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儿童语言生长的实践策略
2018-01-18龙英俊
龙英俊
摘要:面对目前语文教学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教学观点,要在继承和发展中,遵循语文教育的原理和儿童学习规律,重视有理解地读、有价值地思、有个性地说、有深度地评,为儿童语言生长创设条件,提升儿童语言素养。
关键词:语言生长;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A-0062-04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儿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生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语言生长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儿童品悟语言、积累语言,灵活运用语言,真正提升儿童语言素养。但“想方设法”并非“花样百出”,面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多种观点,如何在继承和发展中,孕育儿童语言素养,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以下“四有”。
一、强化有理解地读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任何语言字符进入儿童脑区,如果没有内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情境以及意象,那么这些抽象的字符就不可能和儿童的言语生命结合,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因而,语言实践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读中想,想中品,品中表达,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读能开放儿童言语实践通道,有助于语言积淀,促进语言能力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有理解地读是儿童语言实践的重要平台。
(一)精心选择阅读方式
小学教材中精选的每一篇文章,有的片段简单明了,学生一读就懂,有的段落篇幅较长,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细心揣摩理解,有的意境深远,适合慢慢品读,才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美妙佳境。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文章不同段落特点,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帮助孩子有理解地读,进而达到课标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的要求。例如,笔者执教《乡下孩子》文中第三个场景“乡村风情”这一部分时,感觉这一段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和谐交融之美,因而,选择“创设情境、以读代讲”的方式来处理,先用图片展现天高地阔、一望无垠的乡野风光,待学生入情入境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反复读。接着,结合笔者自己在乡下生活过的经历谈谈感受,启发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意境。然后,配乐范读、让学生和着音乐反复读,以情激情,以境生情,慢慢地,学生沉浸在乡下人家情景交融的和谐氛围之中了。特别是第六自然段,借助深夜虫鸣的音频,结合课文语句,笔者诱导学生读出纺织娘“织,织……织呀……”,学生把纺织娘轻柔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所有的理解都熔铸在入情入味的朗读中。
(二)精巧安排阅读感悟点
语言的生长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文教材中一个词、一句话……它们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内容、情感和意义,也可能是在一定语境中传递的更深层的解说。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儿童的思维是会飞的。”她不止一次地论及儿童的想象,认为儿童的想象就是“心灵神奇的彩翼”,是可以飞到任何地方的,他们用想象性的思维去支配自己憧憬的世界。正因如此,教师在解读或呈现文本时,创设可供联想的语境,让儿童充分展开想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补充和超越性开发,可以让儿童明了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爱如茉莉》这篇课文,通过儿童的视角,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普通家庭中平实的生活场景,于细微之处表达了父母之爱真切而平淡。如何让10岁左右的孩子从平淡无奇的文字中读懂背后的含义,理解“这就是真爱”。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孩子去找寻前后文的关联,找寻课文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想象。如:平日里,我们每个人睡觉时是什么状态?学生联想生活场景,知道每个人睡觉时怎么舒服就怎么做。而文中的父亲在照顾生病的母亲时,却要在什么状态下睡觉呢?他要紧握着母亲的手睡觉,“紧握”需要用力,是不能安然入睡的。通过这些联想,在比对中学生知晓,“紧握”这个词看似平常,却是爱的付出。在感悟这个词语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文中的妈妈怕惊醒爸爸不敢动,爸爸又怕打扰妈妈不敢睡着……学生细细读着,慢慢想着,不断回味着,父母的爱真的看似平淡无奇,却细致入微、润物无声啊!
二、强化有价值地思
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并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是一线教师一直追求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切入文本关键之处,与角色对话,让思维与阅读同在,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更好地品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潜移默化地學习语言运用。
(一)从解读课题中直奔文章主旨
每篇文章的课题往往是作者反复推敲后确定的,有可能对文本的主旨进行了高度的提炼,这可以成为我们有效切入文本探究的途径之一。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者自己要提前思考分析,教学中才会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尝试感受课题含义,站在制高点进入文本阅读。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让学生围绕题眼“美丽”一词,思考:如果让你来写南沙群岛,你会呈现哪些内容来体现美丽?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想文章的内容。教师接着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认识走进文本,阅读文字,看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选这些内容写,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他们兴致盎然,从“美丽”入手,纷纷畅谈自己的阅读思考。教师对课题的提领而顿,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构建别有洞天的语文课堂。因而,阅读思考的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促进阅读过程中有价值的思维。
(二)在重点词句研读中升华情感
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说过:思考才能使我们阅读的东西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在语文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思考有价值?教师应在课堂上始终注意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式,联系上下文整体思考。比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中,有三处写到了母亲体重很轻,但包含的意思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一处“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是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母亲体重很轻;第二处“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作为儿子的我,不知道母亲如此之轻,一种愧疚和自责跃然纸上;第三处“母亲竟然这么轻”,瘦弱的母亲身负家庭重担长期操劳,而自己却熟视无睹,这让我非常难过。一个关于“轻”的三个句式,放在不同的场景中,不同的氛围下,道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学中抓住这些关键语句,让学生在前后对比和联系中,将外显的文字进一步深化在内在情感体验中,将表层的理解进一步升华,学生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了这个家,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作为儿子的我却一直没有感觉到,真的是太不应该了。对这三句话的研读,可以说接通了整个课文阅读的感情脉络。endprint
