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学校的崛起与一种理论的诞生: 我和改革开放40年
2018-01-18李金初
李金初
中国教育改革紧随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走过了整整40年岁月,波澜壮阔,风光无限。而我个人40余年的学校管理生涯能够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又是何等幸运!1971年,我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任教。1974年,我被任命为十一学校副书记、副校长,正式开始学校管理生涯。1987年,我出任十一学校校长,承担起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担。2007年,我来到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担任董事长、校长,开始进行“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建构。
回首几十年难忘的教育人生,我的脚步一直与十一学校的崛起、建华学校的创建和“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创造紧密相关。
一、以一种气魄,撬动学校管理新变革
十一学校随共和国的诞生而建立,随共和国的发展而成长,也随着共和国所遭遇的不幸而面临困境。“文化大革命”后期,十一学校办学水平下降,多数教师的专业学历难以符合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十一学校带来了复兴的希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思路新举措激励着全国人民,东南沿海一片新面貌。
北京包括海淀教育界坐不住了。1984年11月,海淀区派出教育考察团,历时40天访问了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20所学校。我随同考察团进行了一次解放思想的教育旅行,满载收获与干劲,回到北京与全校教师共享考察收获时,更是激发了全校教师强烈的改革愿望:外面的世界变了,我们也要变!
1987年3月,我出任校长,承担起十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担。
★启动学校内部民主管理体制改革
1988年,是十一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起点。当年,北京市第八中学率先开启了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在扩大试点中,十一学校也“挤”进了改革的队伍。新工资标准几乎使每位教师的工资都翻了一番,有的甚至涨到了原来的四五倍。教师们从收入的成倍提高上,切身感受到改革的好处。教师利益紧密融入学校改革中,学校改革才会万众一心,这是成功的基本保障。
教代会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是十一学校民主管理的重大创新。教代会在听取校长的述职报告后,认真讨论、评价, 进行无记名信任投票,信任票不够半数以上,校长及全体干部立即辞职。教代会评价校长,甚至可以罢免校长,从而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十一学校早在3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首推学校办学体制“国有民办”改革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启了改革的又一个春天。在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过程中,面对公办学校既缺经费又缺自主的困境,我的脑海中生发了“五自主”办学体制改革的思路—自主筹集日常办学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经费支配、自主教育改革,后概括为“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简称“国有民办”。1995年3月,海淀区批准了这一方案。长达15年的办学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十一学校,学校因改革获得了自主和能量,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改革名校。这项改革在当时对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促成了一批混合型办学体制学校的出现。
★首创教师在职学历教育新路径
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学校各种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一,在中学启动教育硕士课程班。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因为教师学历远低于市、区平均水平,十一学校才被挡在市、区重点校的范围之外。十一学校对于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一直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直到1993年,我们还无法招聘研究生教师。现实困境催促我们及早行动,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启动了教育硕士课程班,自己培養研究生。1994年9月,《北京日报》在头版刊发了《教育史上的新鲜事—北京十一学校22名教师读硕士》一文。2002年,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证实,十一学校于1994年举办的在职教师研究生班属全国首创。而在职教师研究生班的开设,也使得十一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在当时全国中小学中位居前列。教育硕士班的创设,是十一学校为自己,也是为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开拓的新路径。
其二,博士后工作站走进优质中学。基于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不懈追求,我们又将目光放在了博士生学历教师上。对中学来讲,博士学历教师既是宝贵资源又是稀缺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类人才的优势,搭建支撑他们持续发展的平台?在与博士的面谈中,一个大胆的想法跳进我的脑海:博士后工作站既然已经从学术象牙塔走进大型企业,为什么不能走进优质中学?我们要在十一学校建立中学里的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反复的学习、论证等前期准备阶段后,我就像一个敬业的“推销员”,在市人事局和国家人事部领导的多轮考察中向每一个可能对这件事情起到推动作用的领导、专家“推销”这个设想。他们从惊讶到半信半疑,到最后终于认可了我们的想法。2006年6月,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十一学校在“建设‘培养-研究型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项目研究中招收十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建在中学里的博士后工作站,不仅属于我国基础教育界的首创,更为国际基础教育高级人才培养掀开了新篇章。
十一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解决的是谁真正成为学校主人的问题。只有教师当家做主,才是真正的“解放”;只有思想解放的人,才可能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这是十一学校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以一种模式,探索全面育人新范式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思想封闭、目标机械、内容单一、方法保守等问题。教育应该面向生活,离开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就得不到全面发展;教育更应该面向个体,没有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学生就不能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我们下决心探索全新的育人模式,闯教育新路。
★进行学制调整,开启四年制高中试验
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时间重组可以带来效能的巨大提升。“六三三”学制自1922年公布之后,在中国沿用已近百年,而欧美地区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已开始推行四年制高中。20世纪90年代,四年制高中更与AP课程一道,共同引领美国高中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一学校在2000年左右获准进行中学六年一贯制试验,逐步探索出“六年一贯、二四分段”的新学段划分方式,也在无意中开始了四年制高中的试验。此番学制的突破,为十一学校的高中质量带来迅猛提升。学校高中学段的成绩在区、市和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十一学校也迅速从一所尚不是区级重点学校的普通校成长为质量名校。
★改变课程结构,在综合活动课程中实现开放育人
