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情况
2018-01-17林州市农牧局李丽军
林州市农牧局 李丽军
近年来,林州市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突出全域式景区、全域式园区、全域式社区“三域共建”的理念,以发展坡地经济为抓手,从点上探索到全面铺开,从较低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全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统一”。
一、坚持生态核心,转变理念,创新发展
林州地处太行深山区,86%的面积是山地和坡地,素有“七山二岭一分田”之称。过去,受自然条件制约,林州市发展传统农业先天不足,农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不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群众大多外出打工,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下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撂荒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自2013年起,林州市顺应时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坚持生态建设核心理念不动摇,依托林州日益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坚持粮食总量不减产的前提下,在全省率先提出坡地经济的发展理念。林州市政府出台了《林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坡地经济的意见》,确立发展中药材和小杂粮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向坡地经济要效益的工作任务,制定了中药材和小杂粮发展的三年规划,把坡地经济发展作为林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来抓,大力发展林果种植、畜牧养殖、生态采摘、光伏发电、观光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步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初步形成了以高效农业为引领,集食品深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立体化产业格局,“农景”变“风景”、市域成游园。通过发展坡地经济,林州市累计种植核桃、花椒等干果经济林1.13万hm2、中药材1.47万hm2、小杂粮1万hm2。新改、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场1200个,总数达到7196个,生猪存出栏规模分别位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七位,先后荣获中国花椒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色养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7年,林州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步伐,积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引导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经济林、绿色畜牧业等四大产业,做到与全域旅游、扶贫攻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林州市农业逐步从分散种植、粗放管理、低端加工向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林州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之路。
二、坚持政策引领,示范带动服务发展
按照“典型引路、农民自愿、政府推动、金融支持、服务跟进”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坡地经济生态产业园和立体农业生态沟等多种方式示范样板,以点带面,促进坡地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林州市现已建成横水镇小崔垴村千亩冬凌草示范基地、茶店乡胡家沟菊花种植示范基地、原康镇柏尖山丹参种植示范基地、东姚镇洪河小米生产基地等。
三、坚持产业融合,三产协调全域发展
依托广袤的坡地资源,因势就势流转土地,发展林下种植、规模养殖等现代农业是第一产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是第二产业;充分挖掘农业风光和文化,开展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是第三产业。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坡地经济发展上,林州市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林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打造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广核桃、花椒、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种植,发展农业深加工,创响林州特色林果业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现代农业主题园。如原康镇柏尖山,以牡丹种植带动旅游生态园的发展,成功吸引了来自北京的“皇后镇”度假村项目。姚村镇依托“薰衣草庄园”,打造集休闲旅游、婚纱摄影、高档化妆品开发利用等多功能农业园区。东姚镇因地制宜发展小米种植业,39个村种植优质谷子0.13万hm2,带动周边4个乡镇6000多户农户。
四、坚持品牌战略,富民福民共享发展
在发展坡地经济中,林州市本着富民福民的初心,一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先后培育壮大了河南省萌发科技有限公司、林州市源康种禽有限公司、中农颖泰林州生物科园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龙头企业,创建了东姚洪河米业、昌达面粉厂、山中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30家安阳市级龙头企业。林州市龙头企业年产值32.1亿元,销售收入31.8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5万户。另一方面,打造精品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企业带动农户或以村为单位进行标准化生产,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先后成功申报东姚洪河小米、东岗核桃、东岗花椒、茶店太行菊、茶店柿饼、茶店山楂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了东姚小米、太行菊、冬凌草、林州核桃、花椒等一系列农业品牌,实现了产品升值,农户增收。同时,利用荒山资源,大力推进光伏扶贫。目前,全市投入1600多万元,建设了146组、20 kW,共2.92 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惠及贫困人口4300人,可实现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坡地经济富了乡村,绿了荒山,也催生了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农家乐”旅游。目前,林州市“农家乐”数量已超过580家,年营业额达2.3亿元,带动1.5万人脱贫致富。
下一步,林州市将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以坡地经济为抓手,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原则,多措并举,大胆探索,变劣势为优势,认真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加快林州农业由“养命农业”向“养生农业”转变步伐,为实现“富美林州、幸福家园”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