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应以“学生的名义”

2018-01-18徐学根

江苏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徐学根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的名义;真实自然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0-0054-01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各大媒体网络及观众纷纷热评。有谈“老戏骨”的演技,有议各种人际关系,有说反腐的尺度,有论故事的人物原型,還有分析剧中的“南京元素”……笔者在闲暇之余观看也在思考,《人民的名义》其实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就“演技”而言,剧中的“老戏骨”比较多,他们在剧中饰演的角色真实自然,让人赞叹。但在我们课堂上却发生着有趣的现象:在无人听课的“自然”课堂上,不少教师上课就很真实,也很自然,没有角色感,他们就文章说文章,就题目讲题目,教师表现平平,学生反应也平平,自然没有赞叹。在公开课上,不少教师“滥用”多媒体,点评学生时候也不管学生答得如何,一概面露微笑点头赞赏“好,很好,请坐下……”诸多表现就是希望能给听课教师留一个“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容量大”“态度和蔼可亲,积极鼓励学生”之类的好印象,希望这些听课教师能给自己“点赞”。还有一种课堂现象更要引起重视,有部分教师“炫”出了高度,出的题偏怪偏难,他们总以为题目不偏一点,不怪一点,不难一点,不足以显示其高超的水平,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自己“一人独醉”,“众生皆昏昏”的场景,学生没有“赞叹”,只有“悲叹”。

课堂教学的真实和自然,能让听课者为授课者“点赞”,那这就要做到“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以学定教”就是“以生为本”,即课堂应以“学生的名义”。

以“学生的名义”的课堂,既要“胸中有道”“手中有法”,更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就是基于学情的授课模式,它侧重于教师把握好授课的“尺度”。“尺度”的把握体现在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否“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能否“拨云雾见青天”,能否“四两拨千斤”,能否“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尺度”的把握体现在教师在问题设置上,a题目是否合理,题型是否典型,难度是否适恰,学生能否“起跳”,能否“够着”。一定要让学生在解题时有方向感,方向感来自于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点化”,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能找到熟悉的“原型”和“元素”,解题后有成就感和愉悦感,这两者来自于教师的“授之以渔”,来自于学生解题的“悟道”,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就不会出现上文中提及的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和爱“炫技”的现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满足。课堂应以“学生的名义”,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