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什么而教?

2018-01-18刘长铭

中小学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课理工科考试

刘长铭

近一时期,我的不少同行都有些郁闷—我是说,我们这些教物理的老师。

有报道说,在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不少人产生忧虑,如此下去,我国理工科人才的数量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我国还处在全面走向工业化的阶段,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理工科类人才。

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减少会不会影响我国理工科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此我没有太多发言权。我想情况也许不会像人们担心的那样严峻。一是我们平时见到不少人是学理工科的,但后来从事的并不是与理工科有关的技术工作,这说明人才还没被充分利用;二是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学理工科的人数有所减少,恐怕也能抵得上人家几个小国的人口总和;三是不选考物理,并不是说学生就不学物理,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不能学习理工科专业。许多年前,一个语文历史考满分而数理化英加在一起才考25分的学生,在“九一八”事变后,立志救亡图存、报效国家,于是弃文从理,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这个人就是钱伟长。

其实,我擔忧的还有另一个问题。过去有不少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主要是他们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学习物理需要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上有一个转变和提升。如何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并以严谨的逻辑加以表达,这对一个人的各项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也正因如此,学习物理能有效提升一个人认识事物、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学生弃考物理并不意味着不学物理,但它却反映了学生的一种逃离心态,说明追求功利会影响人的正常成长,同时也说明教会学生科学思维和转变学习方式还是一项艰巨任务。

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减少,给我的同行们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危机感。这几年,我与同行们常讨论一个话题:学校不需要那么多物理老师了,我们没课教了,我们要下岗了,我们打算干什么?我们可以干什么?当然,这是一个半开玩笑的话题,而我要引申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了中高考,没有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我们还会教课么?我们应当教什么、怎样教?我们为什么而教?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些知识很重要,你们要认真听啊!这些知识真的很重要么?是对考试重要,还是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重要,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重要?我曾在听课后同老师交流时说,“当我听到你说,‘你们要精神集中啊!我今天讲的很重要,是必考的!我就觉得你这节课不够成功,因为你没能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和打动学生,只能使用最后的杀手锏—考试来威胁学生了。”当然,我要老老实实承认,当年我教课时也没少这样说,所以我认为,我当年教学有很多失败的地方。

现在有一种“语文为王”的说法。有一次讨论高考改革时,我和同事开玩笑:“这下你们语文地位提高了,很得意吧?”我的同事用一种略带诧异的眼神望着我:“您说什么呀!我担心这下可能会把语文彻底毁了!”我十分明白老师这句话的含义。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深有体会,对于一项活动或一个学科,当我们越强化它的考试选拔功能时,它的教育功能可能就越被弱化;我们越看重考试结果的效用,我们就越容易迷失和忽视教育的价值。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规律。为了考试而学的学生,很难成为一个领域中的精英。只会教学生考试的老师,或只会讲知识的老师,也不是一名真正的、合格的老师。没有考试就不会教课,这正说明我们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至少还不够专业。当老师被问到“你是干什么的”时,老师常常回答,“我是教物理的”。但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你不是教物理的,你是教人学物理的。”物理学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但“教物理”和“教人学物理”还是一个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很不完整、尚待我们去构建的方法体系。

不为考试而教,不为考试而学,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喜欢物理,真正学到物理,真正从物理中获得思想和智慧,真正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教师也能真正从科学教育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有老师充满激情地讲:“不考物理,好啊!那我就带着学生‘玩物理,在玩中去探索,去享受科学。”挑战也是机遇,职业危机同时也孕育着新的职业生命,淡化考试的教学也许正是我们幸福教育人生的开始,关键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变化。

猜你喜欢

教课理工科考试
不理
怎样上好低年级口语交际
要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有关理工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吓人的尖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