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学为中心:从理念到实践

2018-01-18贲友林

江苏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理念实践

【摘要】课堂“学为中心”,教师存在着理念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数学课堂“学为中心”,就是要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

【关键词】学为中心;课堂;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52-03

【作者简介】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近年来,从已有经验、理论倡导和现实需求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已经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取向。不过,为何“学为中心”,何为“学为中心”,如何“学为中心”,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与探索。

问题一:课堂为何“学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谁为中心?当下提出这个问题,很多教师的回答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过,实践真的是这样的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几乎是数学课堂的“标配”。

然而,课中,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了吗?思考了吗?教师总怕学生出错,总怕学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总想着搀扶学生,于是,学生慢慢丧失了独立的意识、思考的能力。

课中,教师对学生说:同桌间讨论讨论;或者说: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接着就“讨论”“交流”起来了。不过,教师是否真正到学生中间去关注一下,学生是怎样讨论的,学生是怎样交流的。“甩手掌柜”式的教学处理,是否就这样任其自由呢?学生“讨论”时,教师在干什么?

课中,学生汇报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完全正确,教师内心大喜,表扬与赞赏,毫不吝啬。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汇报是否与自己的预设一致。当学生都说尽“教师的预设想法”之后,教师也就收手了。如果这时学生还有其他想法,也就是教师预设之外的想法,教师还会让学生继续交流下去吗?教师是否觉得学生没完没了呢?如果一位学生表达的想法出错了,教师会继续让学生表达下去还是会打断这位学生的想法呢?如果这位学生的出错之处在教师预设之中,教师会怎样处理?倘若这位学生的出错之处在教师意料之外呢?当几位学生连续作答,却非教师所预设时,教师会怎么办?继续追问、引导或给予提示,直至学生说出教师所预想的答案?

课堂是否真正做到了“学为中心”,这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审视与追问。关于课堂,我们太多地在想:教师如何教?是否应该转换思路?教师如何让学生学?能否让学生主动地学、个性化地学、创造性地学?当前课堂非常关注对“学”的研究。有学者将新中国课堂教学思潮的演变历史概述成四个阶段:以教代学、唯教无学;以教导学、多教少学;先学后教、以评促学;变教为学、以学为主。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在哪个阶段呢?我们不缺忙碌,我们缺的是与忙碌相伴随的追问;我们不缺想法,我们缺的是持续与建设性的做法;我们不缺理念,我们缺的是和理念相一致的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教的质量,最终要通过学的质量来反映。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相反,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所有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都应以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为目的。“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当“学为中心”。

问题二:何为“学为中心”课堂?

“学为中心”,从字面来理解,并没有什么困难。不过,重要的是理解教学情境中“学为中心”的内涵。“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指教师在课堂中,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

“学为中心”,是一种指导教学实践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学为中心”,即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展。“学为中心”的课堂,着力于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挖掘每位学生最大的潜力,让每位学生在求真、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获得预期的意义建构、能力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全发展。

“学为中心”的课堂,更多地展现的是学生学的行为,而非教師教的表现。“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需求,但不代表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也不等于完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并不否定、排斥“教”。当“教”与“学”发生冲突时,我们需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状态修正教学过程,以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问题三:数学课堂如何“学为中心”?

1.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

我们知道,教师上课前需要备课。那学生上课前能否“备课”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学习的心理感受来看,学生对有所了解的学习内容更具有亲近感。回想我们的学习经历与经验,如果我们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完全陌生,又缺失能与之建立联系的知识与经验基础,那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新的学习内容会如同“天书”般让我们将其拒之门外。而如果所学内容让我们感觉到似曾相识、有所知晓,学习的要求又在我们的“最近发展区”之内,那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充满信心和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同样有这样的学习心理感受。要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不陌生,那就要组织学生对其有所“准备”了。我们要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感受与预学,即让学生带着准备进入课堂学习。

单元内容大感受。即,针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内容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丰富背景和知识间的丰富联系,尝试运用经验和直觉猜测进行描述和交流。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周长”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测量活动:(1)量数学课本封面4条边的长;(2)量一张桌子桌面周边的长;(3)量一量自己的腰围;(4)量一个罐头或茶叶盒底面圆一周的长。通过动手测量以及对测量过程与方法的交流,学生会对周长以及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有所感、有所知。与以往新课对新知的学习往往表现为“专”而“深”相对照的是,单元内容大感受,对待学习内容的学习,表现得“广”与“浅”。通俗点说,让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增添些“感觉”。

