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

2018-01-18刘建波梁艳杨华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胃痛汤加减西药

刘建波 梁艳 杨华强

胃痛主要是指胃脘部的疼痛, 常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情志不畅、外感寒热、脾胃虚弱等因素所导致, 临床常表现为上腹胃脘部刺痛、隐痛、胀痛或剧痛, 并且常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1,2]。胃是主要病变脏腑, 与肝脾等脏的关系较为密切, 胃痛若不及时治疗, 可能会对肝脾等造成一定的损伤。我国临床上常通过西药治疗胃痛, 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不良反应较多, 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基于此, 中医学提出了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3]。因此, 本研究主要分析黄芪建中汤对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144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72例。本研究所选对象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 本研究已获本院批准。观察组中,男41例, 女31例;年龄34~63岁, 平均年龄(48.5±14.5)岁。对照组中, 男33例, 女39例;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52.5±1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588)口服, 20 mg/次, 1~2次/d。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 方剂组成:炙甘草5 g, 大枣、半夏、生姜、桂枝、炒白芍、胡索各9 g, 炙黄芪20 g, 用水煎服, 2次/d, 服用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参考文献[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腹泻、胀气、恶心、腹痛、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43例(59.72%), 有效28例(38.89%), 无效1例(1.39%), 总有效率为98.61%;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40.28%), 有效35例(48.61%),无效8例(11.11%), 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7, P<0.05)。

2.2 两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为(3.4±0.9)d, 对照组为(6.1±1.4)d, 两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65,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1±1.1)d, 对照组为(6.9±1.7)d,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4,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胀气1例(1.39%), 恶心2例(2.78%), 腹痛1例(1.3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腹泻1例(1.39%),胀气3例(4.17%), 恶心5例(6.94%), 腹痛2例(2.78%), 便秘1例(1.39%),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 P<0.05)。

3 讨论

胃痛在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以中青年患者为主, 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长, 导致人们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的状态, 或者长期食辛辣刺激、生冷干硬的食物、吸烟酗酒等都会导致胃痛的发生, 胃痛长期不治, 会导致脾胃虚弱, 甚至引发肝肾疾病[5,6]。西药中着重采取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例如奥美拉唑, 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 改善胃痛的症状, 但是由于其容易引发恶心、腹泻、胀气等不良反应, 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应用价值较低[7]。

中医学提出了辨证治疗胃痛的观点, 通过对胃痛进行辨虚实寒热, 来判断胃痛的类型, 并提出治疗胃痛以理气和止痛为主, 基于此, 黄芪建中汤开始逐步运用到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来, 本方剂中, 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镇痛的作用;大枣具有补脾生血、益气生津的作用;半夏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生姜能够有效的治疗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桂枝具有散寒、补中的功效;白芍具有治疗脘腹疼痛的功效;胡索具有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炙黄芪能够补气, 治疗脾肺气虚[8-11]。中医理论认为, 胃痛的治疗应以理气和止痛为主要, 本研究所用黄芪建中汤中, 各药物的联合使用具有温中补虚、活血止痛的作用, 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并且复发率较低,临床价值较高[12]。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61%高于对照组的88.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7, P<0.05)。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为(3.4±0.9)d,对照组为(6.1±1.4)d, 两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65,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1±1.1)d, 对照组为(6.9±1.7)d,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4, 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 P<0.05)。

综上所述, 黄芪建中汤对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较为显著, 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有效的缓解了胃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憨兰.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中国实用医刊, 2017, 44(1):125-126.

[2] 王秀志.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5(23):98.

[3] 沈金石.黄芪建中汤联合艾灸双侧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5):69-70.

[4] 陈丽.黄芪建中汤加减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8):73-74.

[5] 刘连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86例临床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20):2674-2675.

[6] 文驰, 梁锦汉, 陈刘庆.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15(2):270-272.

[7] 黄弄, 黄志雄, 林勇.黄芪建中汤合胃苓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42例.光明中医, 2015, 30(2):305-307.

[8] 刘荣康.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9):147-148.

[9] 曾宜干.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9):13-14.

[10] 张阳.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0):1479-1481.

[11] 倪永华, 周艳, 南志成, 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20(1):99-100.

[12] 石丽.黄芪建中汤与理中汤联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17):12.

猜你喜欢

胃痛汤加减西药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