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外敷合掀针埋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8例*

2018-01-18郑逢民郑乐乐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肠化主要症状莪术

郑逢民 郑乐乐

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 浙江 瑞安 325200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癌前病变,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的128例门诊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Dys)。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21~65岁,平均44.31±12.02岁;病程1~14年,平均5.15±1.25年;伴IM轻中度者96例,重度者32例,其中合并Dys者12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71例。

2 治疗方法

2.1 自拟消痞愈萎汤治疗:党参、薏苡仁各30g,半夏、莪术、鸡内金各10g,黄连5g,黄芩、干姜、炙甘草、三七各6g,大枣12g,白花蛇舌草、丹参、大腹皮各15g,炒谷芽、炒麦芽各20g。胃部胀痛加延胡索15g,佛手10g,玫瑰花5g;嗳气加丁香5g,降香8g,柿蒂15g;苔白厚腻加苍山8g,佩兰、藿香各10g。每日1剂。Hp感染者加三联或四联规范杀菌治疗。

2.2 萎缩肠化散敷脐治疗:药用铁菱角、三七、薏苡仁、莪术、黄连、黄芩、冰片等,粉碎成极细粉末,混均并制成8~9克蜜丸备用。每日1丸敷脐(神阙穴),外用布贴固定8~12小时。

2.3 揿针穴位埋针治疗:按《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国家标准,将特制清铃揿针(创新型皮内针)直刺中脘穴皮内,每周2次,埋针时间宜2~3天,可根据气候、温度、湿度不同,适当调整。

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胃镜、病理组织复查。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3/4以上消失;胃窦部及胃体部均无萎缩改变者;胃黏膜萎缩改变消失,同时伴有的肠化改变也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次要症状2/4以上消失;胃黏膜萎缩程度及范围有明显好转;胃黏膜萎缩的程度和肠化程度同时减轻,或其中l项指标减轻达2级者。好转:主要症状减轻,次要症状1/4以上消失;胃黏膜萎缩程度范围有轻度减轻者;胃黏膜萎缩或肠化改变中的某一项减轻1级者。无效:症状无减轻,或个别症状加重;胃黏膜萎缩程度和范围均无变化或有部分加重者,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改变无变化或加重者[1-2]。

3.2 结果:128例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51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7%。其中71例Hp阳性患者治疗后38例转阴,Hp转阴率为53.5%。

4 体会

CAG属中医学“胃痞”“痞满”等范畴,病因与长期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七情不和等有关,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导致湿浊内阻,气机郁结,饮食积滞,湿浊久蕴化热成毒,久病成瘀,湿毒瘀血阻络。笔者发现临床CAG以寒热夹杂型居多,寒多热少者多见,故治以辛开苦降、寒热互用、补泻兼施之法。消痞愈萎汤中半夏、干姜辛散开结,与党参、炙甘草、大枣配伍升补清阳,黄芩、黄连苦降以泄其浊阴,谷芽、麦芽、大腹皮消食化滞,薏苡仁、鸡内金健脾和胃,三七、丹参活血化瘀,莪术破血行气消积,白花蛇舌草健脾化湿解毒。中医学认为,神阙穴隶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督、冲三脉为“一源三歧”,经气相通,皆交汇于脐。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萎缩肠化散药用铁菱角、三七、薏苡仁、莪术、黄连、黄芩、冰片等,敷脐后易于吸收增效,出现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较好。揿针中脘穴位埋针治疗,研究表明可以进一步诱导、激活肥大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有助于CAG的恢复。

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韩文,王津慧,吴萍,等.益胃活血颗粒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627-628.

猜你喜欢

肠化主要症状莪术
发现胃黏膜肠化 别被“癌前”吓倒了
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与防控措施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