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概况研究※

2018-01-18徐新宇白惠敏刘俊楠王玉凤

中医药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药枕颈椎病针灸

● 徐新宇 牧 慧 白惠敏 刘俊楠 王玉凤

1 前言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增生肥厚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压迫刺激脊髓、神经及血管而产生的以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将颈椎病列为“痹证”范畴,并分为寒湿阻络、气虚血瘀、脾肾亏虚及肝阳上亢诸型,但不外乎“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点。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的人群增多,加上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药枕遵循中医局部与整体辨证统一的理论,采用走窜通络、气味芳香、引经开窍为主的中药饮片研成粗末,放入枕中,睡时与颈部皮肤接触,通过皮肤的直接吸收、经络的传导及鼻腔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而发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

尽管近年来多将药枕与针灸、推拿等外治手法结合,但药枕仍旧占据治疗上的主导地位。笔者查阅2008~2018年相关文献,对10年来枕内药物的变化以及药枕治病所联合的中医外治法等作一综述,希望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做出贡献。

2 单一药枕疗法

药枕最初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并不与其它手法联合,完全依靠枕内药物的性味及性状对机体进行适当刺激,以达到治病效果。而近10年来,随着颈椎病辨证的逐渐清晰,药物功效的不断探索,药物的配伍治疗亦变化显著。

2.1单味药的填充单味药枕的使用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佩兰枕,古时亦有关于绿豆枕治疗失眠、菊花枕治疗眼疾、桑叶枕治疗头风的记载,体现了单味药枕治疗的有效性。而在2009年,张胜利[1]等在使用决明子药枕治疗颈椎病300例的试验中,选取决明子2~3Kg作枕芯,枕高12~16cm,夜间代替普通枕头,使枕与肩同高,持续使用3个月后更换枕芯。治疗一年之后,共有258例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8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单味药的填充尽管具备一定疗效,但由于中药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多味药的联合使用成为必然趋势,故临床对于单味药枕的报道较少。

2.2多味药联合填充多味药枕即将功效相近的多味药物饮片,混合制作为枕芯,以起到相应作用。崔轶凡[2]使用芳香开窍、活血理气的中药,即通草300g、白芷100g、红花100g、菊花200g、佩兰100g、川芎100g、桂枝60g、厚朴100g、石菖蒲80g制作成药枕,以发挥芳香利窍、清头疏风、活血理气通痹的作用,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李华军[3]将川乌12g,桂枝、红花、当归各12g,细辛6g,打碎放入制作好的36cm×18cm×6cm的木枕之中,有效治疗颈椎病多例。陈默[4]在自制新型中药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试验中,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手法,实验组使用由10余味中草药(艾叶、防风、干姜、花椒、威灵仙、透骨草、木香、海桐皮、藿香、佩兰、菊花、乳香、没药、苍术)各30g制作而成的中药药枕,均治疗30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说明了药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优势,其疗效高于单纯使用针刺。

此外,系列养生枕的应用也逐渐深入。韩亮[5]在衡正养生枕治疗四种慢性病的临床研究实验中,使用由威灵仙、千年健、川芎、葛根和丹皮等药物制作成的衡正养生颈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3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每次10min,每日2~3次,以午睡或晚睡为主,15天为1个疗程,1个月换内芯1次。4个疗程之后,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有效率100%。另外,颈椎枕亦可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加入部分药物,或者另包以配合治疗。春季药枕可以蔓荆子、青葙子、菊花、薄荷、钩藤等装进枕中每日枕用;夏季药枕可以生大黄、荷叶、蔓荆子、藿香、苍术等装入枕中每日枕用;秋季药枕可以瓜蒌仁、旋覆花、五味子、桔梗、射干、柑橘皮等装入枕中每日枕用;冬季药枕以干姜、麻黄、附子、木香、陈茄子等装入枕中每日枕用。多味药物联合使用,是使用功效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药物,如开窍作用强的藿香、佩兰、乳香及没药,化瘀作用强的红花、桃仁,止痛作用强的川芎、延胡索,以求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多个试验亦证明其有效性。

