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8-01-18李玲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为了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要求,制定了很多方案,也取得了很大成效,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例外。然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瓶颈,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能力 有效合作
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种形式,是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最好阵营,还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发挥自我专长、提升自我才能、体会团队精神、汲取丰富经验、重新定位自己的舞台,而且还是锻炼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之前的演习场地,为大学生将来就业、创业做好铺垫。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瓶颈。因此,找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应是各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对参与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大学生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情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效果。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参与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愿意积极参加,但也有47%左右的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无所谓,这部分学生即使参与实践活动也是有着各自的目的,有些学生是为了毕业分配,有些学生是为了物质报酬,有些学生是为了提高学校综合测评成绩,有些学生是为了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表彰等等,体现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多大的意义,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学习,这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模糊,参与目的不够明确,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深入和持久。[2]
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过程需要高等院校、地方教育机构党政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共同参与、协调运作。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校外基层人员能参与其中的很少,大部分是高校团委一家负责带队和指导,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这样一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缺少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另外,还有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由学校出面组织的,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关系联系的,因此在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方面要想得到法律保障就比较困难,还会受到少数用人单位和一些非法中介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
指导教师数量太少结构单一,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调研显示,即使是高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也大部分是辅导员(占多数)和党政干部,业务教师、两课教师所占比例很少,实践基地基本没有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也都是临时指定人员,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可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教师资源,也没有社会指导教师队伍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指导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有效指导。由于缺乏有效地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主题过于贫乏,且频频重复,没有创新,不够细化。
4.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
随着高校的扩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新的实践活动基地被开发,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供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然而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很少。很多高校未对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进行长远规划,只是从是否满足眼前需要考虑,导致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经常换来换去,并且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人数的需要,致使学生只能自己去找,到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单位或者在亲戚朋友处随便干几天,然后开一张证明或者盖个章,以应付差事。另外一些实践基地比较分散,有的学生社会实践的地方离学校和家都比较远,不利于学校进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老师不能及时的指导和解决。还有一些地方单位不愿意给大学生实践的机会,怕大学生参与进来会打乱他们的工作秩序,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弥补。[3]
5.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实践活动都缺乏一个有效的科学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合理的考评标准。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都是凭有单位公章的证明和实践报告作为考评依据,至于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没有收获、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还需要什么帮助等等,都不了了之。合理的考评标准是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关键,没有科学的考评,很难及时掌握和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效与得失,使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一个干工作可以混日子的不好印象。[4]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1.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学校方面,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放到专业课程同等的位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相应的大纲和配套制度,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要通过专题讲座、开设课程以及师姐师哥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这样,大学生才能端正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活动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有所收获,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才能得以达成。
2.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体制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和明确的职责,应建立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管、高校主办、实践基地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以及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财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构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实践基地和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掌握活动开展的详细情况,把握进展,各负其责,第一时间里解决大学生活动中出现出来的问题,确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5]
3.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加强指導教师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关系,第四要处理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等,要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们的勤工俭学、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就业择业、创新创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应制定一些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指导活动中来。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应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着力从知识技能方面给学生给予指导,辅导员也应该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重点负责活动的组织、活动的评价和活动保障等方面,同时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也应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指导团队,形成指导合力,不但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提高了指导教师们自身的指导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才能得以实现。
4.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建立充足而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保障。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学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村乡镇、社会服务机构、部队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由此可见,高校应建立足够数量而且比较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创建一些示范性和带动作用比较强的实践基地,跟他们保持长期的实践合作关系,形成规章制度,不能只挂牌,还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加以建设,让合作双方共同得到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推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为高校具有科研优势,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果能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丰富资源,就能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许多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高校要致力于为实践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素质,建立与实践基地之间的长期联系与合作。在基地建设中还要做到基地数量和实践质量的统一。
5.建立激励性的评价体系
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储备和方向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社会实践,两者缺一不可。高校应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把握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表现的需求,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可以采取学分、奖励、成绩等方式进行激励性评价,即可以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通过实践学分和开设实践活动课程方式,给参与活动的学生一定的成绩记录,可以把差距拉大,分出不同的等次,以之激励学生参与的愿望;还可以通过建立实践活动档案、相关培训、活动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对参与活动指导的专业教师、辅导员、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把指导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的绩效发放、职称评聘、评选先进、干部岗位提升等挂起钩来。高校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书育人、学生成才的基本指标,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之激励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完善的师生激励性评价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6]
参考文献
[1]胡小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6).
[2]赵海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9(49) .
[3]邢强.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8-22.
[4]周琼.提高高校德育实践性之策略探究[J].学理论,2010(26).
[5]谢聪,陈永锋.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1(5).
[6]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
作者简介
李玲(1968-),女,四川武胜人,遵义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