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教育方法论的个案分折
2018-01-18苏远汉
苏远汉
引言
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王阳明是一位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重视行动,强调在事上磨炼做工夫[1]。王阳明认为人心具足天理,但现实却被私欲所蔽,所以教育的目的只有“存天理去人欲”,复其人之本心,好比镜子完全明澈,还其本来面目[2]。本文试从王阳明《传习录》的个案中,阐明教育应有的理念及教与学的方法论。
一、教学目的
王阳明认为读书目的不应只重于求取技能与声誉,而重学习圣人之学。故应使人通过教育,时刻反省,心存善念。以善念待人处事,各安其份而最终为善良之民,共成仁厚之俗。王阳明说:“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唯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3]
王阳明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存天理,教以人伦,成就德行,进而做一个圣人。王阳明突破了当时一般认为读书求功名的观念,肯定了德性教育的重要;并认为圣人是人人可作,人人可学而成的。据《传习录卷下》记载:
一日,董罗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事?”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
王阳明对学生的说话非但不感到惊讶,反而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是件平常事。圣人就是你,你就是圣人,你具有和圣人一样的良知,圣人就在你的心中。纵然现实上你有障蔽,但祇要学习,人人也可成为圣人。
王阳明认为,虽然人的资质不同,但并不妨碍他能成为圣人,所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与障碍的深浅。此外还要重视教育的方法,根据每人资质不同的情况,贯彻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人人都可以培养成圣。据《传习录卷下》所引 :“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王阳明认为人的天性有良知,良知是人的本源。这种道德的先天性便是人人可学而致的根据。
二、教学方法论
人能够通过学习,去其昏蔽,致其良知,这样才有真正的喜耀。良知本是人能成圣的先天根据,且有普为性。但唯有通过致知的过程,使主体达到了对良知的自觉性,良知才能转化为现实成圣的可能。
王阳明自觉“良知”是代代相通的。“良知”只有明亮的程度或者说是被私欲所蔽的程度大小问题,而决不是有与无的问题。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能成圣的基础,只要通过教育,去欲除蔽,“致”人的“良知”,使良知能与理相通。在《传习录》里,有具体的个案表述致知的教学方法:
1.因材思教
王阳明认为学生的成长背景与阶段各有不同,所以在教学实践上,很重视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教学要对机,没有固定的公式。王阳明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整体问题,而不会抽离地说些普通概念。据《传习录卷下》记载:
黄勉之问:“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的人与之语上尚且不进,況不与之语,可乎?”先生曰:“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虽然人人也可成圣,但人人资质不同。学生的领悟能力未达,便不可急于对他谈存在与本体的问题。此外,教学亦要对机,要针对学生的个人障碍,亦要启发他们的省察能力,循序渐进。据《传习录卷上》记载: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冶。”
王阳明教导学生颇像禅师的机锋,据《传习录卷下》与学生陈九川的对话。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唯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曰,“如此,却如何言静?”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九川认为修养要守静,但静坐时没有方法屏除念头,因而怀疑自己不能定下来。阳明教导九川实质没有无念之时。九川执着“无念即静”,认为有念头又如何能静。阳明知道不能以无念晓之,乃教导九川动静皆能守定,可见王阳明能顺着学生思路而对机啓发
他们。
王阳明在《传习录卷中》更以童子为例,认为教导小孩的方法与成人的不同,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祇是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小孩子都喜欢玩乐,害怕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达,摧扰之则衰痿。教育小孩子,务必要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他们自然会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用唱歌、习礼、读书等方法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因而反对用“鞭打绳缚”的方式对待儿童。
2.鼓励学生从心上体会
明代科举之业盛,士人皆驰鹜于记诵词章,不求义理。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遂难有明人伦之意。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关键在于“致”人的“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圣人的经典只不过是圣人心体“良知”的体现,并不是“良知”本身。因此,只停留在经典语言上而不体会良知,结果是本末倒置。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从上文了解到圣人学问必须从自己良知的体会及引証而作根据。经典只不过是“良知”的记载。只在文义上理解书本,不在心上用功,亦仅能懂得讨论,却终身无得。其次,“理”并不是主体以外的律令,而是在个体的“良知”中。这即是说,对动机与行为善恶的判断,并非取决于外在的标准,而是取决于主体的当下判断。
