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升右降针刺法治疗久咳一得*

2018-01-18娜嘉芳芳朱敏周志英指导陈素珍梁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素问气机健脾

聂 娜嘉芳芳朱 敏周志英(指导) 陈素珍梁 宜#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左升右降”理论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提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方盛衰论》云:“阳从左,阴从右。”《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这里的“左右上下”多指脾胃气机的升降。如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云:“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若清阳之气不升,导致痰浊不降,两者互为因果,所谓“清浊相干而作病矣”。周志英老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周氏临证擅长运用“左升右降”理论,强调以脾胃左升右降调节全身气机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兹撷取其运用左升右降针刺法治疗久咳医案一则如下。

张某,女,45岁。2016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4年前因外感风寒而出现咳嗽,后因失治致每年秋冬季节交替时咳嗽、咳痰频作,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叠进,病情仍有反复。2天前旧疾再发,遂至周师处就诊。刻诊:咳嗽较剧,白痰量中等,质偏粘,咽痒,活动耐力下降,纳差,大便稀,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属痰湿蕴肺、肺脾气虚。治法:止咳化痰,理肺健脾。患者取俯卧位,选取风池(双)、大椎、定喘(双)、肺俞(双)、脾俞(双)、膏肓俞(双)、太渊(双)、足三里(双)、丰隆(双)、三阴交(双)。足三里针行补法,并用温针灸,余穴毫针常规刺。留针30分钟,每周3次。治疗1周后,咳嗽稍好转,仍咳痰,脉滑,右关弱,遂加强健脾和胃、调理气机,加用补太白(左)、泻陷谷(右)。治疗1次后,患者诉咳嗽减轻一半,痰质变稀薄,易咳出,活动耐力尚可,舌脉同前。依前法治疗2次,患者偶见咳嗽,诸证悉平。2017年12月26日电话随访,患者诉咳嗽仍有发作,但病情较轻,且1周后症状自行缓解。

按:患者久咳,肺气久伤,肺虚及脾,子盗母气,导致脾虚痰生,气机失调,而咳嗽益甚;脾气虚损,土不生金,肺气不足,则咳嗽迁延不愈。周师认为,除肺系症状,患者脉象提示右关弱,胃纳较差,便溏等,应当重视健脾和胃,治当以止咳化痰,理肺健脾为主。针刺除取风池、大椎、定喘、太渊、肺俞调节肃肺理气之外;脾俞、膏肓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共同健脾理气化痰,是治疗的关键,足三里采用温针灸,更加强补益健脾之力。后加用补左太白,泻右陷谷,左升右降,调畅脾胃气机,以达到升清降浊、利肺止咳的功效。

猜你喜欢

素问气机健脾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