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困境
2018-01-18骆雪
骆雪
摘 要:人格表现的是个体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质,是内在精神状态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育对大学生个体、学校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影响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因素中,新媒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异化。异化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的工具性导致“依赖人格”的形成、新媒体的虚拟性导致“虚拟人格”的形成、新媒体的快捷性导致“单面人格”的形成,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格培育;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42-02
新媒体作为有别于单一形式的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介,借助互联网通讯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是一种集音频、影像、图片等一体的复合型媒介。这种复合性不仅全然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而且还消解了社会与社会之间、社会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边界。对于新媒体的诸多受众,大学生无疑是使用新媒体技术数量最多、更易受新媒体技术影响的群体。同时,新媒体自身具备的技术属性,也将会给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而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群体,其价值观取向和人格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探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格与大学生人格培育的价值
托马斯·里考纳在《完善人格教育》中提出了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的10条理由,以及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12种学校内外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形成了系统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1]。既然大学生的人格培育在社会中具有极大的现实关怀和价值实现趋向,那么就应要正确认识人格的本质是什么。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erson,脸谱和面具是其本意。对于人格的定义,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其进行不同的阐释。本文研究的人格是具有社会价值伦理意义的人格,是个体思想、意识、观念、言行举止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内在精神状况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综合。而良好的人格应是内在精神状况和外在行为表现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个体具有社会普遍认可的认知和行为范式。
大学生人格培育是以大学生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即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平衡发展为目标导向的培育和形成过程。由于个体的人格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类属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综合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积极性与消极性的统一,加之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的不同,会引起大学生人格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大学生人格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注重对大学生良好人格属性和人格品质的引导和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操,提升其认知水平,形塑其行为表现,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而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体,良好的人格养成是其身心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社会,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高速发展。因此,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绝对少不了生活于其中的人民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的支撑。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人格的异化[2]
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的异化思想。研究大众文化领域异化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由传媒制造的“大众文化”不过是奴役、压制人们的精神枷锁和文化鸦片。他们强调异化的“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异化表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上,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以及人和自身的关系上[3]。关于异化的阐释,一般认为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反过来成为统治生产者的一种反常现象[4]。总之,异化是个体完全丧失主体性的过程,反而被自己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所奴役。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异化的论述中,由于受时代发展背景所限,主要探讨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对人们的异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突破单一的形式,出现了集视、听、说等功能于一身的新媒体,并且这样的媒体在时间上是相对的,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如今主要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在众多的新媒体受众群体中,大学生是主体。同时,大学时期对个体人格养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具有虚拟性、快捷性、跨时空性、强交互性等特征的新媒体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在这些由新媒体技术属性所带来的改变中,并不全都是积极有益的,有些改变或多或少甚至是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异化,这些异化则是大学生人格培育的障碍。
(一)新媒体的工具性与大学生“依赖人格”的形成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他指出无论何种媒体形式都是对人们的心理和肉体能力的延伸。因此,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人格最为显著的异化就是形成过度依赖机械的“依赖人格”。“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它的形成过程无不依照网络逻辑原则,说到底无非是一种技术逻辑” [1],但这种逻辑形式压抑着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行为特质更深地依从于技术和工具理性,许多能靠自己解决的事情都会寻求新媒介技术的帮助,这种过度的依赖使他们一离开这些机器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早晨伴着电脑开机声醒来,夜晚抱着手机入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娱乐中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倘若没有了它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和无所事事。
在新媒体奴役下形成的依赖人格,极大地压抑着大学生的行动本能。新媒介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功能,使大学生逐渐摈弃以前的行为方式而转向借助新媒体,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方便和效率,但也在慢慢磨灭个体的能动性。例如,利用新媒介技术在考场上作弊来获得高分,而不是靠平时刻苦学习下知识的日积月累;通过抄袭网络数据库中的文章来完成论文,而不是去图书馆认真地查找和阅读资料。而这些依赖新媒体的不当行动会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行为准则和行动导向,进而造成个体能动性的丧失和人格的退化。endprint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与大学生“虚拟人格”的形成
新媒介的虚拟性开启了人类社会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在新媒介的搭建下,大学生已能做到“独坐陋室,联络世界”,超越时空的网络人际传播成为潮流,而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谈已变得没有必要。新媒体对时空的跨越使遥远的素未谋面者变得异常亲切,使位于自己身边的人变得异常陌生。同时,在虚拟的网络时空中,人们的身份也是虚拟的,大学生在这种身份的掩饰下自由地开展各种行为而不用去顾及现实的束缚,从而使许多大家聚在一起沟通交往的时间转移到了电脑或手机屏幕上。在这种“距离产生美”的体验中,不仅疏远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而且还淡化了彼此间的联系和情感,从而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当这种“虚拟人格”回到现实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障碍。对于那些长期活动于“虚拟空间”的大学生来说,无法适应和完成社会对其身份角色的种种束缚和规定,因此在现实生活的壁垒中撞得头破血流,而这更加导致他们对独处的热衷,阻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与社会脱节。
(三)新媒介的快捷性与大学生“单面人格”的形成
“单面人格”源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单面人”,“单面人”是指单向度的人,即缺乏否定精神和批判意识,而这主要由媒介技术的全面管制造成的。由于单向度的人丧失了理性的批判意识,接受和顺从就成为他们的最大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在单向度上的表现更加明显。
网络、通讯系统等发达的媒介技术使信息的内容日新月异,信息的数量无限膨胀,今天的信息还未消化完,明天的信息早已扑面而来,人们时刻都生活在信息泛滥的加速度的社会中。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学生必须以加倍的思考速度来接收和处理信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大多数大学生往往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来不及思考甚而是放弃了思考,成为人云亦云众生中的一员。
再则,新媒体输出的信息和内容很多带有娱乐和庸俗特质,长期浸染其中会使大学生形成缺乏深度和内涵的平面思维,进而使大学生缺乏甚或是丧失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从而使其人格背离独立性和自主性,异化为“单面人格”。
三、结 语
“人格”一词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个体内在稳定的、有别于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特质。作为栋梁之才的大学生,其人格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不管是对大学生群体自身全面的成长,还是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大学生优秀人格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因素是多样的,新媒体则是其中之一。在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功能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率的同时,对其的不当使用也会给处于人格形成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异化。例如新媒体的工具性、虚拟性和快捷性等技术属性会相应地促使大学生“依赖人格” “虚拟人格”和“单面人格”的形成。
面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困境,对于向社会培养和输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大学来说是任重道远的,而想要实现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良性发展,形成健全和理想的人格,那么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利用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思想、如何打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何提供丰富有益的专业性社会实践、如何借助新媒体革新人格培育理念和模式等都是需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完善的策略与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4).
[2] 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3] 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4.
[4] 李彬,王君超主编.媒介二十五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9.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