(三)在核心问题探究中感受意蕴美
中国的文字既有外形的美,这来自汉字本身的结构,又有意境中的美。教师注重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善于发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就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文字,感悟真情。在《鸟语》一课教学中,教师关注整体语境的卷入,让学生徜徉语言间。《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细细品味,有很多令人回味的地方。教学中教师紧扣四色学习单中“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听鸟语?”这个核心问题,让学生静静地读一读课文的第4到9自然段,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红—黄—蓝—绿的角色顺序进行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的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生:我爱听鸟语,是因为我觉得和布谷鸟的对话很有意思,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因为,我跟鸟儿说话,无拘无束,而且我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生:我听鸟儿说话都忘记时间了,陶醉其中了。
生:我觉得它的叫声就在不断地催促我、提醒我,在学习上不能疏忽怠慢。
生:鸟语特别亲切,有了它的催促,大家都抓紧做事,不浪费时间。
……
本文的语言美、意蕴美、人性美,全都流淌在孩子们的心头。
三、强化有个性地说
儿童是有差异的,阅读也是个性化的行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积极引导学生畅快地表达,有助于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充分践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
(一)将文字画面化,让说有个性
会读书的人,常常会感到文字是有温度的,而这个温度对不同阅读者来说,感知到的度数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者,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揣摩、自我感知、自我诉说,人人读出不一样的温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中有一个词“重担”,文中两次出现“重担”,意思一样吗?显然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挑在肩上的重物,是沉甸甸的;一个是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难,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扛。但每个孩子由于自身生活环境有差异,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于是,在教学这个关键词时,教师根据我校课堂教学特点设计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四色交流单。
红色:当农忙时,母亲( )
黄色:当有家人生病时,母亲( )
蓝色:当经济困难时,母亲( )
绿色:当( ),母亲( )
这张四色交流单,让各种生活现状如画廊一样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适合自己表达的选择。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母亲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辛劳、压力和困难,就这样日复一日、起早贪黑、无怨无悔地忙碌着,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母亲,而作为儿子的我却对此漠然视之,实在是羞愧难当。
(二)将想象具体化,让说有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能够读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学会把文字具象化、具体化,那么阅读的智慧也就自然生成了。《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二泉池畔……”有一位名师是这样处理的:请大家仔细读课文,把目光慢慢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特写镜头上……大家仔细看,阿炳会在这个时候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先把有关句子画下来,然后用心读一读,再在小组说一说。学生默读、批注、思考后,交流环节中出现了以下的个性表述: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我看到了阿炳在回忆自己不屈不挠的人生旅程。”
“他情绪激愤,他在倔强地呐喊着,他不屈服于命运。”
虽然学生和阿炳生活的环境比较遥远,但在想象和个性表达中,将文字具体化,把读、看、思、说紧密结合,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真切体会到“读书滋味长”的悠远意味。
四、强化有深度地评
读懂课文的语言、听懂别人的表述是一种能力,如果能把读懂的、听懂的进行提炼、评析,加上自己的观点,再传递给别人,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审美能力。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评价新理念已走进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分析、鉴赏、评判等素质整体提高,促进语言能力的生长。评价需科学,需正确把握尺度,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评价的语言孕育效应。
(一)多向评价
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几乎是一对一的问答或教师和学生的单项对话。其实,在教學情境中,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望,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勇于分析、判断,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教学《鸟语》中“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这两句很有意思的对话,先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一学生即刻作答:“答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押了‘u的韵。”此时教师及时激励性反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相信其他同学也一定和他一样。”学生纷纷举手,仿照这样的表达方式答:“唱歌跳舞”“孝敬父母”“万物复苏”……大家在积极动脑中还给予同伴真诚的评价,如“既能唱歌又能跳舞,爱好真不少”“我听出她是一个有孝心的人”“我觉得他很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各种变化”……整堂课,孩子们双眼放光,始终处在思考、判断之中。语言的潜能是无限的,大家既被同学的回答所启发,又被同学的点评所激励,每个人把自己最美好的语言献给了身边的人。
(二)多次评价
评价不仅要能多角度、多层面,更要引发儿童对学习内容新的探究,进一步点燃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向纵深思考。《台湾的蝴蝶谷》一文写道:“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体会其中“飞过、穿过、越过”三个动词的用法之妙,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先点名朗读,让学生相互评价,特别注意这三个动词的朗读效果,接着教师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启发学生再次评价鉴赏:“小精灵啊小精灵,高高的树林你怎么不飞过去?矮矮的花丛你怎么不越过去?潺潺的小溪你怎么不穿过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比析三个动词用在哪里最为合适。基于三个动词使用的反复评述设计,就是基于生本理念的设计。学生共阅、共评,从不同的视角畅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辨析和补充,发表了自己跟别人不同的见解。之后,教师再进行综合点评。学生们经历一个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不仅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而且都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言语生长位置。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汉字含义多元深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时刻增强让学生学好语言、用好语言的紧迫感。师生都要充分立足课堂,共同体会、感悟语言之精妙,灵活运用语言,提升语言素养。
责任编辑:石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