与悬想本体相对的,是实践的工夫︰“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是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悬空想本体,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玄思,离开了实际的践履,为善去恶的工夫则是展现于日用事为间的道德实践。正如王阳明教导九川时说:“人须要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此收敛,而实放溺也。”
三、学生应如何学习
1.省察克冶,学须反己
王阳明强调人要坦诚,要真诚面对自己,不要将责任推诿别人。有错必改,定要找去病根,永不复起,方结为快。省察克冶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有一念私心,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它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它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克去。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是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許多未尽处,奚暇责人?”王阳明教导友人要多欣赏别人,不要只看到对方的缺点。从此点再引申而论,要把自我克去,不要去论人之是非,要接受别人,他才会受感化。王阳明更以颜子为例,指出“望道未见,乃是真见”,一个有修养的人会坦然接受自己,承认自己不足,这样才有更大进步的空间。人最重真诚正心,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时刻都要反观内省,承认错误而务必改进。
2.真切去读,念念去读
王阳明要学生专心一意地读书修养,学习克去私欲存天理,学习时要唯精唯一,持志如心痛,岂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这一件事。但如可何以?王阳明认为决心要够大和志要切。据《传习录卷下》记载:
薜侃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知,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箇见。”王阳明强调读书态度要调摄静心,不为外境所累,无论静时与动时,亦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鬭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筒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王阳明强调时时要把好色好名好利之欲拔去,只有一念萌动,亦要实时克去,不可辜息,要时时省察克己。人要收摄心神,不要随外境驰骛。反而要在不睹不闻上下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功夫方有落实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
3.知行合一,事上磨练
王阳明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两事。”王阳明了解到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现实上有些人口谈理想,全不肯着实躬行。又有些人必先知道方法和后果等然后才行,故此亦终身不行,亦结果终身不知。人必须在事上磨练,方立得住。知行本合一并进而不可分为两事,“知”“行”亦是互动过程的不同方面:“知之真切笃实处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王阳明认为唯有付诸行动的知,才是真知。“知”应当落实于“行”,真正的知总是包含着运用于行的向度,并且只有付诸行动时才具有真实性。例如,唯有在行孝悌的过程中,才能展现出孝悌︰“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些孝弟的话。”人要具体行过孝悌,有所感受,才明白如何才是真实的孝悌。这是实在的体会,而不是概念地知。
王阳明以“行”成就“知”的同时,亦以“知”解说“行”。在《传习录中》将行纳入知之中:“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亦即学也,即行也。”人做一件事,离不开怎样做,问怎样做,思怎样做,辨怎样做,因而行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意念和省察的过程,亦即是同时是一个知的过程。
“知而不行”是王阳明当时面对的社会问题。因此,王阳明教学生“知行合一”,在《传习录》中做了反覆的说明:“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两种流弊 : 一种是懵懂任意去做,便不能思维省察,只是个妄作;所以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一种是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结语
综合以上,王阳明提出明人伦之学,从“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出发,突出教育对培养品德和生命成长的意义。更阐明人人同具良知,平常人通过接受“致良知”的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为道德教育之普及立下有力根据。
在教育过程中,王阳明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见机对答,并强调道德自觉,有错便要真诚面对,用功扫除,而不应推诿别人。更要求学生体验良知,去除私欲,用良知作为是非判断的基础,而不应墨守经典中之教条。
王阳明从开创了“知行合一”教学方向,反对空谈八股的学术风气,亦针对社会各阶层的道德危机,王阳明提出明人伦之学,突出教育对培养品德和生命成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阳明学述要.九州出版社,2010(01).
[2]叶绍钓,传习录点注.重庆出版社,2017(01)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