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2018-01-18马克王坤善高健张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克氏锁骨钢板

马克 王坤善 高健 张铮

在临床骨科中,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类型的骨折, 锁骨受到外力作用时, 由于其处于皮下表浅位置, 因而易引起骨折[1]。在临床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 由于其对复位要求相对较低, 因而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即非手术治疗,此种方法发生骨不连、延迟愈合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其容易引发一些合并症, 如骨折移位、骨折愈合畸形等, 因而严重影响到了骨折愈合效果和美观度, 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2]。而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 能达到理想疗效, 既可充分固定, 并能减少并发症, 提高骨折愈合率[3]。因此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锁骨骨折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观察与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 女21例;年龄18~58岁, 平均年龄(29.12±9.68)岁;右侧33例, 左侧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0例;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28.23±10.27)岁;右侧30例, 左侧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患者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 行颈丛阻滞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头部转向健侧, 并将肩部略微垫高。沿锁骨边缘于骨折端中线位置做一长度为8 cm的切口, 将皮下和筋膜逐层切开, 并将鼓膜剥离, 将骨折断端充分显露后, 将术野内软组织和血肿仔细清除, 注意避免对锁骨下血管和神经等产生损伤。将骨折处水平复位后, 合理选择重建钢板5~8孔, 当其塑形后,选择长度适宜的螺钉将其置于锁骨上并在骨折两端进行固定。采用拉力螺钉对术中较大粉碎性骨块进行固定, 且骨折线与螺钉保持垂直方向;如果属于较小粉碎性骨块, 则需采用可吸收线对其进行捆扎, 且注意保留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最后结合X线检查或者利用肩关节被动活动对固定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和判断。

1.2.2对照组 采取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即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行全身麻醉, 头部转向健侧, 并将肩部略微垫高。沿锁骨边缘于骨折端中线位置做一长度为5 cm的切口, 将皮下和筋膜逐层切开, 并将鼓膜剥离, 将骨折断端充分显露后, 将术野内软组织和血肿仔细清除。对锁骨髓腔克氏针型号进行合理选择后, 从远端髓腔传入克氏针, 并从皮肤穿出。当骨折复位后, 向近端髓腔再次穿入克氏针,最后将碎骨块采用可吸收线拼接捆扎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0.12±5.48)ml、手术时间为(71.22±2.53)min,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63.01±5.08)ml、手术时间为(74.15±2.69)min。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7.67%(42/43), 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骨折移位, 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对照组出现4例骨折移位, 4例骨折愈合畸形, 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8/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锁骨由于其解剖特点较为特殊, 采用石膏外固定或传统手法复位“8”字锁骨绷带等复位较为困难, 且易发生骨折愈合畸形。而对于锁骨骨折患者, 采用克氏针固定不能有效控制旋转, 且出现骨折块分离、松动、滑脱的几率相对较高,同时发生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几率也较高。再加上其针尾会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引发疼痛, 所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4-6]。已有研究报道称, 针对锁骨骨折采用钛合金环抱器固定能达到良好效果, 但由于其需广泛剥离, 且价格昂贵, 同时骨折端需两齿固定, 因而使得其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另外此种方法治疗患者后, 多数与骨面贴服效果较差, 因而固定效果并不显著[7,8]。而通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其与一般钢板相比, 能在短PQ轴上弯曲, 也可在RS轴弯曲以及XY轴上进行扭转,因而术中弯曲、塑形较为方便, 且骨折复位效果好, 还能避免发生骨折分离以及旋转, 所以能达到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另外采用此种术式治疗患者后, 还能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且患者早期加强功能训练, 还能有效防止肩关节功能障碍,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本文的研究中,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 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非常显著, 既能提高骨折愈合率, 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应用推广。

[1]陈松, 张国川, 董利飞, 等.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实用骨科杂志, 2013, 19(9):773-777.

[2] 韩贵和, 魏威, 顾军.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15):2555-2556.

[3] 陈日国.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6, 27(1):4-6.

[4] 李斌卫.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3):2484-2485.

[5] 王洪, 李治刚.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4):287-288.

[6] 杨玉山.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1):52-53.

[7] 王邑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 2013, 21(6):401-403.

[8]崔水堂, 张长见, 黄永宾.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155-156.

[9] 韦贵武.重建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4(4):65.

[10] 许丽芳, 李珮, 陈妙珠, 等.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8):45-46.

猜你喜欢

克氏锁骨钢板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谈船上卷钢与钢板的衬垫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