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花乡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建构

2018-01-18蔡里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

蔡里娜

【摘要】美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幼儿在园时期为3-6岁,这时的他们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感知与认知,必须依赖他们的兴趣及生活经验,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世界是与艺术密切融合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将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才能确保艺术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结合幼儿所熟悉的地域文化开展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美育课程,对幼儿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关键词】花乡文化  幼儿园美育  课程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依托建新花乡文化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JJKXB18-247。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11-02

幼儿园美育课程提倡遵循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大社会、文学艺术等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随着《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推行,幼儿教育逐渐形成“回歸幼儿生活”的教育共识,并将“生活教育思想”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我园以幼儿所生长的建新花乡为背景,探索建构幼儿园美育课程,为幼儿打造“花香满园”的环境,启发幼儿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好事物的理解能力及欣赏能力,使他们在花乡文化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一、依托地方文化,引领办园方向。

地方文化是指在某一地区,根植于民间,由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创造的结晶,并被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花乡”的美誉始于唐代。建新当地居民从小对花卉养殖耳濡目染,还有许多人以此为业。至今建新镇还有着福州市最大的花卉市场“建新花卉市场”、“国艺花鸟市场”,以及众多的苗木、果蔬基地等,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是福州市民购买花卉、绿植的重要市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了建新镇所特有的“花乡文化”。

(一)因地制宜,凝练园文化。

《纲要》中提出:幼儿教师要把当地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因此,我园秉承“建新花乡”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教材”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准则,选择与幼儿息息相关的建新花乡文化作为载体,全方面深入探索,努力打造具有园本特色的“五色花园所文化”。

我们凝练出“回归自然,给幼儿真实的生活”的办园理念,以“创自然生态的环境,育真实鲜活的儿童”为办园目标。综合考虑地方性、幼儿天性、幼儿园办园理念等因素,将在福建本土生长的、象征着活泼、开朗、和睦的“五色花”作为园标的原形,设计了“五色花园标”、创作了《五色花之歌》。一系列的办园文化总领着幼儿园的办园方向,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沿着同一主线脉络扎实前行。

(二)打造花香园所,丰富教育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知识,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1.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园所环境扬长避短。

马榕幼儿园户外面积并不宽敞,原有的户外绿化面积430平方均为纯观赏性绿化。户外运动场地正好达到全园幼儿户外运动面积基本标准,没有另外开辟绿化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有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园情确定园所环境创设方向。

新《规程》指出:“幼儿园应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为了满足幼儿发展需要,让绿化带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创设方向:一是,合理划分布局绿化带功能区;二是,让幼儿与绿植零距离接触;三是,将高科技种植引进幼儿园。

2.精心的布局实施,营造花香满园的氛围。

为幼儿充分浸润在“花香满园”的园所环境中,感受花乡文化的美。我们将园所的绿化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长期观赏性植物区”、“定期更换观赏性植物区”、“各班级包干种植观赏性植物区”、“各班级包干种植农作物区”、“各班级摆盆设计养护区” 等。在这样的规划下,观赏性、探究性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不同品种的植物,让孩子们在幼儿园这座天然氧吧中感受着建新花乡文化的氛围。

为了让幼儿走进绿化带,与绿植零距离面对面,我园在设计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原有的纯观赏性的灌木中开辟一条蜿蜒的鹅卵石小路;顺着灌木的长势架起了一座木栈道;绕着大树建造飞越丛林……孩子们在这样的设计下自然地走进绿化带,在玩耍中自然地发现了大树、小草、灌木中的秘密。充分发挥了“花香满园”园所环境的教育价值。

《指南》在科学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在建新花乡文化中高科技的绿化技术就非常具有教育价值。我们将滴灌技术引进园所,创设立体花墙。足有两层楼高的花墙不仅让幼儿感到神奇,更带给他们视觉上的震撼。

二、构建特色课程,自然渗透美育。

(一)构建五色花课程,彰显园所文化。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是在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围绕着“五色花园所文化之下园所特色课程的建构”我园扎实地探索与实践着。

我园确立“自然真实、主动参与、和谐均衡”为课程理念,以此引领幼儿园“五色花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希望把握幼儿3-6岁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将建新花乡文化渗透在教育中,为幼儿带来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让幼儿从小接触家乡的文化,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培养幼儿自主探究、乐于创造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形成了“五色花课程构架”。

课程构架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审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从系统性、均衡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从而保证幼儿园课程的完善。

(二)自然融合渗透,实现美育教育。

幼儿园美育课程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在一日生活、各个领域中自然地融合、渗透美育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前提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感受和发现美”。因此,在花乡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如何充分运用园所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互动、发现,真实地感受花乡的美,利用好“环境”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园在“五色花”课程构架下,将美育有机渗透其中,旨在让幼儿在充分欣赏、感受花乡美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情感。

