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几点探索
2018-01-18文俞燕婷
文俞燕婷
一、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探索
(一)了解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阅读活动
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中,由于识字量不够,不论是阅读还是说话,仍需要孩子大量观察书中画面的信息这一情况,我们选择单页多幅画面、画面细节丰富、情节线索较复杂的阅读材料,比如《我家是动物园》《蚯蚓的日记》等,帮助幼儿学习有序阅读的方法,发展观察、理解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通过多幅画面图书的阅读活动,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提高
在小学阅读和看图说话中,学生要能自己看得懂,能说得具体而有条理。从画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很重要,我们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关注画面中蕴涵的多元信息以发展幼儿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如,阅读活动《我家是动物园》中,我们通过问题引领幼儿自己阅读,幼儿运用联想寻找答案,再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猜测,进一步有序地观察一页中的多幅小画面。幼儿在猜测、交流、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阅读的有趣,而且通过自发研究人物形象、动态,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线索性的自主阅读,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身上,我们观察到比较普遍的问题,即缺乏任务意识,完成任务的条理性欠缺,这对于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将会产生障碍,从而造成焦虑。因此,我们尝试运用前书写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渐建立任务意识,并有条理地完成任务,从中幼儿可以积累丰富多元的符号经验,以及发展语言的表述能力。比如活动“我会记任务”中,我们布置了三个任务,引导幼儿用自创的符号进行表现,通过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表示三个任务?怎么知道是哪天的任务?怎么排列能让别人看清楚?记录后引导幼儿对同伴作品进行解读,通过自己对符号的理解来读懂别人使用的符号,进一步理解了符号的作用,也从同伴身上学习到多元的符号表示方法。最后,我们让幼儿边阅读边用连贯的语句进行表述,幼儿从中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从而也进一步理解口头语言和画面的关系。
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可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幼儿对画面和文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是幼儿进入小学后非常需要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细致地做好这一工作,促进幼儿这些方面的发展,将有助于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活动。
二、主题性语言活动中探索
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没有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必会造成学习上的不适应。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习惯有这么几点: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见解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我们在主题活动中关注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同时也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我们立足于幼儿为本,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已有经验,从中再寻找一些与今后学习经历中能契合的内容,逐步生发出相关内容,从而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例如“小小图书馆”“成语故事大王”等,这些活动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和关注。
“小小图书馆”主题中,在参观图书馆活动后,大家衍生出“办个自己的图书馆”这一想法,然后生成了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收集图书、整理图书、图书馆约定、制作借书本、小小管理员、我会借书、图书小医生等一系列活动,以及读书周记、妈妈故事团、管理员志愿者等家长参与的活动。
以“整理图书”为例,由于大家带来的图书比较多,如何较快地在书橱中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呢?大家进行了讨论,迁移图书馆中书籍分类陈列、书籍和书橱上用标记提示的经验,想出分类摆放图书,用自己认识的符号表示各类别,在书籍上做标记等策略,幼儿不仅了解了不同的图书,而且能调动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幼儿还尝试做管理员为大家借还书,定期整理图书馆,学习当图书医生为破损的图书进行修补,这些活动给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也促进整理、惜物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幼儿在借还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带回家的书找不到、忘记还书等,大家讨论分享经验,知道了可以定点放书、每天整理、提前准备还书等一系列策略,幼儿从中学习了自我管理,并逐步养成习惯。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到图书馆活动中,通过与我们交流,和幼儿一起借还书,了解了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家长们感受到这些才是孩子适应小学学习最需要关注的方面。通过“小小图书馆”主题活动,幼儿不仅更喜欢阅读了,而且逐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且自我管理的自主性也增强了。
“成语故事大王”主题活动是根据幼儿对成语的兴趣生成的,加之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字词,尤其对成语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这个主题活动的目标是激发幼儿对成语的兴趣,因此我们更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探索和发展,而不是会说多少成语。主题活动的发展用“成语故事比赛”进行串联,通过鼓励幼儿从各种途径收集成语,运用语言、图画、体态动作等符号表达对成语的理解,尝试讲述排演成语故事,自主报名参加比赛,自主评选故事大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了成语的丰富内涵,而且发展了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学习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学习面对挑战,正确对待失败,学习宽容地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三、区域性语言活动中的探索
(一)创设整体性并利于自由、自主选择的语言区环境
将语言区靠近科学区、美术区,以便于幼儿根据需要自如地进行探究活动,在科学区、美术区活动中需要查阅资料时可以到语言区实现,在语言区制作图书可以到美术区寻找需要的工具材料。我们发现,区域互通让幼儿活动中的自主性更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根据大班幼儿的需要,语言区里有阅读、视听、操作、写画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我们根据功能划分出阅读图书、观看视频、桌面操作、写画修补图书等小区域,用桌椅、书橱、沙发、地垫等分隔或分块,分隔功能区使幼儿更专注于自己的活动。
(二)提供多样性并促进幼儿自主表达的材料和内容
语言区除了多样的图书,我们还提供了以下几类材料,一是播放器、电脑、点读笔、录音笔等工具和故事机、电子书等视听材料,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阅读,激发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拓展经验。比如,结合《爱祖国》主题,我们提供了有关北京、少数民族的视频,让幼儿自选观看,进一步了解祖国的风貌;我们提供录音笔,制作操作步骤图,幼儿学习自己操作录音笔录下自己或同伴说的故事、儿歌,相互倾听欣赏,不断改进不足,录音笔的提供让幼儿又多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讲述、表演的材料和道具。比如,成语棋、成语接龙、成语翻翻乐,让幼儿在游戏中丰富成语词汇;排图讲述、故事台历等,可以让幼儿和同伴合作操作,观察图的顺序,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编讲故事,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句清楚地进行表达。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起来不觉得枯燥,更易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提供书写工具和材料,如纸张、便利贴、笔、胶带、剪刀、双面胶、订书机等,幼儿制作小书、修补图书、记录读书想法,学习并掌握这些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而且发展了前书写能力。
(三)支持感受理解,鼓励表达表现,促进幼儿交流分享
为了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有一定的自控力。我们和幼儿讨论使用平板电脑的规则,幼儿提出观看时要坐端正,看一会儿要让眼睛休息,要爱护平板电脑等注意事项,以此制定了使用规则,并张贴出来提醒大家共同遵守。为了能让幼儿自己控制看视频的时间,我们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平板电脑中的计时器,到时间规定电脑自动关闭。引导幼儿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让幼儿了解其带给自己的益处,并增强幼儿的自制力。
我们开展“推荐好书”活动,鼓励幼儿推荐自己的或喜欢的图书,运用讲述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推荐理由。还有“读书笔记”活动,让幼儿阅读后画下在书中看到的画面或事物,表达自己的理解。通过“好书推荐”“读书笔记”活动,幼儿可以大胆发表不同的想法,激发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前书写的经验。区域阅读时,当幼儿发现某页上有趣的地方,或产生新的想法,为了能帮助幼儿记住,并在交流时快速找到那一页,我们在区域里放一些“书签”,让幼儿夹在想说的一页里。书签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长条形便利贴,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与别人区别开,也不易掉落。幼儿学习使用书签,为今后学习迅速搜索信息积累了具体的经验和方式。
在这一年的探索中,我们与家长们密切交流,让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逐渐放平心态,有的家长始终没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幼儿进入小学学习一年后,家长来与我们交流,都表示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任务意识和自控力等,都让幼儿受益匪浅。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月香分园)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王灿明,陈爱萍,尤素敏.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