行机制,参与者很有可能为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逾越基本交易规则,损害分享平台中其他参与者乃至整个平台共同利益,公共物品领域中的“公地悲剧”困境将会在分享经济领域重演。分享经济洞察到人们“求使用不求占用”的愿望,却高估了人的自我约束力,没有考虑到参与者潜在的道德风险。

我国分享经济发展趋势

(一)分享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随着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意识到分享经济的重要作用。多个省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分享经济,例如江西、浙江等省。重庆市在颁布的《关于培育和发展分享经济的意见》中表示,要在2020年前处于全国分享经济领先水平。国务院在2017年1月发布的文件中提出要将分享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将会有更多地区出台支持分享经济的政策。目前,分享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在GDP中的比重可能突破10%。到2025年,这一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随着分享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将会产生更多巨无霸平台型企业。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会有更多企业与个人参与分享经济中。

(二)分享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速度加快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很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分享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分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速度将会提速。分享经济的新模式将会在多个领域内得到推广,新型平台企业数量会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分享经济与实体企业在技术领域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将分享的基因引入实体企业的研发、服务等环节,对于实体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分享经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分享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几年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平台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

为了抢占国际市场,大型平台企业开始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分享经济作为开放经济的一种,具有全球化的内在需求。部分企业以开拓全球市场为目标,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例如Wi-Fi万能钥匙、住百家等。在中国的分享经济企业当中,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例如滴滴出行、小猪短租等企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加快我国分享经济企业从本土到全球化的进程。

(四)分享经济将改变就业形态

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能有效丰富就业形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就业岗位数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分享经济的发展将会帮助大量待业者实现就业。到2020年,我国分享经济领域的就业者可能超过1亿人,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分享经济的发展将会提供很多兼职岗位,为就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形式。在分享经济领域,就业形式将会由雇佣式就业向创业式就业进行转变。

推动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转变监管观念

地方政府是分享经济的直接监管者。在政府监管方面,地方政府应当摆脱路径依赖对分享经济监管政策制定造成的消极影响,革除不利于分享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分享经济规制条款的制定宜采用战略性模糊策略,给予分享经济参与者充分的创新空间。政府要严厉惩处分享经济活动中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在行业分享经济管理细则中,政府需要平衡分享经济进入后行业内各方利益。行政力量介入分享经济,固然是以“有形之手”推进分享经济发展,但政府“运动员”与“裁判员”身份界限不清,对分享经济的阻碍作用多于推进作用,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因此,把握分享经济管理力度十分重要,既要避免政府部门监管过多过滥,阻碍分享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又要防止政府部门在管理分享经济过程中的不作为。中国应当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经验,通过立法形式,规范分享经济各类主体行为。同时淡化行政干预,使行政力量逐渐从分享经济的提携者与干预者,转变成为分享活动中经济行为的监督者和违法行为的惩罚者。

(二)制定分享经济扶持政策

在转变分享经济监管观念的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分享经济的扶持政策,鼓励分享经济活动的开展。政府作为分享经济领域的监管者,应当减少现行制度中束缚分享经济发展的内容,增加鼓励企业与公民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内容。具体而言,政府可以从四方面着手:首先,修订政策,放开准入上的限制,对分享经济平台在组织方式上的创新予以承认;其次,政府可以在财政上采取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小规模分享平台资金扶持与财政支持;再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分享经济活动,并积极支持分享经济产学研合作,从而为分享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后,加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互联网技术支撑。出台分享经济的扶持政策不仅可以吸引潜在参与者与商业资本进入特定行业,开展并扩大分享经济活动,还能够刺激很多企业调整经营结构与运营模式,并参与分享经济活动中。

(三)社会大众要积极参与、自审自律

分享经济活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要想推进分享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分享平台要充分宣传分享经济的优点,吸引更多民众关注。同时,分享经济具备社会交往的功能,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年轻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年轻群体的加入有利于提升分享经济活动的活力与创造力。中国居民应当转变“所有权第一”、“买优于租”的传统观念,在享受分享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可以借助分享平台的力量,利用自身所具有的闲置物品获取经济收益,这样有利于资源分享与环境保护。

面对分享经济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分享经济参与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与行为自律,在分享活动中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分享平台应对分享活动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的管控:对接入分享平台用户的信用情况进行严格筛选与核查,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混入,扰乱分享经济秩序;运用技术手段,完善分享活动过程监控,时刻防范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漏洞窃取非法利益;当侵害行为发生后,应及时弥补漏洞、核算损失,第一时间公布事情因由,回应公众疑惑,处理责任者,积极开展善后事宜。分享经济参与者要自觉遵守分享经济伦理与社会道德规范,依法依规参与分享活动,抵制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吕福玉.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14(29)

2.吴晓隽,方越.分享经济的挑战与政府管制变革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16(9)

3.杨书培.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性[J].经济观察,2015(13)

4.刘嘉琪,张晓兰.我国分享经济发展态势及国外经验借鉴[J].发展研究,2016(8)

5.刘玉玲.基于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及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6(8)

6.张新紅,于凤霞,高太山.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电子商务,2017(3)

7.胥秀文.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中国商论,2017(11)

8.陈杨.互联网思维下的社区“分享经济”平台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7(17)

猜你喜欢

分享经济热点趋势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初秋唇妆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