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胃黏膜肠化 别被“癌前”吓倒了

2022-05-30王铁汉

保健与生活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肠化蒿子皮化生

王铁汉

很多人在做胃镜检查时发现胃黏膜肠化,这是一种癌前病变。由于担心癌变而过度焦虑,甚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其实这是缺乏对肠化的正确认识,被“癌前”两个字给吓倒了。

肠化是肠上皮化生的简称,是一个病理学名词,指胃黏膜的一部分细胞被肠细胞替代了。打个比方,胃黏膜就是一片草坪,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地方草枯萎(萎缩)了,在这些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蒿子,这些蒿子就是肠化。实际上这是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若年纪大了胃黏膜有肠化,也可以认为是退行性的病变。

胃癌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长时间演化的结果,肠化不可能短时间一跃而成胃癌。胃癌除了少数未分化癌与遗传因素相关外,大多数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上发生的肠型腺癌。

根据传统胃癌的发展模式,肠化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下一步是朝恶性方向发展的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阶段,然后才会是胃癌。

这个过程给胃黏膜肠化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实,胃黏膜肠化在临床很常见,原因多种、类型多样、本身也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感,与萎缩仍然同属一个生物学阶段,多数黏膜肠化停滞不前,仅极个别最终发展成胃癌。根据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统计,肠化檢出率10%~23.6%,中老年人检出率更高,60岁以上人群超过半数有不同程度的肠化。尽管它的发生率很高,但癌变的概率非常低,因此,没必要过于担心。

猜你喜欢

肠化蒿子皮化生
蒿子馍,家乡春天的味道
基于“既病防变”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防治
织女 [外一首]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胃里出现“肠化”就会癌变吗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蒿子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