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血脉”理论浅析和临床意义研究
2017-01-12王全年
徐 杨,王全年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1400)
“心主血脉”理论浅析和临床意义研究
徐 杨,王全年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1400)
心主血脉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高度概括了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本文通过对古代医籍进行追溯,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况,讨论古人对“心主血脉”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现代研究,又进一步阐释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机制和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对深化中医藏象学说的研究大有裨益。
心主血脉;意义;治法
心在五脏中占主导地位,被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脏腑功能活动。“心主血脉”是它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1 对“心主血脉”理论的认识
《黄帝内经》第一次明确提出“心主血脉”是在《素问·痿论》篇:“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这是一种基于五行学说将五脏归类的整体观察法[1],《内经》中还有诸多此类描述,如《灵枢·五色》云:“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等。这是基于古代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解剖学发展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认识人体的一种方法。那采用这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现代医学对心、血、脉的认识呢?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证论》也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由此可知,中医认为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然后由心化赤而成。现代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的主要器官应该是骨髓,红骨髓是造血主要器官。而心脏就象一个泵,不断靠自身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产生压强把血液输往身体各个部位。因此,笔者认为中医所说的“奉心而化赤”,其实是心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作用体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有言:“肝藏血,心行之”,这是古籍中最早关于“心行血”的记载。《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也佐证了宗气贯心脉以推动血行[2]。张锡纯言:“心机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也。”说明心的搏动与血液运行的密切关系。故传统中医认为心气充沛,心搏正常,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使血液正常的输布全身。现代医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脏器,心脏节律的搏动、舒缩将血液由心脏泵出,经动脉输送至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再经静脉回流于心脏。故血液在血管内正常运行首先依赖心脏的泵血功能。两者就心行血的认识大致相同。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主脉”。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二者在解剖结构上息息相通;二是心气对脉管的调控。如清代黄元御在《医圣心源》中所说:“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脉管的舒缩与心气的调控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心脏节律的搏动、舒缩使血液从心脏泵出,经由动脉输送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同时将引起动脉血管的节律性收缩,使血流保持一定方向、一定途径循行。心脏可根据人体所需舒缩血管和影响血压调整其他器官血量。心脏节律的搏动、舒缩是血管节律性舒缩的动力,心脏节律的搏动、舒缩在血液循环中占主导地位[3]。这些认识与几千年前中医对心主脉的认识大致相同。
因此,心主血脉是虽然是几千年前人们基于五行学说提出的理论,但对比了现代医学对心,血,脉的的认识,发现其不无道理。
2 “心主血脉”功能失调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说明心主血脉,贵在流通[5],其依赖于心、血、脉三个方面的功能都正常,如果任何一个发生功能失调,都会导致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如心气虚,无法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易瘀结;同时脉道失于心的调控,可见心悸怔仲或面色晄白等症;血液瘀滞,气血的运行不畅,不能输布全身发挥营养作用,使各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濡养,功能异常,可见心胸疼痛,唇甲青紫等症;血瘀日久化火蕴“毒”成“痰”可损伤心、脉壁,引发心、脉功能失调,可见心胸憋闷疼痛、脉结代等症;脉道受损,血溢脉外,不能输布全身,使得心失于濡养,引发心主血脉功能失调。
3 “心主血脉”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
“心主血脉”理论应用于临床主要从心、血、脉三方面着手,从上文中我们对于心主血脉理论的阐述可知,“心主血脉”理论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中,可从养心、治血、通脉三方面进行调理。
(1)养心
养心包括养心气、养心血、养心阴、养心阳、养心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气血充沛,阴阳通调,所藏之神正常,各脏腑才能协调运转,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如果,心的气血阴阳神失之调和,就会发生心悸、胸闷、精神倦怠、自汗、气短、畏冷肢凉、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精神萎靡、神思衰弱、等症。其关键环节为心气虚。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或慢性心功能衰竭就是由于心气不足导致的,它的临床表现有活动耐量的降低,畏寒怕冷、心悸动辄、气喘,乏力、胸闷气急等,中医根据心主血脉的理论分析出其病因病机,并采取温阳利水,益气养阴,温补心肾等养心之法对其进行治疗。
(2)治血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血的滋润和营养作用,故血气不和,则百病生。治血主要包括活血和养血。例如,现代医学发现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或血管壁损伤时,都会发生血管血栓,中医将此归为“血瘀”的内容,通常采用活血化瘀养血的方法治疗。
(3)通脉
通脉之法包括畅通脉管,养护脉管,保持脉管的柔韧性。临床上常见的脉管类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等。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动脉硬化的主要病理因素在于“痰浊”和“血瘀”,其病位主要在脉壁,而根本主要在心主血和心主脉功能失调,这跟西医关于其病因为“脂质侵润,血小板聚集”这一说法基本吻合。故在此基础上,中医治疗此类疾病一般从整体下手,治病求本,从“瘀”“痰”“毒”论治。益心气以推动血行,活血化瘀,调治心主血功能失调[6]。
综上所述,“心主血脉”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理论,我们追源古代医籍,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探讨古人对“心主血脉”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现代研究,又进一步阐释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机制,最后论述了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仍要注意中医对于心主血脉的认识和现代医学中关于循环系统的认识的区别,不可混淆和混用,且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张效霞,王振国.“心主血脉”是解剖学发现吗?[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02):8-11+18.
[2] 刘宏飞.“心主血脉”临床浅识[J].浙江中医杂志,2012,10:745-746.
[3] 李晓亮.基于“心主血脉”从心论治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4] 曹洪欣.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
[5] 孙 刚,烟建华.《内经》“心主血脉”学术解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6):1312-1314.
[6] 刘秀美,张艳,于睿,礼海.浅谈心主血脉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3:190-191.
R22
B
ISSN.2095-6681.2017.32.171.02
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