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2018-01-18缪志波

今传媒 2017年1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互联网+高职院校

缪志波?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媒介信息爆发式的增长趋势愈加明显,媒介素养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帮助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擾,培养现代化的公民意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自发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受限于教学资源的匮乏。为走出这一困境,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推进课程系统化、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培养专门师资队伍等策略来解决此类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158-03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焦点。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一方面作为受普通网民,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某种程度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又将最先感受到“互联网+传统产业”后出现的变革,在网络环境下检验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升级。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扮演何种角色,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即所谓“媒介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拥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学生能够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基于这种背景,近年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在高职教育界逐渐高涨,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文化素质教育的范畴。然而在现实中,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中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自发的状态中,我们需要对其实施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汉语词典》中将“素养”定义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当它与“媒介”一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特指对于纸质媒介的阅读素养。从历史上看,“媒介素养”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F.R.李维斯(F.R.Leavis)在于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生(Denys Thompson)合著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ure and Eevironment: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这也成为被最多人接受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

随着相关概念的逐步清晰,媒介素养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起初,媒介素养教育专指针对新闻从业人员开展的技能培养,但很多有识之士也倾向于将其纳入公民的教育当中。如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就曾在20世纪20年代提议“新闻知识应列入公民普通知识之一”。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与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其作用跟利用传媒达到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媒介素养教育在国际教育界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例如,日本中小学均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综合教育”中,新西兰在五年级课程中即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媒介素养则起步的更早一些。我国香港地区在1997年开始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台湾地区则在2002就由官方公布了《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陆续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受教育者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媒介接触获取能力、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媒介解读评判能力、媒介应用制作能力、适应媒介规则的能力。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一个时代的媒介决定了该时代的本质。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体系越来越深刻的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能力。现阶段,媒介种类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接触媒介已经不成为问题,但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成为检验一个人媒介素养的更高标准。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自媒体的普及降低了人们“自由发声”的门槛,如何制作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并将其高效传递出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第三,“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各种社会关系重构的能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为生产力的飞跃提供了契机,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培养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媒介带来的各种变化,进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目标。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把教育的形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理念有了实现的基础。网络公开课、微课等网络共享课程资源的出现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媒体素养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在众多的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开展学习,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个体在学习网络中的主动作用。同时,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学生对教师采取的多媒体教学行为领悟的更加具体,也更能与教师之间开展互动。

2.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endprint

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10月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在校学生每天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网络媒介来接触各类信息的。在“互联网+”时代,由网络与各种行业的结合,将会催生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而传播速度的增加,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将会使网络信息失范的现象更加严重。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学生“自我把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判断能力,这对于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作用。

3.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在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各种媒介互动的环节中形成的,相比其他方式,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中进行政治参与,对周遭的事务做出评议或采取行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媒体信息并作出判断,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的“宝藏”,最终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的现代公民。这不仅关系到未来几十年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更关系到国民的综合素养情况和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三、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难点

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集中在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普遍还处在零星、自发和局部的状态,且主要借助于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邀请媒体从业者、网络知名人士等举办讲座、论坛或主题演讲。这种形式往往具备很强的时效性,在内容选择上也比较灵活,但不足之处在于随机性过大,无法形成系统的教育效果,且当场活动受益的学生人数有限;二是采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主要采用的形式。授课老师多具有传播学或新闻学专业背景,或多年从事校园媒体运营工作,在课程讲授上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不足之处在于上课时间较短,选课学生往往来自校内不同的学院,很难保证课后实践的开展;三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相关活动,其效果受到指导老师投入程度和社团性质的影响。综合来看,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本身的重视不够

媒介素养教育尚未真正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在高职院校中流行开展的各级各类评估工作为例,各院校皆倾尽全力来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设定的各类指标,但遗憾的是,这些指标中甚少出现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媒介素养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但对很多高职院校而言,如何系统开展通识教育尚未达成共识,更遑论通识教育中比较边缘化的媒介素养教育。

2.受到相关教育资源匮乏的制约

师资和教材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制约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瓶颈。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在校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短期内通过引进或兼职的方式建立一支相应的教学队伍也不现实。同时,能够反映时代特色,特别是体现“互联网+”时代特色的媒介素养教材的缺失,给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缺少深厚理论基础的支撑

