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顺时养生与治未病
2018-01-18李雨欣施娜许筱颖
李雨欣,施娜,许筱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现今社会,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用养生之法来治未病,期望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但如何进行养生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人们却不甚了解,甚至还存在着一定误区。本文拟从理论渊源及具体运用,对顺时养生与治未病进行阐释,以期能够通过相应的调养护理方法,未病先防,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
1 理论渊源
1.1 顺时养生的理论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养生之法尤为重视,《庄子·内篇·养生主》有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是《庄子》首次提出“养生”一词。养,即保养、补养;生,即生命、生长。养生,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包括饮食药物养生、起居运动养生、针灸推拿养生等方面[1]。《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一章中就有大段养生理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顺时养生,是基于天人相应的理论,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其中,四时阴阳变化明显,物候差异较大,对人体影响尤为突出。所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调节自身脏腑气机,使之适应自然节律、顾护形神的四时养生之法更应当引起重视。《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基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四时物候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欲健康长寿,防止疾病的发生,也应遵循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调摄精神,保全形体,达到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阳气易泄而消耗正气,因此,春夏二季应顾护人体机体中的阳气;秋季收敛、冬季封藏,秋冬之际阳消阴长,万物内敛闭藏,故秋冬季节人应该保养体内的阴精防止其外泄太过[2]。此《灵枢·本神》所谓“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1.2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内容主要包括:一,未病防病。《黄帝内经》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维持机体正气充足,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运行通畅,则外邪不得入侵,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既病防变。《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外邪或内伤初起如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会经卫气营血、六经传变,或因脏腑的生化制克而传及它脏,故要在疾病发生以后及时预防疾病的传变。顺时养生是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在预防疾病发生、防止疾病传变及疾病愈合顾护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内经·百病始生》言:“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认为人体只有在正气虚弱加之感受外邪时才会致病,因此从对发病的认识上强调顾护正气、“治未病”的重要性。
2 四时藏象特点
《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阴阳消长,四季变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各个季节有其气候特点。与之相应,各脏腑也有其主之时,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里发挥着主要的调控作用,以此来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去主动适应季节的变化特点,保持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协调。
2.1 肝应春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肝应春的功能和特性描述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通于春气”。肝是在春季机体对环境起主要适应和调节机能的脏腑系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肝应春,主生发,肝的疏泄功能在春季增强,并居于主导地位。在春季,肝的疏泄作用对自身肝系统及其他脏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其他季节则处于从属地位,协助其他四脏维持机体稳态。若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功能不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则会出现春季多发疾病[3]。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2.2 夏应心脾
中医学上的夏包括夏和长夏,在五脏关系中分别与心、脾相对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应夏”有具体的阐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通于夏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心为阳中之太阳,阳气充盛,二者在五行中同属火,其性炎上,心的各项生理机能与夏天炎热的气候特点相似,且暑湿亦会对心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即“暑易伤心神”[4]。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脾的生理特性为: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脾喜燥恶湿,夏季暑湿之气严重,易阻碍脾阳,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素问·藏气法时论》)。因此,夏季应调养阳气,顾护心脾[5]。
