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老年人移动消费对策分析
2018-01-18曲红高元梓
曲红 高元梓??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消费迅速普及,中老年人如何适应移动消费成为当下热题。本文根据对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的调研分析,探讨得出使中老年人接受移动消费的策略分析,其主要集中在青年群体对中老年人在移动消费方面的文化反哺上,以及社会其他主体对中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消费;文化反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86-02
一、互联网+时代促使中老年人融入移动消费社会的必要性
2014年起,移动互联产业迎来飞跃发展,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3437.7亿元人民币,而据相关数据预测,2017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5220.9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购物将达到整体移动互联网的72.7%。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商、团购、旅游、支付及网络约车等多类移动消费形式丰富,市场已然形成规模。而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移动消费领域41岁及以上的人群只占总人群的10.1%。数据中老年人所占比例不高,对于移动消费这一新兴消费形式,其接受程度并不高。
在移动消费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我国的老龄化现状也逐渐加重,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3亿,占总人口的16.7%。老年人口的增多和移动消费的无处不在,使得中老年人如何接受移动消费方式这一问题更加鲜明和突出。未来必将是一个“移动变革一切”的时代,移动消费的经济模式会不断发展创新,中老年人身在其中,必然受新技术影响,如果不学着适应时代,就会在新的时代里寸步难行。
二、促进中老年人进行移动消费的对策分析
(一)文化反哺下的技术操作和消费观念传递
关于文化反哺这一说辞,国内最早见于周晓虹先生于1988年发表的《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1]一文,这也成为了国内研究反向社会化问题的开山之作。文中周晓虹先生提出文化反哺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在移动互联时代,技术不断变革,更新着我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消费社会发展如火如荼。在其中子代是移动消费方式的先行者,与亲代在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存有明显优越性。
1.从中老年人需求进行技术教学。据调查许多中老年人多愿意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图书制品,消费形式主要是线上电商平台购物。在进行文化反哺之际,以电商购物软件为主,生活服务类软件为辅,实行全方位教学。在电商购物方面,以淘宝为例,在教他们如何用手机号注册账号之后,就可以根据整个购物流程进行教学。如何找到需求商品,可以用关键字搜索想要的商品,或者是淘宝扫一扫里的二维码搜索和图片搜索,商品下标的找同款和找相似等更为便捷的方式;如何在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可以教他们怎么看商家信誉评分、商家销量、买家评价、买家秀、问大家等方式;在软件基本功能熟悉的情况下,再教他们如何与客服联系,如何输入密码,进行支付,如何收货退货等。在整个流程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先让他们跟着自己尝试一遍,之后再让他们独自操作,知道他们可以掌握整个消费流程,有独立消费的能力。除却网上直接购物,现如今兴起的如美团、携程、滴滴打车、支付宝、等生活服务类平台也是大多数,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反哺。可以在他们熟悉了电商购物的同时,进行渗透式教学,让他们对现下种类繁多的消费方式有所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消费,全方位融入移动消费之中。
2.消费观念的传达与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据2016的相关数据显示,网络诈骗受害人往往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受骗人数的62%,由于中老年人自身知识结构不足,对事物接受理解程度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很多移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盲目信任心理,信息获知的不对称,使得中老年人在消费中占据不利位置,容易上当受骗,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都是利用了中老年人的这个特点。文化反哺中移动消费安全观念的传达也是重点,子女应就一些网络常见的诈骗手法进行分析,指出常见的诈骗套路,让中老年人能规避风险,提高中老年人对其分辨能力;对信息安全进行传授,让中老年人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不随意扫二维码等。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更为新潮化个性化,消费产品也更富有个性色彩。因而在文化反哺之际,对父母进行适当的年轻化消费观念传达,利于缩小代际差距,从理念角度将中老年人推进移动消费社会。子女可以给中老年人推荐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产品,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获得不同体验。让移动互联消费既能成为他们便捷生活的渠道,又能成为他们展示新自我的平台。
3.注重文化反哺的态度。文化反哺颠覆了传统父传子模式,变成了子代对亲代的信息传达,家长权威遭到挑战,采访中很多中老年人表示有时重视的不是子女教了什么,而是他们用什么态度教的,如果子女很温和的教,他们还是很乐意接受的,但是如果子女很容易不耐烦生气的话,他们就容易下不来台,就不愿意学了。根据对二百位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其中有40%的人对反复教授父母有不耐烦心理,而中老年人学习过程中有近50%要反复多次学习才能掌握,由此可见代际沟通之间容易产生矛盾[2]。在教学过程中,青年人要更具有耐心,尊重长辈,选用合适的方式,直观简洁介绍软件功能,如简易绘图、迁移类比教学等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接受。但与此同时,中老年人也要放平心态,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要多与子女等晚辈交流,有时也和同龄人研究一番,虚心学习,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代际交流。