如前文所述,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与我国现实国情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虽然有一些重大课题取得成果,但还没有足以影响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或标准,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高职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更加缺乏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缺乏又延缓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1.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谈及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都必须先明确其要实现的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完整的教育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目标反映的是时代、社会和国家对于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中观目标反映的是国家对于教育活动内部运行系统的总体要求,微观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据此,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宏观目标可以定位为:提升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并借此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在中观层面,可以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如针对大一学生,主要培养其理解和欣赏媒介作品的能力,使他们了解媒介如何传输信息,自身如何运作;针对大二学生,主要培养其制作媒介内容的能力,使其拥有正确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价值观和新媒体内容生产技能;而针对大三学生,则培养起利用媒介开展有效沟通,适应网络社会的能力,以帮助其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等。总体而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要实现以下的目标:

(1)提升学生利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高效准确的利用网络媒介,搜寻相关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整理及保存。

(2)增强学生对媒介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明白每一种媒介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特别明确各种网络媒介的长处和短板,并在合适的场合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对互联网海量媒介信息的评判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方法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事物保持独立客观的视角。

(4)教会学生正确的媒介作品制作能力。使得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媒介表达思想、陈述观点的能力,使其学会多媒体工作的基本使用技巧。

(5)帮助学生学会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能力。使得学生理解“互联网+”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会如何适应这种时代背景下基于媒介的各种社会关系。

2.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就现实情况而已,开展专门的课程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所能采取的主要形式。这其中最理想的当然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设成为与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课程类似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次是开设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选修课。也可以將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以尽可能扩大受益学生的人数。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的创新发展和媒介信息的深度融合,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应该是启发互动式的,强调的是学生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解和领悟。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常识性内容,这是整个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环节,即介绍媒介形态的历史演进、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建立学生对媒介及其相关知识的系统性认知;其次是媒介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合理高效应用各种媒介形式为自己服务的本领,在“互联网+”时代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新媒体的使用技能;最后,课程中还应该包括媒介伦理、道德等人格教育方面。实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综合发展。endprint

3.开展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该围绕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注重与学生所在专业紧密结合,体现专业特色,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展网络广告语创作大赛,提升学生拓展客户范围,增强话语感染力的能力。针对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开展电子说明书创作比赛,使学生熟悉所设计产品的特性,并举办推介产品,展示产品的能力等等。同时,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要注重拓展教学方式,不宜一味采取教室授课的形式。教师可以大胆走向户外,走向实习实训场地,甚至走向校外,目的就是吸引学生,并使其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帮助。

4.利用校园媒体搭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极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这与高等职業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追求完全一致。高职院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事实上,当下的校园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一般都开设有校刊校报、官方网站、论坛贴吧等。特别在“互联网+”的时代,学校或校内各学院、职能部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已成为事实上的媒体平台。在坚持舆论导向,做好内容审核的前提下,学校应尽可能的把这些平台交由学生运营,或由学生辅助专职教职员工开展运营。实践证明,通过各类校园媒介平台的锻炼,学校就可以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学生队伍,并通过这支骨干队伍的带动来实现全校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

5.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寻找或培养合格的媒介素养教师并非易事,这对于校内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意识、理论、技能等方面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掌握速度往往超过老师,教学相长的情况更加明显,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备课等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立足自身,挖掘潜力,从其他专业的教师中选拔合适的人才。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涵盖面广,不仅与传播学、新闻学相关,更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存在交叉。因此,非传播学、新闻学专业出身,但在多个领域都有一定了解的“通才”往往也能胜任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安排校内新闻宣传、教育信息技术等部门的教师参与媒介素养教学工作,他们更容易把相关理论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可采取相应措施打造媒介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利用在职期间的培训,也可以利用短期脱产培训的机会,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这支队伍的培养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北京:电子政务,2015,(6):32-37.

[2] 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108-115.

[3] 胡晓霞.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1,(11):225-226

[4] 冯溪屏.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意义的嬗变.决策与信息,2013,(9):152-153.

[5] 周曦.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1):60-64.

[6] [6]姚志霞.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路径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6,(11):34-35.

[7] [7]刘丹.论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12-114.

[责任编辑:东方绪]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互联网+高职院校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