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散文语篇衔接对比
2018-01-18纪羽茜
纪羽茜
【摘要】衔接理论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本文以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进行分析,以探讨汉英散文语篇衔接机制的异同与翻译策略。
【关键词】衔接 汉英散文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16-01
一、引言
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指的是存在于语篇的各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衔接层面对译文进行调整,散文强调以形传神,散文翻译不仅需要忠实于原文,还需传递出原文的风格与美感。《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作合集,本文将其作为语料分析汉英散文语篇衔接机制的异同,以探讨汉英语言的本质与翻译策略。
二、汉英散文语篇衔接对比
(一)照应
照应是指借助其它语言成分来解释某一词语,英汉语的内指都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三种。
例1:…一些人结婚以后就离开朋友,离开事业。
译文: …some people abandon their friends as well as their own careers soon after they get married.
例1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分别添加了三处人称指示代词“their”、“their”和“they”。汉语原文简单精炼,而英文译文则在形式上逻辑更清楚。汉语没有添加人称指代词也没有产生歧义,而英译过程中则要专门添加人称代词使之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二)替代与省略
替代是指用某些词项替换上下文出现的其它词项。省略即零替代,是指语篇中词项或句项的省略,被省略的部分通常是通过上下文可以推断出的信息。
例2:…再过去是两条的青痕,再过去是地平线上的几座小岛山。
译文: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 until they became some mere islets on the horizon.
例2中出现两次“再过去是”,译者分别用“receded into”和“become”来意译,使译文言简意赅更加准确。
(三)连接
连接是指通过连接词衔接语篇上下文,分为增补、转折、因果和时间四类。
例3:…不在处处设备的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译文:… is not the perfect layout, but the open spaces here and there where people can breathe freely; not the many beautiful buildings, but the open grounds around each building which add to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例3原文使用了两个连接词“而”,译文不仅将两个“而”翻译出来,还在句首添加however以与前文衔接。相比之下,汉语更注重隐性连贯,英语更注重显性衔接。
(四)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运用词汇来实现语篇的衔接。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和同现。同现指作者围绕某一主题使用一系列有语义关联的词语。复现指运用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等所构成的词汇链。
例4:…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译文:…of a dancer, nor such branches as can twine and climb. But nevertheless they are big and tall, honest and upright, simple and plain, earnest and unyielding—and not without gentleness and warmth though. They are giants among trees!
例4中“好女子”和“偉丈夫”是鲜明的对比关系,译文中同样运用“dancer”与“giants”来呈现。“伟岸”、“正直”、“朴质”和“挺拔”是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属于词汇复现。
三、结语
衔接是构建连贯语篇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汉英语篇衔接机制类型相同。英文的显性衔接要多于汉语,再次证明了汉语偏意合而英语偏形合。译者应从宏观把握语篇连贯,对衔接方法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 Hasan 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1976.
[2]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