(二)消费环境中加强对中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基于智能手机的新兴消费方式,受众群体多是青年人,而这一受众群体带有的个性化、娛乐化标签特征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营销宣传方式都在迎合青年人的需求。这样的现实状况就会使得中老年人的使用体验不佳。因而在移动消费中各方要满足符合中老年人特征的定制化需求,同时在消费环境提供公共化服务,为中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endprint
1.满足中老年人移动消费需求。在线上消费体系中,电商平台软件要多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的人文关怀。如对原版软件进行优化,使功能设置更为直观;简化繁琐操作流程,让软件操更好上手,如支付宝推出的刷脸支付功能,语音评价功能就免去老年人输入密码和大段打字的麻烦。软件方也可以开发与原软件相似的老年版,在这一过程中,软件设置可以更贴切中老年人的特征:就中老年人的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功能选项,就中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设置色彩柔和的界面,减少手机强光强色彩对中老年人视力的伤害。商家也要注重中老年人的购物体验,根据中老年人的购物心理,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发放一些优惠劵,或提供一些免费试用商品,让中老年人能体会如线下一样的“砍价感”,争取老年消费群体。在线下的服务体系中,大型电商可以设置相应的服务中心,如淘宝的菜鸟驿站,东京派等物流服务点可提供中老年人移动互联消费指导服务,在线客服、售后、物流、回访等要做到位。线下实体商家也可以与线上网店结合,实体店可以对前来消费的中老年人进行线上购物宣传,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服务,做到线上线共通。
2.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和公共服务。在消费安全上,中老年人显得更为慎重,受访的退休军区政委王先生表示,他对于网上消费还是一步步融入,仍持有观望态度,对信息安全也并不信任。直到2016年末实施了银行卡新规,根据每类账户消费、转账的额度和权限等标准,设置了Ⅰ、Ⅱ、Ⅲ类三种个人支付账户,他把只有一千块额度的Ⅲ类银行卡绑定了网银,用起来就放心了。由这一实例可以看出相关政策,消费环境等因素对中老年人接受移动消费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政府加强监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消除了消费顾虑仍然很有必要。据调查,跟王先生一样担心移动消费中信息泄露问题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手机涉及消费购物的软件往往需要绑定手机号码和银行卡。而现在频发的信息泄露案,只用一个电话号码就可以查出详细的身份信息,乃至GPS定位,开房记录等私密信息,一旦个人信息域泄露,个人隐私存在风险。政府在信息管控,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需要有所作为,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加重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者的量刑,打击信息贩子,同时也要防止部分商家恶意盈利,倒卖信息。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软件凭条也要配合,及时进行软件升级,防止信息泄漏,做好数据库保密工作。
除却信息安全保证之外,政府也要加强对移动消费领域中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如这两年炒的很热的P2P网络信贷平台,受害最多的就是中老年群体。在众多P2P平台陷入兑付危机,乃至被定性为非法集资,出现平台携款跑路,破产倒闭情况时,随之在新闻报道中中老年人上当受骗,赔尽养老金的内容频现。如《南方都市报》曾发文称P2P诈骗,骗走农村老人的棺材本,指出中老年人受害之重。因而针对不断涌现的网络消费平台,相关部门要做好把关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肃清消费环境。同时加强对中老年人在网络消费时的普法宣传,提高中老年人防骗能力[3]。
在社会公共服务上,社会各界也要有所作为。在调查中许多中老年人表示也想跟上年轻人的浪潮,但是操作方面确实有困难,儿女却不在身边,找不到人问,希望一些大学生可以做一些社区教学,让他们能更好接受新技术。这种反应在受访老人中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在老龄化时代,如何让中老年人能够接受移动消费手段,从公共服务上可以下一些功夫,学生群体社会组织都可以展开相应活动,为他们开展相应课程,如软件使用,网络诈骗信息宣传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渠道。
三、结 语
媒介形式的变化带来的必然是社会的变革,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进入移动化消费时代。而融入这种趋势的中老年人,他们的消费方式从传统的银货两讫模式变为移动支付模式,能更好地接受各种各样的移动消费平台。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更为便捷,消费的范围不断扩增,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更具有突破性,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能在消费中有不同的体验,生活更为丰富。而除却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他们还更多地感受到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开阔了眼界,更新了原有知识体系,有了在这个变化迅疾的社会中安身立命、从容应对所需要的胆量知识和能力,增强对这个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88(11).
[2] 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73.
[3] 程姝雯,饒丽.全国查出600余家P2P问题平台[N].南方都市报,2016-07-27.
[责任编辑:东方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