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集束化护理效果分析

2018-01-18陈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矽肺呼吸衰竭通气

陈菲

矽肺是临床常见尘肺的一种, 多为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慢性肺病。矽肺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导致一些列并发症,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其中Ⅱ型呼吸衰竭是其较为严重的一种[1-3]。Ⅱ型呼吸衰竭又名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这就需要借助外界辅助的方式来完成肺通气和肺换气。本文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 2015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78例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且行机械通气,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并且入院时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 符合本研究条件。78例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 女 4例, 年龄52~77岁, 平均年龄(65.8±4.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35例, 女5例, 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5.1±4.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严格无菌操作与执行手部卫生,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 防止继发感染等。

1.2.2实验组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式。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确定集束化护理的护理人员, 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护士人员要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 及时结合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方案, 以便能够统筹安排和实施护理计划。②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包括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的抚慰以及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 当患者在ICU期间无法正常说话时应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沟通, 稳定患者情绪, 满足患者需求。③气道管理, 包括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护理、气囊管理吸痰护理、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等。采用甲硝唑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 2次/d, 时刻避免出现单肺通气或导管脱出, 执行每日唤醒计划, 采用超声泵雾化来保证患者有效气道湿化, 及时清理口腔、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每4 小时调节气囊压力, 持续声门下吸收(CASS)每4 小时冲洗1次。④预防肺部感染, 包括卧位护理、呼吸机管道护理、胸部物理治疗等, 做好室内通风透气, 2次/d,30 min/次, 定期空气消毒, 结合患者情况适当调节卧位, 降低VAP发生。

1.3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价 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VAP发生情况、病死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以及撤机成功情况, 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效果的评价参照2004年美国疾控中心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VAP的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00%(16/40)、病死率为20.00%(8/40), 低于于对照组的63.16%(24/38)、42.11%(16/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0、4.4702, 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97.3±59.0)h、ICU时间为(9.1±2.9)d, 均短于对照组的(329.4±79.9)h、(13.6± 3.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55、5.9948, P<0.05)。实验组撤机成功率75.00%(30/40)高于对照组的28.95%(11/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53,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以治疗呼吸衰竭的方式,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辅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气、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 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4,5]。在呼吸衰竭患者的ICU治疗过程中, 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集束化护理是近些年来临床处理难治疾病中最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6]。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 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够提高患者结局, 且所有元素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改善患者结局。集束化护理是通过循证医学支持元素的组合及共同实施而达到护理目的的一种护理方式, 主要应用于临床各种复杂难治的疾病, 需要护理团队的高效配合,并随时结合患者病情变化作出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保证较高的护理质量[7-9]。本文针对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40.00%、病死率20.00%低于于对照组的63.16%、42.11%, 机械通气时间(197.3±59.0)h、ICU时间(9.1±2.9)d均短于对照组的(329.4±79.9)h、(13.6±3.7)d, 撤机成功率75.00%高于对照组的28.9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王小松.矽肺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体.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5(3):237-238.

[2] 张莉.集束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5(15):93-94.

[3] 孙爱敏, 李娜, 李恩萍.集束化护理在II型呼吸衰竭患者脱机后应用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7):215-216.

[4] 何慧红, 罗素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22):720-721.

[5] 徐利娟.集束化护理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4(23):85-86.

[6] 方文华, 王录恩, 吕海超.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首都医药, 2013, 20(4):45-47.

[7] 司联晶, 朱晓丹, 张跃斌, 等 .集束化护理在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宁夏医学杂志, 2017(9):863-864.

[8] 孙赛赛.集束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4):175-176.

[9] 李美萍, 邱映明, 唐良春, 等.集束化护理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 31(4):479-480.

猜你喜欢

矽肺呼吸衰竭通气
肺淋巴循环障碍对矽肺发病进程的影响研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矽肺与人体体成分关系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