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拍直播的传播特点分析

2018-01-18杨帆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网络直播

杨帆

[摘要]网络直播出现至今不过短短十年时间,却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爆发期等多个阶段,发展迅速的网络直播行业已经对社会、公众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号称“10秒也能拍大片”的手机直播软件美拍为研究对象,从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的主体和受体、网络直播文化引发的社会现象方面着手,从大众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网络直播现象的特点及影响,为抑制网络直播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积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网络直播;美拍直播;传播特点;传播影响

2016年网络直播全面爆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到名人明星,小到普通百姓,每一個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工作交流各项事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网络直播的身影,所以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美拍直播作为2016年诞生的泛生活直播平台,紧随着网络直播“元年”的热潮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有美拍小视频的助力,美拍直播成了2016年度最受欢迎、影响最广泛的网络直播平台。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网络直播市场规模(PC+移动)将从2016年的150亿元增至2020年的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秀场直播市场规模在2016-2020年将从100亿元增至2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

一、美拍直播概况

美拍是一款以直播、制作并发布小视频为主的软件。2014年5月上线后,连续24天蝉联App Store免费总榜冠军,并一举获得当月App Store全球非游戏类下载量第一。2016年1月,美拍推出“直播”功能,同年6月推出“礼物系统”功能,美拍直播上线半年,累计直播数已达952万场,累计观众数5.7亿,截至2017年1月月活跃用户1.6亿,

二、美拍直播传播特点分析

(一)快速有效的传播渠道

美拍直播作为一种手机App,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易于携带,可以随时上网,都可以搭建美拍直播公众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 .1%提升至96.3%;而且随着4G网络的普及,预计2018年,4G网络将全面覆盖城市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二)丰富多彩的直播内容

美拍直播的内容生产由PGC(即专业生产内容)向UGC(即用户生产内容)的转变,这是美拍不断发展受到更广泛应用所产生的结果,即从专业到全民,从游戏秀场到生活,从娱乐到多方应用的内容上的变化,以原创的方式生产内容,主播用户原创、互动、生产内容。

(三)广泛良好的传播效果

网络直播中值得探讨的一点就是“使用与满足”,在直播平台中受众可以通过留言、点赞、送礼物等方式实现表达权,这是一种具有草根性和平民性的体现。这一点早在网络普及就成为网友表达自己的方式,近年的微博等社交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点,而直播社交的形式出现后,这种实现表达权的方式更是被放大并充分利用了。

三、美拍及网络直播现象的影响

(一)网络直播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直播综合媒体形式。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经势不可挡,传统媒体需加快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脚步,充分利用网络,将过去单一的中心化信息生产方式过渡到整合网络的碎片化数据,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质量。传统媒体不是走向毁灭,而是通过网络直播的创新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创新了信息生产机制的模式和方法。

第二,网络直播带动就业创造经济效益。首先,更多年轻人将自己的爱好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变成自己的职业,成为专业的网络主播。其次,一些偏远地区的果农或渔民,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良好的经济合作。

(二)网络直播的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直播时代的自律问题与网络修养不足。网络直播的门槛极低,人人都可以成为主播,但播出内容质量却难以把控,加之受众素质良莠不齐,有时网络直播甚至成为人们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这使得原本拥挤的直播市场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第二,网络直播泛滥与监管执法不到位。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监管和规范网络直播,很多时候受众发现一些问题,进行举报后却找不到相关的部门来管理和维持秩序。事实上网络直播变现能力差、成本投入高,而直播的内容愈发无聊化和同质化,待人们的热情退却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的规范和整顿之后,必将会淘汰掉一批劣质的企业。

参考文献:

[1]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 (8):29-32.

[2]彭锦.网络直播热潮下的冷思考[J].电视研究,2016 (9):50-52.

[3]李黎丹.网络直播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6 (4):47-49.

[4]钟绪君,王燕荣.浅析网络直播火爆的原因[J].东南传播,2016 (9):88-89.

[5]刘婧.繁荣与乱象:网络直播热下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 (22):69-70.

[6]蒋进红.网络视频直播兴起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 (01):7-9.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网络直播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