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关闭的教育大门应该打开,让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空间接受教育。1993年,我们试验设置综合活动课,其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探究,因此,学校每周都尽量安排一天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如学校最先启动的“北京居民小区设计”项目,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们分成小组,自行设置主访员、记录员、资料员、绘画员、模型制作员、成果报告员等,开始了基于主题的实践学习。主题为“揭开雾灵山的面纱”的课程又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经历了科学探究、意志磨炼、审美表达、集体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入训练和深刻体验。从综合活动课程体现出的研究性学习特性,到深入自然课程的研学旅行,十一学校的课程开始走向结构性变革。
★变革教学组织方式,在“分层走班”中实现个性化育人
“因材施教”的本质是尽力满足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1994~1997年,学校开始推行“分层教学、走班上课”的教学组织方式变革。“分层不分班,保底不封顶,学生自选层,上下可流动”,分层走班以“学生选择”为根本,学校尽力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走班是十一学校在教学组织方式变革上的一次超前探索,它让“因材施教”这一古老而永恒的教育原则绽放出了美丽花朵,也为16年后全面展开选课走班教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建新式校园,拓展现代化的教育空间
校园环境无疑是关乎学校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在高中课程的持续变革中,“选课走班”成为能够满足多样性、选择性课程需求的最现实路径。实现走班教学的两个关键条件,即能够创造课程的教师和能够满足走班需要的空间。曾有位名校校长在考察十一学校选课走班的经验时感慨“学不了”,不是因为师资条件而是因为教学空间所限。从1987年到2006年,我带着老师们不停地建设了20年。在1998年到2006年期间,推倒校内新旧4.6万平方米的建筑,投资4.5亿元,新建了14.8万平方米的现代校区,使十一学校成为当时首都建筑规模最大的中学。
2007年9月,我完成了在十一学校的使命,实现了全部承诺,将接力棒交给了李希贵校长。十一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组成的卓越团队,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推动了教学方式的重大创新—全面选课走班。十一学校的育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得到国家高度认可,获得基础教育最高荣誉—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三、以一种理论,回答深层教育命题
十一学校的复兴与崛起,是我人生所愿,更是教育改革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从十一学校来到民办性质的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建华学校”),是我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作为年近七旬的老者,当我走近小学生,当他们挥动小手扑向我时,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来自生命原点的童真与稚嫩。与孩子的交往激发了我对教育的全新认识,促成了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教育创造。教育承接了生命,教育便承接了整个人生,所以,人生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人生服务。由此,“人生中心教育”这一概念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构思和酝酿。
★建立完整的“人生中心教育”命题体系
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一直受到质疑,当代教育科学观认为,只有当教育变成能够用清晰的概念和命题表达的知识体系时,才能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我学习数学,喜欢逻辑思考,愿意尝试,我一直在试着建立一个类似数学定理的教育命题体系,希望能够使教育学理论更加系统、科学与严谨。
经过从2010年至今长达八年的努力探索,我终于实现了部分“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命题逻辑构建。首先是基本关系,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是教育与其他一切关系中最具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关系;其次是人生公理,任何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三项内容,即做人、做事、生活;再次是教育公理,教育的作用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人生中心教育”命题系统由50个命题构成,包括两个公理、15个原理和33个推论。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有助于人们感受教育的科学性,更是促进教育研究理性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人生中心教育”倡导自创性人生和它的高级阶段—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美好人生。美好人生是“人生中心教育”的最高目标。美好人生基本素养体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在育人功能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人生中心教育”可以獨立开发成为一套课程体系。
★构建三维立体的“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体系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呈三维结构,基于功能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进一步展开,从功能维度分有三种:做人课程、做事课程、生活课程;从空间维度分有四类:学校空间课程、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心理空间课程;从时间维度分有12年或15年(基础教育年段)。由此形成了“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团队在“基于国标,高于国标”的原则下,已经完成近百本、千万余字的“人生中心教育1.0版本”的读本编写。学校研究部的幼、小、中专兼职研究教师在与专家学者的合作中,实现了“人生中心教育”美好人生基本素养的学段转化,研究制定了各学段课程方案,完成了课程清单的研制,课程标准的研制也即将开始。“人生中心教育2.0版本”的全课程文本,或以绘本、读本、研本的形式,或以方案、手册、指导书的形式被系统研制发布。“人生中心教育”的首批重要理论著作《人生中心教育论》《自创性人生中心教育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实例》将很快出版问世。
★建设指向创造力的“人生中心教育”课堂
“人生中心教育”旨在帮助儿童高质量度过当下人生并能够实现未来的优质发展。因此,我们的“人生中心教育”课堂集中表现出八个特征:自由、民主、活力、主体、思考、智慧、生长、哲理,指向创造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是可以预设的、计划的,更是可以变化的、持续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师生是合作创造者。
八年来,建华学校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成功地创造了许多典型课例:幼儿园“人之初课程”中以游戏为途径的儿童研究性学习、戏剧课程、模拟小社会;小学“人生奠基课程”中的“儿童与季节”“体育超市”“模拟‘大阅兵”等课程以及语文整书阅读、数学绘本课、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初中“科学”与“社会”综合课程;四年制高中“尖毛草课程”中的“生命列车”课程和“二维码导学案”教学等。
★建设“培养-研究型”“人生中心教育”新学校
建华学校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设定了三个目标:“人生中心教育”学校、“培养-研究型”学校、百年名校千年学府。这是一条艰难的成就名校之路。初高中“3-4”分段的七年制中学已实验多年。能够引领建华学校走向这条名校之路的就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对于理论与课程的持续研究。今天,建华学校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由小学阶段近70%的硕士和博士学历、30%的高级职称教师,中学阶段约45%的硕士和35%的博士学历、20%的特级与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梦之队”。
建华学校因理论、课程、师资、成绩而受到社会的认可。2018年,建华学校小学招生210名,报名7200人,报录比1:35;初中招生200名,报名5200人,报录比1:26。2020年,占地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华实验学校将全新启航,这样一个突破了空间瓶颈的新建华,将实现更加快速和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