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8-01-18张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普勒彩色直径

张莹

国际卫生组织于上世纪80年代将甲状腺癌症病灶的最大直径<1 cm, 不管区域性淋巴结及远端淋巴结是否存在迁移均定义为甲状腺微小癌,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癌症, 且儿童及19岁以下青少年直径≤1 cm的乳头状癌不归属微小癌的范畴, 临床医生触诊时不易发现。本次研究中, 作者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18日~2017年8月17日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50例, 均经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或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共78个癌结节, 并排除多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1 cm、肿瘤组织侵及甲状腺包膜与周围组织等患者。5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9∶31;年龄最小23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57.15±6.43)岁;病程最短13 d, 最长1年, 平均病程(0.52±0.17)年;肿瘤直径最短2 mm, 最长10 mm, 平均直径(4.31±2.35)mm;78个癌结节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1个、髓样癌11个、滤泡状癌13个、低分化癌23个。

1.2检查方法 嘱患者取仰卧位, 轻度后仰头部以充分暴露患者的颈前区, 应用探头频率为5~13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并将诊断仪内置的甲状腺成像质量调节至最佳状态, 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甲状腺的大小、结节的位置、形态、大小、结节内部的回声、边界、纵横比、有无钙化、周边有无声晕、后方回声及血流的情况。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结果(准确率、敏感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及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结节回声(高回声、中等回声和低回声)、纵横比(≥1、<1)、钙化(微小钙化:钙化灶的直径<2 mm, 回声强 , 呈沙粒样, 分布比较散;粗大钙化:钙化灶的直径≥2 mm, 回声不规则且强;蛋壳样钙化:结节周边存在钙化且伴有声影)、甲状腺的血流情况(Ⅰ型:结节内部或周边没有血流信号会血流信号很少;Ⅱ型:结节内部没有血流信号或有较少的血流信号, 结节周边的血流信号较为丰富;Ⅲ型:结节内部和周边的血流信号均比较丰富)及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2 结果

2.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结果 50例患者共78个癌结节,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67个(85.90%), 其余11个癌结节中6个(7.69%)诊断为甲状腺腺瘤、5个(6.41%)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瘤样增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准确率为85.90%(67/78)、敏感度为85.90%(67/78)、漏诊率为14.10%(11/78)、阳性预测值为100.00%(67/67)。

2.2甲状腺微小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5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癌结节共78个, 确诊的67个癌结节的回声:高回声3个(4.48%)、中等回声7个(10.45%)、低回声57个(85.07%);钙化:微小钙化36个(53.73%)、粗大钙化3个(4.48%)、蛋壳样钙化28个(41.79%);纵横比:≥1有53个(79.10%)、<1 有 14 个 (20.90%);血流情况:Ⅰ型 7 个 (10.45%)、Ⅱ型25个(37.31%)、Ⅲ型35个(52.24%);淋巴结肿大情况:淋巴结肿大8个(11.94%)、无淋巴结肿大59个(88.06%)。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浅表器官, 该部位的病变以甲状腺增生、肿大为主要表现, 随着疾病的发展, 导致癌变[1]。近年来,随着空气、食物及水源污染的加重, 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甲状腺微小癌的起病隐匿、发展较为缓慢、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 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淋巴结的转移, 统计资料显示约2.0%~43.0%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会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 张波涛等[3]在研究中指出, 若甲状腺微小癌治疗不及时, 癌症细胞会向全身扩散并引起更为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微小癌因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因此临床上又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在甲状腺癌症中所占的比例为65%~99%, 且多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的其他疾病并存, 而多数肿瘤直径较大的甲状腺癌是由较小的肿瘤发展而来的[4], 因此, 及时、有效的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极为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无创、可重复等优势, 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根据病灶的形态、回声、边界、钙化、内部血流信号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及转移对病灶的性质进行判断, 若病灶较小时, 可应用高频提高超声图像的分辨率和检查的准确率[5-12], 本次研究中, 50例患者共78个癌结节,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67个(85.90%), 其余11个癌结节中6个(7.69%)诊断为甲状腺腺瘤、5个(6.41%)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瘤样增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准确率为85.90%(67/78)、敏感度为85.90%(67/78)、漏诊率为14.10%(11/78)、阳性预测值为100.00%(67/67)。5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癌结节共78个, 确诊的67个癌结节的回声:高回声3个(4.48%)、中等回声7个(10.45%)、低回声57个(85.07%);钙化:微小钙化36个(53.73%)、粗大钙化3个(4.48%)、蛋壳样钙化28个(41.79%);纵横比:≥1有 53个 (79.10%)、<1有 14个 (20.90%);血流情况:Ⅰ型 7个(10.45%)、Ⅱ型25个(37.31%)、Ⅲ型35个(52.24%);淋巴结肿大情况:淋巴结肿大8个(11.94%)、无淋巴结肿大59个(88.06%)。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甲状腺微小癌效果较好, 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甲状腺微小癌结节以低回声、微小钙化、纵横比≥1、血流信号丰富、无淋巴结肿大为主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准确率比较高, 且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检查的稳定性比较高, 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检查方法。

[1] 李金波, 谭建凤, 罗健, 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10):1408-1411.

[2] 袁华芳, 蒋天安, 赵齐羽, 等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长径≤5mm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16(2):151-153, 157.

[3] 张波涛, 蔡婵艳.甲状腺微小癌采用MRI、CT、B超三种检测方式对其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5(5):43-44, 77.

[4] 杨静洲, 黄道中, 宋海英, 等 .甲状腺微小癌的高频超声和弹性成像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 24(1):28-31.

[5] 郑立春, 欧阳娜娜 , 刘桂超 , 等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对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 33(6):868-871.

[6] 李大海, 栗建辉, 史建洁, 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河北医药, 2013, 35(8):1204-1205.

[7] 王亚军, 李春辉, 李亚新,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河北医学, 2016, 22(3):487-489.

[8] 任毅.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的价值分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7):811-813.

[9] 贾永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探讨.医疗装备, 2015(16):27-28.

[10] 吴小芹, 林瑞祯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4(25):44-47.

[11] 李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与超声表现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3):157-158.

[12] 丁凤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临床分析.医药前沿, 2017, 7(3):90-91.

猜你喜欢

多普勒彩色直径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张露作品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各显神通测直径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