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固定方式对颈段食管癌摆位精度产生的影响

2018-01-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3期
关键词:热塑体部食管癌

李 玲

(淮安医院放疗科,江苏 淮安 223001)

食管癌作为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2%,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严重威胁民众的人身安全[1]。颈段食管癌作为食管癌中的一个分支,占食管癌发病率的15%,由于其位置较为特殊,为治疗工作增加了难度[2]。颈段食管癌患者早期多无不适症状,病情发展到中期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时胸骨和肩胛间有疼痛感,晚期患者不仅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问题,同时患者的肝脏器官也会受到影响[3]。颈段食管癌治疗多采用放射性治疗,治疗效果受制于摆位的精准度。本文旨在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对摆位精度的影响,现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段食管癌患者30例,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9.5±2.7)岁;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70.7±2.4)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医院严格检查,病情、病程接近,且先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的方式,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体部热塑体膜固定,即两组患者观察组选用面罩、对照组选用体罩,患者使用的热塑材料均从恒温水箱取出,迅速定型,治疗前后运用CBCT进行扫描记录摆位误差情况,如前五天每天检查一次详细记录,之后每周检查一次,对比两组患者摆位的误差范围,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图像,与最初摆位进行比对,从左右、头脚和腹背三个方向进行综合分析。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开展治疗活动,分析这两种方式在颈段食管癌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摆位误差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别选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和体部热塑体膜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观察组和对照组在X轴(左右方向)和Y轴(头脚方向)数值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Z轴(腹背方向)其数值并无过大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固定模式其摆位误差对比[(±s)/mm]

表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固定模式其摆位误差对比[(±s)/mm]

组别 n X轴(左右方向) Y轴(头脚方向) Z轴(腹背方向)观察组 15 (2.43±0.64)mm (2.21±0.62)mm (2.27±0.68)mm对照组 15 (2.03±0.89)mm (1.89±0.57)mm (2.24±0.74)mm

3 讨 论

中国是一个食管癌大国,世界每年约20万人死于食道癌,其中中国民众便占据3/4[4]。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愈发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据统计当前颈段食管癌发病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且患者多集中于50岁之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该病症多是因遗传或日常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患者患病初期多无不良反应,有3%~8%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胸骨闷胀、咽部干燥发紧,后逐渐演化为吞咽食物困难,以至于患者忽视其病情,延误最佳治疗时间[5]。颈部食管癌患者后期会因吞咽困难,致使患者营养不良,削弱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滋生病毒,加重病情。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像滋生各种并发症,患者出现呕血、器官转移,患者也会伴生吸入性肺炎、神经组织受压。

正视颈段食管癌治疗问题,颈段食管癌由于癌变位置较为特殊,加大了手术切除的难度,疗效不佳,多数医生建议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但在开展放射性治疗时由于时间长,为了保证疗效,要确保放疗位置的准确性,摆位误差作为最大的限制因素,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为了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免病痛的折磨,控制病情,当前医生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对颈段食管癌患者开展诊治工作,如当下常用的头罩和体罩。本文旨在分析颈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和体部热塑体膜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以便医生在日后开展工作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佳固定方式,将误差值降到最低,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控制病情,推动颈段食管癌治疗工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像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的方式,治疗前后摆位左右和头脚方向的误差为(2.43±0.64)mm、(2.21±0.62)mm,相较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部热塑体膜固定方式其治疗前后摆位两个方向的误差(2.03±0.89)mm、(1.89±0.57)mm,组间差异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采用这两种固定方式其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观察组(2.27±0.68)mm、对照组(2.24±0.74)mm,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医生在选用两种固定方式对颈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治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选择最佳的固定模式,以便实现最佳的疗效,像对于年老患者在选择时多不选用体部热塑体膜,以免由于患者皮肤松弛体罩给患者带来不适,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1] 肖贵珍.不同热塑膜定位方式对食管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4):171-172.

[2] 郭纪慈,黄大钡,李 珍,等.应用不同热塑膜定位方式研究食管癌放疗中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8):54-57.

[3] 申 静,程江苏,杨延灵,等.头颈肩与体部热塑成型网罩固定在食管癌放疗中摆位误差的比较[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2):100-102.

[4] 胡 永,张振宇,张树民.超长靶区食管癌螺旋断层放疗时不同体位固定方式效果比较[J].实用肿瘤杂志,2016,31(6):546-549.

[5] 戴忠阳,徐 艳,刘洁文.不同热塑膜定位方式对食管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30):19-20.

猜你喜欢

热塑体部食管癌
基于色胺的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性能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荷兰热塑材料研究及应用中心研发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工艺
动态旋转体部伽玛刀辐射剂量学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2015年我国热塑丁苯橡胶进口国家或地区概况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热塑体膜在放射治疗应用中对患者情绪影响的研究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