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赴外考察创园创森工作报告
2018-01-18廖冬云顾国斌唐玉萍
廖冬云,顾国斌,唐玉萍,周 赟
(贵州省毕节市林业局,贵州毕节 551700)
1 三市创园、创森基本情况
1.1 创园情况 贵阳市2000年提出了创园目标,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07年5月,贵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5148.04hm2,绿化覆盖率41.12%,绿地率39.88%,人均公共绿地9.45m2,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5.15m2,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2008年,贵阳市成功申报评为“国家园林城市”;遵义市1999年启动了创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遵义为宗旨,努力建设“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特色城市。历时6年创建工作,投入6亿多元专项经费用于园林绿化建设,2005年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安顺市2012年启动创园工作,按照“林在城中、城在景中、山水环绕、景城一体”思路,历时5年创建工作,绿地率达34.87%,绿化覆盖率达37.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3m2,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目前相关资料已上报国家住建部。
1.2 创森情况 贵阳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保护,形成了以环城林带为依托,风景林地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系统,2004年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遵义市坚持把加快城乡绿化、发展城市森林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56%,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4.6%和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m2,中心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47%和43.44%,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11.5m2。2010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安顺市正积极开展创森工作,2016年12月,贵州省关注森林活动委员会同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已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备案,拟于2017年全市所有县区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命名,2019年底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命名。
2 三市创园、创森经验
2.1 重视程度高 三市均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创园、创森工作指挥部和办公室,高位推动工作,把创园和创森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进行考核和督办督查。贵阳市历年都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内容列入向全市人民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同时按《绿地系统规划》将每年度的园林绿化工作纳入市政府的一级目标,实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形成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狠抓落实、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建管格局。市委、市政府召开“千园之城”推进大会。遵义市矢志不渝地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当作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定期考核通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工作不力的某区常务副区长作出撤销职务的处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安顺市在创建工作中实行半月召开1次调度会议,1月召开1次推进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聘请国家、省级有关专家为创建顾问组成员,市里要求各县(区)每年均要在中心城区帮助建立一座山体公园并纳入市对县(区)考核。
2.2 规划起点高 各地坚持规划先行,将绿地规划系统、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城市湿地规划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步推进。贵阳市以山体绿化为主体,风景林地为基础,城市道路和片区间快速干道绿化及河道绿化为纽带,类型齐全的城市绿地为重点,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规划“千园之城”,建设一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园,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使贵阳市城市公园数量达到1000个以上,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实现市民出行300m见绿、500m见园。遵义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红都”和“红色绿都”,以创园和创森为载体,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四面环山这一条件,将山体转化为公园,规划建设山体公园38个,湿地公园100个,计划投资540余亿元。考察的莲花山将采石场变废为宝,建设为城市山体公园。安顺市按照“一心七核,一廊一环,多园点缀,绿脉织网”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规划打造,依山而建、道法自然、显山露水,在建设过程中,所有建筑物均不允许破坏自然山体,依托独立的城区内山头建有公园绿地84个,市民出行300m便能感受绿色,考察的顺园是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驼宝山建成城市公园绿地。
2.3 投入强度高 三市在创园、创森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参与”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市财政除直接安排创森资金外,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相关资金,支持组建投融资公司,搭建融资平台,放大财政资金效用,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绿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贵阳市2008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城市绿化建设经费7亿多元,已完成“千园之城”融资办理政府采购事宜申请,报请市政府审议。并已与咨询公司、银行等对接,完善融资资料。考察的阿哈湖湿地公园由2家房地产公司参与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从而带动周围房地产业开发,提升住房价格。遵义市创园、创森工作投入6亿多元实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程,由各区政府融资建设山体公园、湿地公园。安顺市探索运用PPP、EPC等模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带动项目投资26.5亿元。2013年,西秀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总投资超过5亿元(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比例为2∶8),采取PPP模式对可造林石山地实施造林绿化。安顺市生态植物园区项目采用PPP模式拟建成一个集“科普、旅游、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观光园区,由黄埔物流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省政府融资公司)和经济开发区平台公司建设,项目用地规模146.67hm2,拟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一期项目43.33hm2植物园,已投入资金3亿元。
2.4 管理水平高 三市都在修订和完善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城市绿化相关规划。贵阳市修订完善城市绿化条例、绿线管理办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湿地公园规划及管理办法、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安顺市也编制和制定了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规划等涉林任务规划和管理制度。
2.5 建设机制活 创园、创森工作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共建城市绿地。如遵义市林业绿化局建设山体公园(三阁公园),安顺市人民医院依山就势打造了山体公园(顺园)66.67hm2,在医院后山原来的一个垃圾场上采取客土覆盖,恢复绿地,按森林康养的理念,建成一个集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山体公园,让来此看病的患者,如同进入疗养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 推进毕节创园、创森建议
3.1 抓好组织保障,细化职责任务,督促工作落实创森工作与创园工作同步推进,采取“1+8”工作方式,即毕节市中心城市规划区(七星关、金海湖、大方县)2020年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7个县2018年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工作,参照“五城同创”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做法,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分管联系领导任副指挥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林业、城管、规划、水利、园林、国土、环保、旅游、实绩考核等相关市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各县(自治县、区)、乡(镇、街道)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推进创森工作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制发《毕节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将创森任务分解为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覆盖率、森林生态网络、森林健康、生态文化、乡村文化等8大类37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求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认真抓好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工作;责任单位要按照分工要求,主动沟通,积极配合,扎实抓好各项工程和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创森工作纳入县(自治县、区)综合考核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创森办、市林业局实施督查督办、季度考核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创森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3.2 抓好规划保障,强调统筹城乡,划片分区实施创园涉林任务要聘请有实力的规划设计单位和知名专家编制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古树名木、木本植物指数调查、植物园建设等相关规划,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绿地规划系统。结合《毕节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编制《毕节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统筹组织实施。规划明确以“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地”为规划理念,统筹城乡,“增绿”和“增收”相结合。将全市进行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并按照分区进行建设和实施。
3.3 抓好资金保障,坚持财政引导,多方筹措聚集创园、创森工作是一个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除安排市、县财政资金外,创新融资模式,搭建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园、创森工作。
3.4 抓好制度保障,法规配套跟进,创新工作机制在森林建设工作中注重将成功经验和做法固化为制度,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由人大颁布出台《毕节市森林建设促进条例》,对全市森林建设和管护活动的规划与建设、保护与管理、扶持与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争取话语权,在城市建设中,所有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审核审批,坚决不能占用城市绿地。市级有关部门也要根据创森工作实际出台配套规范性文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大胆探索,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工程管理机制,深化林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