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策略

2018-01-17丁雯

关键词:探究学习

丁雯

摘 要: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引导发现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探究方法进行总结,并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巩固探究方法,再利用小组探究评价表及时评价,以提高小组探究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探究学习;方法习得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84-1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等几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是探究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一、在对教师“示范”的模仿中,习得探究基本步骤

1.学会提问。教师不能指望学生“生来”就会提问,他们的问题往往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是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一定都是可以探究的问题。在教学四年级的《家乡变化》一课。我课前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便签,让孩子自学课文后提问。收上来统计,孩子们的问题主要是:①我的家乡有哪些变化?②我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③我能为家乡的变化做什么?

其实,单看这些问题孩子们的提问水平已经非常高了,都把这节课的几个环节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了。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再深一步的思考:这些问题都适合探究吗?“我的家乡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上网搜一下就能知道,即使不搜资料孩子们凭着平时的观察也能总结出几条。显然,这个问题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探究问题。“我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个问题的难度太大,“经济”、“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这些词语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都很难理解,探究这个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这个问题也不适合探究。“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是行动的导行,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也不适合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斧正。以《我的家乡》这课为例。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搜集的资料(或把孩子们已经搜好的资料选择几份出示),孩子们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发现了什么?这是思维的推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家乡变的更美了,我接着问:“除了老师提供的资料,你还能从哪儿看出家乡变美了?”让学生找出适合资料证明家乡的美,这是思维的演绎。教师接着再启发:“变美是家乡变化的一个特点,这些资料还能反映出家乡变化的哪些特点呢?”而这个问题就是引发学生深层思维的问题,它具有探究性。学生学会提问,就是学会从资料中推理出规律,找出这个规律的“核心”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维的过程,需要练习和教师的指导。

2.学会探究的基本步骤。自主探究指学生个体围绕一定的问题或任务,主动地搜集资料,阅读资料,独立思考,寻求某一问题的答案,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与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以教学《家乡的变化》为例。学生在自主探究前,我提供了一些资料和图片,这些反映家乡风景美的图片让学生连连惊叹。我适时提问:“是什么让你们如此感叹?”学生当即回答:“这些地方太美了!我们的家乡太美了!”“我们的家乡一直以来就这么美吗?”我又进一步提问。经过一番思考,学生都认为以前的家乡没有这么美,是现在才变的越来越美。这是学生们的初步猜想,必须有足够的资料进行“证明”。于是,学生兴致勃勃的开始在现有的资料中寻找“证据”。不多一会儿,一个个对比资料就呈现出来了。有改革开放前的房屋对比;有改革开放前的人们的服饰对比;有江宁近20年的建设过程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了探究的基本步骤。在探究活动结束前,教师别忘了让学生总结一下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总结,适时总结,才能在今后“学以致用”。

二、从小组合作中,逐步发展探究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由于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在相互倾听中,能明白别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在相互表达中能更加明晰各自的想法、思路;在相互讨论质疑中,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如教学《地球在“发低烧”》这课,学生探讨出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导致地球‘发低烧?”通过猜测,很多学生认为是“碳”排放过多导致地球“发低烧”。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学生们想通过小组合作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各组学生根据事先准备的资料在结合自己的看法,通過讨论,互相补充、质疑、修正,在交流争议中意见进行综合形成小组共同的汇报资料。在一次次的操作练习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日趋成熟。

三、及时评价,提升小组探究“合力”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少数能力强的学生会展现得比较充分,能力弱些的学生往往被忽视,会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表达、质疑等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督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升小组探究的“合力”。

如在平时品德探究活动中,我自主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自评表,在活动中组长根据小组探究真实的情况填写,便于教师了解各组真实探究情况,在活动中进行评价和调控。教师从表格中能看出小组探究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全班评以及组内评价,还可以进行每一项的各小组对比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