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主神明”论治不寐浅析

2018-01-18黄建波孟意琳相钰莹朱海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主水火心阳

郭 滢 黄建波孟意琳 相钰莹 朱海佳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历代医家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诸多描述,涉及心、胆、胃、肝等多个脏腑,而“心主神明”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不寐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占据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不寐的辨证论治,均离不开“心”。

1 “心主神明”理论释义

《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五脏,但主要由心来统摄,称之为心神,故心为神之主。我们现在所说的“心主神明”中的“神明”就是心统领广义之神,指的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活动和心理行为状况的总称。从五脏六腑来说,五脏六腑及其官窍的正常功能都与心有关。

2 从“心主神明”辨治不寐

2.1 从心论治不寐: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当心的气血充盈时,心神得养,睡眠便安稳。反之,如《血证论·卧寐》中所述:“心病不寐者,心藏神,血虚火妄动,则神不安,烦而不寐。心阴血不足,心阳不涵,则阳亢而虚火妄动,神躁而易失眠。”临床上多见失眠、心悸、心慌、健忘等症,可用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等补心养血、清心安神,治疗不寐。

2.2 从心肝论治不寐: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而在五行中,肝属木,心属火,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人的精神、意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也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当情志抑郁,心主神明功能失常,郁而伤肝,则肝疏泄功能失常,魂失所居,致神不安,发为不寐。故而不寐的形成当责之心肝,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病之所。不寐的常见证型是肝失疏泄导致肝火扰心证。临床多不寐,急躁易怒,目赤耳鸣,胁痛口苦,大便干结,小便溲赤。方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丹栀逍遥散加减来清肝泻火、镇静安神。

2.3 以心脾论治不寐: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而脾为仓廪之官。《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是故“思则气结”易引起脾气郁滞,积思伤心,长期的忧思对心脾两脏均有所损害。心脾损伤之人,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生化之源不足,导致气虚血亏,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导致失眠。临床多以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纳差,神疲乏力为主要症状。治疗上,多以归脾丸加减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以助眠。

2.4 以心肾论治不寐:《景岳全书·不寐》中有:“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安其室耳?”白天为阳,夜晚属阴,至夜阳当入阴。火属阳,水属阴,心火和肾水互根互济,即为所谓的心肾相交,亦称为“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心火亢盛,或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血虚不能下降君火以交于肾,则为“水火不济”,即心肾不交,以致不寐。临床多以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为主要症状。治疗当以滋阴降火为主要原则,根据实际症状权衡滋补心肾之阴,制约心阳之亢的偏重,方可用交泰丸加减,以交通心肾、水火既济。

2.5 以心胆论治不寐:中医学“胆”具精神意识活动可以判断事物,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的不良刺激,也可以主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心虚则神不内守,胆虚则少阳之气失于升发,决断无权,痰浊内生,神魂不安,终可致不寐。心胆气虚之失眠以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小便清长,气短倦怠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上可以用温胆汤加减来理气化痰利胆治疗不寐。

3 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52岁。初诊2016年3月10日。失眠2年,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夜间盗汗且手足心热,时有心悸,经常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分析其症状为血虚心失所养,肝血亏虚,心阳外越而致失眠。此类患者宜养血除烦安神,服用酸枣仁汤加味,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药用:炒酸枣仁20g,甘草5g,知母、茯苓、川芎各10g,生牡蛎(先煎)30g。14剂。服药2周后复诊,患者自觉睡眠质量较前明显改善。守方继进。服药1个月后,患者较之前虚烦症状明显好转,心悸等症状减轻,睡眠质量提高。

猜你喜欢

心主水火心阳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思路
毛巾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
“心主血脉”理论浅析和临床意义研究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近代关于“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心主血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