2.3中药名方的填充与内服所谓名方,是根据颈椎病常见证型进行辨证处方,并在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已经证明其有效性,故遵循其药味及剂量制作成药枕,结合名方内服进行治病。

独活寄生汤载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对肝肾亏虚或气血两虚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任才厚[6]在独活寄生汤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120例试验中,以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独活15g,其他各10g),偏行痹者(29例)加寻骨风、伸筋草、海风藤各12g;偏痛痹者(56例)加延胡索9g、川乌(内服先煎)3g、附子(内服先煎)6g;偏着痹者(25例)加五加皮、苍术、防己各9g。以上诸药以水1500mL,浸泡30min,武火煮沸10min,文火再煎20min,取汁500mL,再加水600mL,文火煎20min,取汁300mL,两次药汁混合,早晚各400mL温服。药渣晾干,制作成为宽7~8cm,高15cm的圆柱状药枕,每日保持3~4h枕用时间。一个月之后显效112例,总有效率为93.33%。

蠲痹汤载于程仲龄《医学心悟》,主治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者,为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的良方。檀少强[7]在加味蠲痹散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试验中,将137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将加味蠲痹散(姜黄20g,当归10g,防风20g,赤芍20g,羌活20g)研粉后均匀装入薄布袋,再放到60cm的圆形竹筒外制成药枕,每日睡前或起床前枕在颈部,每次5min,药物两周换1次;对照组仅用手部按摩缓解,均持续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3.33%。

三痹汤载于《妇人大全良方》,由杜仲、防风、细辛等16味中药组成,具有治疗血气凝滞、手足拘挛及风气痹证的作用,针对诸虚型及气滞血瘀型颈椎病进行治疗。陈杰等[8]使用药枕联合三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口服三痹汤(黄芪、川牛膝各30g,其余药物各15g),水煎至200mL,早晚各1次,并将该方等量研末放入30cm×40cm枕芯袋内制作为药枕,4周更换1次;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合并牵引,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4.2%,疗效显著,具有实际临床价值。

此外,孙洁[9]通过辨证分型配合药枕治疗眩晕型颈椎病106例,其主张痰瘀阻络型(34例)治以化痰导滞汤,肝阳上亢型(30例)治以天麻钩藤饮,气血虚弱型(20例)治以归脾汤,肝肾阴虚型(22例)治以六味地黄汤,除药渣联合使用之外,更配以由中药(冰片、血竭、全蝎各10g,硼砂、生南星各40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川芎各60g,透骨草、伸筋草各12g,磁石粉、细辛、大黄、丁香各30g,麝香15g)制作而成的药枕,使用30天。结果诸型颈椎病显效率分别为94.0%、93.5%、90.5%、91.3%。另有陈一卫[10]对活血通络方的运用,周文扬[11]对川丹定眩汤的运用,何富乐[12]对于颈舒汤的运用,均验明了名方治病的确切疗效,并指导着现代临床,启迪着名方新用的智慧。

3 药枕联合中医外治法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13]认为,颈椎病相关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和理疗三大类。“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素问·病能论》)针灸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部分,一般包括针刺、腹针、小针刀及埋线针等;推拿手法包括旋提手法、拔伸手法以及整脊手法等;理疗法包括热疗及中药离子导入等。中医外治法及药枕疗法均可单独奏效,但试验证明二者的综合疗法更具备临床疗效。

3.1药枕联合针灸手法针灸具有补益肝肾、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在颈椎病对证治疗上具有较大意义。姚金珍等[14]在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3例试验中,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加牵引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加药枕的方法治疗,药枕由威灵仙、红花、当归、丹参、乳香、川断、杜仲、骨碎补各120g,羌活、桂枝、细辛、香附、桑枝各40g研碎制作而成,每晚使用4个小时左右。10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之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大于对照组的84.3%,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胥林波等[15]使用针刺牵引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药枕由白芍、细辛、川芎、鸡血藤、乳香等药物组成。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基础加外敷组、基础加颈枕组和基础加药枕组进行治疗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眩晕症状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比较四组的疗效。结果基础加药枕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大于其它组。另外,邵礼晖[16]运用小针刀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5例,结果治愈56例,好转2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达97.65%。以上均是针刺手法与药枕疗法联合使用的高疗效例证。