课时内容小研究。即,课前给学生一份“研究学习”材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对将学的内容“研究”一下。如: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份“研究学习”材料。材料中有这样两个问题:(1)如果将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类?能用图表示吗?(2)为什么说“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却说“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说“有一个角是钝角”?完成这样的材料,也就是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思考,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想法、困惑与问题走进课堂,展开课堂学习。

2.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伴着学生一起前行的过程。有两种样态:一种是教师在前,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另一种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往前走,当学生的前行方向出现较大偏差时,教师跑到学生前面引一引、指一指、带一带,然后又退到学生中间,或者在学生后面,甚至做在路边为学生鼓掌的人。我们期待后一种课堂样态。

我们要改变以往课堂中常见的师生一问一答“挤牙膏”式、“打乒乓球”式的互动方式。具体说,以往的方式是,教师发球,学生回球,教师接球,学生再回球……师生间你来我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回答往往互不相关,都直接指向教师的提问,并期待教师的评价。应该调整成这样的方式:教师发球,或学生发球,然后学生回球,又一个学生来接球,接下来依然是学生回球……球在学生间你来我往。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应占据课堂中更多的份额,即课堂中不仅仅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课堂内的交流,建立起具有反思性、循环性、相互依赖性的互动方式。当然,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在关键处,教师也参与接球。否则,课堂中的互动可能徒有热闹的形式而无深层思考的内容。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互动的机会与可能?在课前独立研究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两个层次的学习交流。第一轮是组内交流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要将自己课前研究过程中的想法与困惑、发现与疑问和盘托出。之后,小组成员商讨,如果我们这个组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应当如何整合小组内各人的想法,如何分工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向全班介绍。第二轮是全班交流学习。往往由一个小组在全班主讲,该小组的学生可以就课前研究学习材料中的各个问题,或某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的想法,或将他们在各自探索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经历的弯路、所犯的错误以及认识发生的变化等逐一呈现。其他小组的学生先“听”后“讲”,也就是在听完该小组的介绍讲解之后,再陈述各自的想法。这样互动学习的过程,是“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两个层次的交流,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两轮学习。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对话与交流,是彼此思想的碰撞、冲突、交融、吸纳和提升。

3.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

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时常常表现为“傻瓜式操作”。如:课堂作业,教师一般让学生打开数学教科书,完成练习第1、2、3题,下一次接着完成第4、5、6题;家庭作业,教师今天布置的是完成练习册第20页,明天布置完成第21页,后天布置完成第22页。倘若教师不说,学生由昨天的作业内容也能推测出今天的作业内容,根据今天的作业内容,又能知道明天的作业内容。学生遵照安排进行练习,很无奈地、机械地“被练习”。

练習的题目可以增加选择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题、改题、编题。如:选题的练习,一般就让学生选两道“好题”,并作为后一天上课交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完成这样的练习,会浏览数学书、练习册以及各种教辅材料中的相关题目。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容易出错的题目,那些看似很难其实不难的题目,那些方法很多样的题目,那些解法特别巧妙的题目,那些还可以变化题目、再改编的题目,那些一看感觉不会、对自己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学生习惯称之为“好题”。练习过程的控制权悄悄向学生转移。学生做什么样的题目,怎样做题目,不是教师说了算。他们在充满研究性的练习过程中,增强了针对性,保护了主动性,激发了创造性。

练习的题目可以增加思考性、开放性。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怎样比较23和14的大小。即布置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每位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走进课堂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丰富、完善、修正各自原先的想法。这节课上完,教师布置的练习还是一个问题: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回顾课中各人交流的方法,这次写下的是自己的新认识。这样的练习,多了探索、研究的味道;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更具有挑战性与发展性;这样的练习,成为学生展现各自想法的平台,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以往的练习,最后的“成品”都在教师的预设中,呈现出来的是既具有唯一性也具有统一性的“产品”。而现在,学生完成的练习具有更大的差异性,因为“研究”而带有学生个人的烙印,是更多展现学生丰富多彩想法的“作品”。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理念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