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作用研究

2018-01-18王晓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糖化循证常规

王晓旭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 病因复杂,涉及到遗传、炎症、脂肪因子等多种疾病。而治疗该疾病旨在控制血糖,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确保母婴安全及健康。循证护理体现专业护理技能, 并将患者愿望考虑其中, 全面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次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作用,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2017年本院收治的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常规组(50例)和循证组(55例)。常规组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27.5±3.5)岁;孕周28~39周, 平均孕周(30.4±2.9)周;体质量55~72 kg, 平均体质量(66.2±2.0)kg;初产妇35例, 经产妇15例。循证组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5.2±4.0)岁;孕周28~40周 , 平均孕周 (31.0±3.0)周;体质量52~75 kg,平均体质量(66.8±2.8)kg;初产妇41例, 经产妇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检查和宣教, 在此基础上, 循证组结合循证护理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成立护理小组, 并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领导者, 组织其他成员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 或者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分析患者整体情况,最后给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利用首诊责任制, 在就诊时实施干预之外, 患者出院后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了解患者恢复情况[1]。

1.2.2积极循证问题 ①缺乏健康知识, 可积极为患者发放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手册, 详细为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起病原因、并发症等相关知识, 分析该疾病对母婴的危害, 同时告知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处在一定水平不会对母婴造成伤害, 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意识, 增加治疗配合度。②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会降低睡眠质量, 从而影响代谢, 因此要嘱咐患者稳定情绪, 给予对症心理治疗, 如指导患者通过情绪

1.2.3饮食干预 患者旨在控制血糖水平, 因此饮食干预对控制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调饮食多样化, 坚持少食多餐原则, 食物多以清淡为主, 杂粮为主食, 多食纤维蔬菜, 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而对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以请营养师制定糖尿病食谱, 严格控制每日摄取食物的热量[3]。

1.2.4运动干预 患者要在整个孕期将体质量控制在10~12 kg, 针对严重超标患者要给予运动指导, 通过有氧运动控制体质量, 运动时间于餐后1~2 h为佳, 30 min/次合适,运动3~4次/周即可。

1.2.5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使用血糖监测, 并对会阴部、乳房进行护理, 预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 并定期做好产检[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并记录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 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6.7±1.5)mmol/L、餐后2 h血糖(8.6±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0.5)%, 循证组患者空腹血糖(6.5±1.3)mmol/L、餐后2 h血糖(8.7±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5.6±1.2)mmol/L、餐后2 h血糖(7.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1.0)%, 循证组患者空腹血糖(4.0±0.2)mmol/L、餐后2 h血糖(6.2±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0.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 常规组出现早产5例(10.0%)、胎膜早破6例(12.0%)、胎儿窘迫8例(16.0%)、新生儿窒息5例(10.0%),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8.0%;循证组出现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各1例(1.8%), 胎儿窘迫2例(3.6%),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1%。循证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增高, 特别是肥胖孕产妇患病率偏高, 该疾病容易引发孕产妇血管病变, 加上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度, 需要消耗更多氧气, 不利于为胎儿提供足够氧气。相关研究表示, 妊娠期出现糖尿病对胎儿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可能会出现胎膜早破或者血糖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 由此可见妊娠期糖尿病不利于母婴健康。因此, 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改善妊娠结局就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母婴安全和健康[5-10]。

本次研究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 与常规护理相对比, 循证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改善妊娠结局。该护理方式主要将循证医学作为基础, 根据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做针对性护理, 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研究结果显示, 循证组患者经护理后血糖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 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1] 方蕾.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8):114-117.

[2]韩宇洲, 郜恋恋, 王静, 等.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2(2):17-19.

[3] 张美英.个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6):193-194.

[4] 江惠, 游祯.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3):130-131.

[5] 方翠.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3):6-7.

[6]张智慧, 杨倩, 石亮, 等.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6, 56(38):85-87.

[7] 严玉玲, 郝岚.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改善及预后影响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1):156.

[8] 陈小琼.5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循证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12, 9(3):36-37.

[9] 李燕.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河南医学研究 , 2015(2):156-157.

[10] 张文.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11, 32(19):3209-3211.

猜你喜欢

糖化循证常规
《循证护理》稿约
常规之外
《循证护理》稿约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别受限于常规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