3.2药枕联合推拿手法推拿主要通过放松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直接缓解患者症状。汪胤[17]在针灸推拿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的试验之中,将具有舒筋活络、芳香止痛、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散结等功效的30味药(桑寄生、杜仲、秦艽、川断、当归、羌活、独活、红花、冰片、木香、藿香等)各20g加工成粉末,装入棉布制成的长方形布袋,让综合治疗组(90例)于睡眠时垫于颈部,另9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推拿、针灸,平均治疗72d。结果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5.4%,大于单纯针灸推拿组的84.4%。罗平[18]运用点穴按摩操结合药枕治疗颈椎病时,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牵引+针刺+推拿,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配合药枕,药枕由川芎500g、红花100g、防风100g、桃仁100g、姜黄100g等组成,研末放入长45cm,宽8~10cm的元宝状糖果枕之中,每个月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20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两个实验均体现出推拿手法与药枕联合的高疗效。

3.3药枕联合理疗法中药热敷等温热刺激可以达到松解肌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消炎、消肿、减轻疼痛等作用。任金芳[19]在中药热敷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观察试验中,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颈部肌群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由中药(透骨草、伸筋草、络石藤和生艾叶各30g,羌活、牛蒡子、红花、川椒、细辛、骨碎补、葛根、白蒺藜、白芍各20g)制成的15cm×25cm药枕,在药枕之中加入50mL白酒,再用大火煎30min之后热敷患者颈肩部,不热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30min,治疗30d。治疗组有效率为93.3%,显著大于观察组的80%。神灯(TDP)为远红外线,其热效应可使病变局部短时间内升温进而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神经代谢,进而消炎止痛。马子杰[20]将18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牵引、TDP联合药枕法治疗,并跟踪回访,观察疗效。其枕内药物使用决明子2~3Kg,每3个月更换1次枕芯。结果治愈115例(63.89%),有效63例(35.00%),未愈2例(1.11%),总有效率为98.89%。另外,中药离子导入使药物借助直流电的辅助作用透过皮肤导入病灶,能够在病变局部形成高浓度的“离子堆”,提高了浓度,延长了作用的时间。刘敏娟等[21]亦证实中药离子导入在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上优于穴位注射,在此基础上配合药枕疗法治病可取得确切疗效。

4 小结与展望

药枕疗法自古有之,是颈椎病治疗上的一项特色疗法。近年来随着综合疗法概念的提出,药枕填充药物由一种到多种,再到名方应用,药味更加完善。且多联合中药口服,及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外治方法,经多项试验证明其较高的临床价值性,是颈椎病治疗上被普遍接受的方法。

尽管如此,药物的应用及临床试验仍旧存在一定不足:①药枕的产业化开发尚未完善,多由医生、患者自制,将中药直接打碎或将药物残渣晒干放入枕中,制作简便,但多为粗加工,里面存在大量灰尘、杂质及微生物,未经科学检测而长期枕用可能会威胁健康;②仅仅依靠体温,药物不一定挥发,即便挥发也不能药尽其用,最终导致药材资源的浪费;③枕内药物需具备一定挥发性,才能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机体,但芳香药物,长期吸入易耗气,因此在显现出明显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④药枕治疗颈椎病的系列试验,因为试验样本少(多为几十例),且缺乏统一的疗效鉴定标准,试验结果存在争议性;⑤试验周期较短(多为几周),对患者的病后随访结果并未明确,因此试验结果中的治疗有效率存在一定问题;⑥在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时,不同的试验存在可因针刺的定位操作、推拿的手法力度及理疗的具体细节等方面的差异。药枕疗法,不论是枕内药物的更替,还是辅助外治法的丰富,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探索。

猜你喜欢

药枕颈椎病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外治疗法
——药枕疗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使用药枕要讲究什么?
使用药枕有什么讲究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