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2018-01-17王嵇春

关键词:有效教学优化

王嵇春

摘 要:实施优质和高效教学是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其起点还是在于“有效”,作业的设计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物理作业设计的实施,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优化;物理作业设计;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63-1

物理作业只有突出“实”“趣”“活”的特点,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优化有效预习探究作业,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传统的作业一般都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进行,现今很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交流、解决疑难,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教学目标是“教学中是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然而有的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回家好好看书,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学生回去会看吗?即使看,也缺乏针对性。平时上课,老师仅把概念罗列一遍,然后讲解几道例题,最后练习几道试题。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吗?有的教师担心过分详尽的预习会影响物理学科上课时的生成,会让学生丧失探究欲望。其实,教师只需预设好粗略的教学框架,要求学生在课前首先要明确上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其次要做好哪些准备,最后要明确目前掌握的知识哪里存在缺口,如何弥补。

2.形式多样,大胆质疑。预习探究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慢慢养成习惯,开始有一些困难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的设计、引导和鼓励。课前预习探究作业一般采用导学单的形式,要留给学生写下预习生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此项作业的形式有多种多样,都能有一定的预习效果。一是布置课前小实验,如压强与流体速度的关系探究中,要求学生将两张纸条并排放在嘴上,然后向纸条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气流会把纸条分开,但是结果却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学生就能通过猜想,收集证据,上课交流讨论去解决。二是制作五分钟左右的微课,将课上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突破,微课的优势就在于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图像有趣,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反复学习。

二、优化有效课堂反馈作业,为学习效果做检测

课堂反馈作业就是检验知识技能向实际运用迁移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有效反馈的目的,在课堂作业前要讲清楚目的和内容,練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反应速度,并对内容做及时调整。

1.选好例题,事半功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决不是单纯的为了结果,不仅要讲解题的格式、过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理解题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机械效率”问题是简单机械这一章中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特别是对机械效率的计算,更是无从下手。许多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多做题就能够熟能生巧。其实,只要选择一道开放性计算题,就可让学生彻底理解:某人利用一个动滑轮提升物体,10秒内用300N的拉力将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2m,试求出相关物理量。这道题的答案有十几个,能求出功、功率、速度、质量、机械效率等。

2.学生分层,题目分组。传统习惯上教师统一布置课堂作业,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要求。因此,学习困难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找别人的作业“参考”,真正自己掌握的知识少之又少。实行分层作业,将习题分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是个好方法。大多数同学应该完成基础和提高题,对于少数完成作业的确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完成基本的练习题,提高和拓展题按照学习情况量力而行。这将有利于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信心。如《欧姆定律的应用》中,我们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方法,大部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方法测电阻,甚至可以指导小部分学生探究电流表内外接法的不同对测量电阻的误差。

三、优化有效梳理反思作业,为知识网络做建构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曾经指出:“在强调体验、经历、探究时,我们忽略了反思,我认为反思可能更重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在物理学习中,自我反思是促进知识掌握和迁移的重要途径。

1.反思收获,拾级而上。学生通过每一次的预习探究,课堂反馈,总能够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是新的学习方法。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方法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提升,那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光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为今后学习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以及理解电压、电流等较为抽象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反思不足,厚积薄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遗憾。对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遗憾进行回顾、梳理、反思,使之成为今后学习的“反作用力”。例如在研究机械功率的问题中,学生们一是教条地只会使用P=W/t这个公式,在只给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情况下束手无策,二是把P=Fv中的速度v认为是物体的速度,没有将其转换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做到一一对应,三是单位没有进行统一。如能及时改正,那在以后的欧姆定律等计算中就能顺利完成。

总之,学生学习进步与否,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实施有效教学,进而做到优效教学、高效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业的设计只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达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