2.3 肺应秋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通于秋气”。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在四时中对应秋季,肺在秋季时其肃降功能增强,并且处于支配地位。肺与秋在五行中同属金,与秋季气候干燥、寒凉、敛降的特点相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肺病在秋季借助清肃、明润之气可得到缓解,但与此同时,秋季肃杀,燥邪盛行,故肺在秋季宣发卫气津液的功能下降,护卫肌表失司,易使腠理开泄不固,发生呼吸系统疾病[6]。《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2.4 肾应冬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中医“肾应冬”是指肾是机体应时而变在冬季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调节系统。肾气与冬季封藏的特点相通应,在冬季,肾藏精、主纳气的功能加强,并起主导作用,防止冬季机体精气外泄,维持温煦功能和气血津液来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冬季其肾阴渐长、肾阳则渐消,表现为机体的生殖机能下降、小便量多、体温下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肾的特性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若“肾应冬”不符常态,则“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素问·藏气法时论》)。
3 中医顺时养生之法
3.1 四时饮食养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饮食水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根据脏腑机能的节律特点合理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素问·五藏生成》认为不同色味的饮食物对应不同脏腑:“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在春季,肝急拘紧,在饮食上,宜服用甘柔之品柔肝养血、疏肝理气,如郁金、枸杞、桂圆等。春季肝气过旺,肝病易传脾,故应在疏泄肝气的同时养益脾气,可用辛甘发散、清淡的蔬菜水果来助人体阳气,不宜食酸涩收敛、油腻、寒凉之品,防止伤及脾阳,影响脾胃运化。此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夏季心脾当令,应避免辛辣油腻之物,防止心火上炎、阻碍脾胃运化。夏季炎热,可饮用辛凉可口的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解渴。但忌过度贪饮寒凉之物,防止伤及脾阳,造成腹泻。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为娇脏,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易对肺造成损害,故秋季应忌用辛辣苦燥之品,宜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之物,如山药、梨、百合等[7],益气养阴,滋阴润肺。及乌梅、山楂酸性食物,以应秋季收敛之性。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冬季寒冷,腠理密固,人体各项机能水平下降,出汗较少,所以可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取量,减轻肾化气行水的负担。寒冷的冬天应多食辛温之品,温养脾胃、驱散寒冷,可选用羊肉、韭菜、桂圆等温肾补阳之物。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但同时因冬季阳藏于内,也勿过食温燥辛辣之品,以免损伤脾胃,痰浊内生,郁而化热,而致大便秘结、温病、鼻衄等火热病,同时也不宜吃得过饱,以免气血运行不畅[8]。
3.2 四时情志、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和喜怒而安居处,调节自身气血运行,使之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相适应。
第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春季万物生发,阳气逐渐上升,在情志方面要保持精神的舒畅,防止暴怒忧郁导致肝气郁结。此外,春季应夜卧早起,这样有利于机体阳气的生长。
第二,“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夏季腠理开泄,应顾护阳气,防止起外泄。夏天应当注重对心的调护,宜晚睡早起,切勿大怒,使精力充沛,体内气机宣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述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心在志为喜,“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喜易伤心,大喜易使心火亢盛失去抑制,从而对血脉造成损伤,导致心脏疾病的产生[9]。
第三,“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肺在志为悲,悲则气消,因此在秋季要注意保持乐观和开朗的心态,调畅身体气机,防止秋季肃杀之气损伤机体脏腑气机。在起居方面,提倡早睡早起,以利于阴精的收敛和阳气的舒张。
第四,“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肾在志为恐,冬季应保持心态平和,减少心情刺激,维持脏腑气机平衡。冬季寒冷,万物藏匿,阳收阴长,在起居方面,冬季应顺应阴阳规律晚睡晚起,注意保暖,切忌过度运动和房事,保存机体阳气,避免耗散肾精。
3.3 四时运动养生
中医自古就有八段锦、导引、气功等运动养生之法,适当的运动可通畅气血运行,调节脏腑气机。但运动要避免大汗淋漓,防止气随汗脱。一、春季阳气升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可使肝气得以疏泄,并助阳气的升发,此乃肝主升发和春季发陈的特点相适应,此谓“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二、夏季可顺应太阳早出晚归的自然规律,选择晨跑、夜间乘凉散步,气候炎热,游泳也是夏季养生不二的选择,但夏季炎热,运动养生要防止中暑,避免阳气过泄。三、秋季温度适宜,可选择多种健身方式,如长跑、登高爬山、打球等户外运动。四、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也要适量运动,避免气滞血瘀,阳气不升,机体免疫力下降。锻炼可以室内运动为主,若在室外锻炼则要注意预防感冒和冻伤,避免在大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中锻炼或长时间外出。
3.4 四时针灸养生
《灵枢·九针论》言:“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四时针灸养生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通过贴敷、艾灸、针刺穴位等方式调理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养生目的方法。《灵枢·四时气》提出:“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针灸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辨证施法。春夏阳气发泄,腠理不密,刺激穴位可治疗秋冬阴盛之病。秋冬阳气收敛,腠理闭塞,适合滋阴养血,以治疗春夏阳盛之病。可在夏季选用三伏贴,冬季选用三九贴调理脏腑阴阳,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同时,在针刺方面要可在遵循“春夏浅刺,秋冬深刺”原则的基础上选用针刺养生,根据具体病证临证取穴[10]。
“三分治,七分养”,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和“治未病”思想的影响下,顺应四时阴阳五行之气,来调节人的脏腑功能、顾护正气的四季养生方法,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肝、夏季养心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未病先防,乃是保养身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