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

2018-01-18陈玉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经炎面神经艾灸

陈玉玺

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口僻”范畴, 主要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面神经麻痹, 主要表现为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能、侧额纹消失等[1]。西医对于面神经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激素进行治疗, 但使用激素治疗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患者的接受度并不是特别高。针灸在面神经炎的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2], 但关于艾灸在面神经炎的应用报道较少。作者旨在探讨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面神经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8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44例, 女36例;年龄30~50岁 , 平均年龄 (42.28±4.46)岁 ;病程 1~10 d, 平均病程(5.55±2.06)d。对照组患者中, 男45例, 女35例;年龄30~50岁, 平均年龄(42.25±4.43)岁;病程 1~10 d, 平均病程(5.52±2.0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予以针刺与艾灸翳风穴联合治疗, 选择翳风穴作为艾灸的穴位, 艾灸装置选择百笑灸, 在进行艾灸时, 先使用医用胶布固定灸筒在翳风穴位置, 然后将灸筒盖拔开, 将灸芯安装好后进行点燃, 然后合扣在灸筒上, 往左、右方向旋转筒身, 同时通过对进气孔进行调节从而升降灸筒盖, 保持艾灸的温度在42℃, 艾灸时以患者的耐受为宜, 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对皮肤造成烫伤, 艾灸的时间为20 min/次。艾灸后予以针刺治疗, 选择颧髎穴、颊车穴、地仓穴、四白穴、翳风穴、阳白穴、合谷穴作为针刺的穴位, 随症加减:若患者唇沟歪斜, 可加承浆穴;若患者鼻唇沟变浅, 可加迎香穴;若患者抬眉困难, 可加攒竹穴。告知患者取仰卧位, 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 选择40.0 mm×0.3 mm毫针作为针刺针, 所有穴位的针刺均以泻法进行针刺。对于病程在7 d之内的患者, 应取患侧的翳风穴和健侧的合谷穴, 并以浅刺法对面部穴位进行针刺, 其余穴位使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对于病程>7 d的患者, 穴位的选择以病程在7 d之内选择的穴位一致,颧髎穴、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选择透穴法进行针刺, 其余穴使用常规针刺法进行针刺。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对照组的取穴、治疗疗程、穴位选择均与观察组一致。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无效:House-Brackmann(H-B)分级提高<1个等级, 患者的两侧鼻唇沟及额纹出现明显不对称, 露齿及闭眼严重障碍;有效:H-B分级提高≥1个等级, 患者的两侧鼻唇沟及额纹基本纠正, 露齿及闭眼轻度障碍;痊愈:H-B分级为1等级, 患者的两侧鼻唇沟及额纹恢复对称, 露齿及闭眼无障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有效5例、痊愈74例, 总有效率为98.75%(79/80);对照组患者无效9例、有效9例、痊愈62例, 总有效率为88.75%(71/8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研究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会由于局部受风着凉而导致, 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面神经炎的发生主要与局部神经缺氧缺血, 加之受风寒导致面神经组织受压、水肿、缺血等导致[3]。病理学研究显示, 面神经炎的病理表现主要有髓鞘肿胀、髓鞘脱失、面神经水肿, 疾病进展到晚期时,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 常见于面神经管内部和茎乳孔[4]。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是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 并促进患者局部炎症、水肿的消退, 以防止面神经进一步受到损害, 从而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康复。面神经炎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属于本虚标实证, 中医理论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入侵, 导致少阳脉络、头面阳明, 从而导致机体颜面一侧气血痹阻、营卫不和, 导致肌肉纵缓不收, 最终导致口眼歪斜的发生[5]。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 其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气行血、温经散寒之效。头面部由于气血旺盛, 且皮肉较为单薄, 往往不适用于艾灸, 加之在颜面部进行艾灸, 极易留下瘢痕, 影响患者的美观。但若将艾灸的量及艾灸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患者的面部行温和的艾灸, 也能起到缓解面神经炎症状的效果[6]。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与艾灸翳风穴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有效5例、痊愈74例, 总有效率为98.75%(79/80);对照组患者无效9例、有效9例、痊愈62例, 总有效率为88.75%(71/8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针刺与艾灸翳风穴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优于单用针刺治疗。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以翳风穴作为艾灸的穴位, 可对面神经的病变部位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 从而起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并能调气行血、温经散寒, 减轻面神经水肿现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7]。翳风穴周围有颈外静脉、耳大神经、面神经干、腮腺、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选择翳风穴作为艾灸的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翳风穴为少阳三焦所经之穴, 可理三焦之气, 同时具有祛风止痛、疏散内寒的作用, 针刺翳风穴可将机体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 从而加速患者面部肌肉及面神经功能的恢复[8-10]。

综上所述, 在面神经炎患者中施以针刺与艾灸翳风穴联合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

[1]程宽, 罗萌萌, 王海泉, 等.灸法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17, 33(9):1110-1112.

[2] 周静珠, 唐青青.耳管灸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9):32-35.

[3]刘胜芳, 张莉芳, 袁坤, 等.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5):1640-1642.

[4]姜蕊, 林腊梅, 何华.面神经炎治疗的研究进展.湖北中医杂志 , 2015, 37(12):81-83.

[5] 冷锋强, 曹莲瑛, 张伟.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11):1001-1002.

[6] 张伟, 曹莲瑛.针刺结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对比研究.四川中医, 2014, 32(7):149-151.

[7]高汉义, 王燕, 张学玲, 等.艾灸翳风穴合电针、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9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 2009, 41(4):49-50.

[8]左甲, 杨改琴, 黄丽萍, 等.翳风穴刺血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2017(3):581-583.

[9] 陈娇凤.浅针搔爬攒竹、颧髎穴配合温和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光明中医, 2015(11):2363-2365.

[10] 唐昌席.翳风穴位注射与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5 例 .饮食保健 , 2016, 3(14):82.

猜你喜欢

神经炎面神经艾灸
视神经炎的悖论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视神经炎用药配伍规律
艾灸保健知多少
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婆婆迷上了艾灸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夏天怎么做艾灸
中耳炎2 472例术中面神经情况及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