我们将幼儿的欣赏感受、创作表现都融合在了五色花课程中,融入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的“五色花实践活动”分为“园内实践活动”和“外出实践活动”两部分,希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不仅感受到幼儿园营造的花乡美,更走出园所、走进花乡,带领孩子们走进具有花乡特色的美丽的大自然、让他们投入周围环境与大自然中,去感受、发现、欣赏花乡环境中美的事物,让孩子们浸润在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建新花乡,这样必然能激发孩子们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并为进行探索与创作积蓄力量。为了夯实课程内容,我们依托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1)园内实践活动,为幼儿自由创作提供机会。

在“园内实践活动”中,孩子在生活活动中精心照料自己班级的包干地以及个人爱心认领的植物;在“五色花游戏活动”中“五色花时光”(即公共区活动)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可以五色花坊中制作干花、插花、制作手工花;在五色花美工坊中,他们可以在室内用各种自然物大胆创作,或者在操场上用各种材料表现自己眼中的幼儿园“花香满园”的环境;在五色花盆景园里,他们用自己培育的各种植物造景,打造自己的小小童话世界……;在“五色花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开展着各种“植物资源主题活动”,通过发现、探究、实践,深入了解着幼儿园的各种植物资源,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着对植物的喜爱。

一个小女生在戶外活动时小心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日日有花瓣,对我说:“老师,我要把它带着花坊做干花书签。”一个中班的小男生用超轻粘土制作出一朵小花,椭圆形的黄色花瓣环绕着花芯一片片低垂着,他说:“这是我认养的小雏菊,它的花谢了就是这样的。”……这一切都是基于在五色花实践活动中幼儿有了充分的欣赏与感受,他们有了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

(2)外出实践活动,为幼儿拓宽活动空间和形式。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而反观现在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违背幼儿生活、缺乏体验与感受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充分利用花乡丰富的课程资源建构我们自己幼儿园的美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外出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发了四季系列活动,在幼儿园活动内容、形式、空间上进行了拓展。如:春天在农大名优特植物园开展小班亲子活动的找花、识花、拓印落花;夏天在距园所步行仅5分钟的闽江公园开展大班幼儿荷塘写生活动;秋天到花海公园、西湖公园赏菊花;冬天开展全园亲子徒步活动,感受冬季大自然里的各种植物,等等。随着外出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建新花乡,充分利用花乡及周边资源,为幼儿拓宽了活动的空间和形式。

在孩子的眼里,生活是美好的,更是丰富多彩的。尽管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还很肤浅、稚嫩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特有的方式与视角去关注建新花乡,感知花乡的风景美、享受花乡的资源、体验花乡的人文,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家乡所特有的花乡文化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在美育创作中流露出来,从中体味自己所生长的建新花乡的美好。

三、践行课程理念,实现和谐发展。

在践行园所“五色花课程理念”的过程中,以美育教育为例,我们始终坚持着“自然真实、主动参与、和谐均衡”的方向。

首先,我们倡导“自然真实”,我们与幼儿一同走进真实的自然、社会,积极地、主动地去互动、发现、探索真知,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现和表达真实的感受。正如上文所述,我们不仅营造园内花香满园的氛围让幼儿去欣赏、感受,还拓宽幼儿活动的空间,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花乡;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各种艺术表现创作的机会。

其次,我们主张“主动参与”,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专业的能力,开拓多角色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通道,引导家长助教、幼儿园后勤、教学等工作人员、社区人员等积极地参与幼儿园活动。如,家长助教参与户外欣赏活动、幼儿与大师赏荷画荷、茉莉花节中孩子们与生活老师、食堂工作人员共同制作茉莉香包、泡茉莉花茶等。

最后,我们关注“和谐均衡”,希望做到课程目标的和谐、课程内容的和谐、课程内容与途径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美育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它的实现一定是与其它领域的发展自然融合的。我们在实践中通过整个课程构架中目标的均衡一阶段内各活动目标的均衡调整、某个活动的目标内容等的思考,努力实现课程的和谐均衡。

五色花课程理念是我园五色花课程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我们将以此为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不断实践,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曾用浪漫的笔触描绘道:“如果他从来没有在干燥的原野上跑过,如果他的脚没有被灼热的炒砾烫过,如果他从来没有受过太阳从岩石上所反射的闷人的热气,他怎能领略那美丽的清晨的清新空气呢?”幼儿园的教育绝不是“世外桃园”式的教育,应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在美育课程中的自然、自主、自由的状态,他们在创作中带给我们的惊叹,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以花乡文化为载体,实践总结、梳理提升美育课程,使之更加完整、系统。

参考文献:

[1]张一聪.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政策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
儿童致远 创意世界
以翻译职业化为导向的翻译项目管理课程建构探析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看幼儿园课程建构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与课程建构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艺术设计应用本科课程建构
前置性学习:学生参与数学课程建构的尝试
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
课程之外无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