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试卷命题启示

2018-01-16周步兵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引导立德树人评价

摘 要: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选拔“一体四层四翼”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素养导向,用评价引领教育教学的发展。试卷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二是着意立德树人,在评价中引领学生成长。命题启示有两点: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课堂教学的底色;二是提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

关键词:高考试卷;时代故事;立德树人;评价;引导

作者简介:周步兵,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 高邮 225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必修课核心素养校本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1-0007-03

2018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文综Ⅰ卷政治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选拔“一体四层四翼”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素养导向,用评价引领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拟以文综Ⅰ卷政治试卷为据,赏析高考试题承载的时代故事,体会试题意蕴,探讨试题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

【试题特点】

一、讲好中国故事,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

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故事,涵盖中国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光大,特別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和伟大复兴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高考命题聚焦中国故事的当代精华——时代故事,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国情、国家意志的再教育,也利于考试评价功能的实现。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试卷在讲好时代故事方面给人印象深刻,这也为试题落实立德树人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 国家宏观发展故事。整个试卷主题鲜明,重点关注国家宏观层面的发展故事,这些故事的共同特征是每一个故事都牵动国家发展的神经,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大局。

第二十一题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通过高考讲好这个故事,意义深远。

第三十九题聚焦2018年修宪的故事。依宪治国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点与关键,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修宪的过程涵盖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方方面面的故事。

第二十二题讲述习近平同志指导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的故事。习近平同志就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路子等提出了系统性指导意见,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使母亲河永葆生机、为长江经济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四十题聚焦“三农”发展历经四十年的大故事。故事从小岗村改革说起,讲述我国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故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这一工作目前的重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十题讲述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故事。中医药产业的根本在于民族性,它带有强烈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医药产业本身也是对全人类生活和生产能产生巨大影响的民生产业,中医药产业如何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发展中医药产业意义重大。

第十五题描述了以消费对经济发展贡献为抓手讲述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故事。尽管是用数字化的表格形式呈现,其目的在于强调近几年我国经济动能转型方面的成绩。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高考试题讲好这些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故事,不仅有助于考生了解我国社会宏观发展大势,认清时代发展方向,也利于学生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找准自身的历史定位,正确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总的来说,命题关注国家重大发展故事,体现了命题者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方位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要求,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2. 国家发展中观层面故事。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试卷不仅关注宏观层面的发展故事,也关注中观层面的发展故事。与宏观故事相比,它们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以熟悉感、亲切感,更利于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行动”来展示自己的素养。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试卷在中观层面的故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经济方面的热点故事。第十三题关注的是新时代企业经营的故事。新时代的企业经营,不仅要知晓企业经营的一般观念和方法,更要关注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是企业管理的时代内涵。第十四题则关注快递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故事。这几年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但它没有在竞争中衰退,而是在竞争中发展。第三十八题讲述当前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马拉松经济热的故事。马拉松热,满足了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积极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第二类是政治方面的热点故事。第十六题讲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故事。这是依法治国方略落地的具体举措,既体现国家大政,又符合群众需要。第十七题讲述党中央、国务院关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故事。乡镇政府是行政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础工程,其服务能力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第二十三题讲述大凉山“慢火车”的故事。“慢火车”工程既是国家关注民生的举措,又是扶贫的具体行动,更是乡村振兴的实招,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民本取向。

第三类是关注中外交流故事。第十九题以《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为背景,讲述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交流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第十八题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故事。对话会上政党之间围绕如何科学认识政党的责任和作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广泛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将得到世界绝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民和政党的认可。

二、着意立德树人,在评价中引领学生成长

综观整份试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再教育这一主题非常明确,这既落实了国家意志,又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 试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内核,强调故事育人。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对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引领当代中国的全面进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价值。高考以故事形式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学生参与为抓手,把学生卷入其中,并通过学生“行为”来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非常契合国家对高考的要求。试题情境故事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依法治国、关注乡村振兴、关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抓住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进行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社会伟大的时代实践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考试评价相结合,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考场、进学生头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突出学生主体,意在争取评价和引领功能最大化。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也是考试的主体,高考试题通过创设故事,把学生卷入其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和要求,承担不一样的角色,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既体现了自身的素养,又起到再教育的作用。通观整个试卷,在故事中赋予学生多重角色,如把学生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作为快递行业、中医药产业、马拉松经济的从业者,作为政府服务的接受者、扶贫工作的实践者、农村改革的参与者,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社会创新的实践者等角色,直面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新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不同问题,展示自己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国际的眼光、历史的眼光;促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故事情境中,面对问题,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来追寻解决之道,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命题启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政治试题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多方面启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课堂教学的底色

政治课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政治试卷本身看,试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主线,它的高立意决定了试题情境的选择和剪裁、设问的指向和答案的编制的高水准。从另一个角度看,评价又引领教学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立意为指导,进行教材的解读、学情的把握、案例的选择、议题的创设和教学方式的确立,追求课堂教学有效贯彻落实国家意志,抓实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实现立德樹人的目标。

二、提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有“写意型”故事,也有“工笔画型”故事。“写意型”故事寥寥数语,便能抓住事件的关键,命题指向令学生一目了然;“工笔画型”故事,按部就班,娓娓道来,完整地表述故事,本身就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如第四十题从小岗村改革的故事到农村“三权分离”改革的故事,再到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的故事,这一故事的重要性不在于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再现,而在于利用高考平台,对因时间跨度大而可能断裂的我国民众整体对三农发展记忆的修复。这也提醒了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知晓来路、不忘初心。同时,故事也给予考生参与族群集体记忆的找寻、再现和重塑的机会,助力学生的发展。

在此,我想到了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中的董卿,她在节目中以诗意般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丰厚底蕴,揭示了日常生活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印痕,并以温润如玉的气质传递出中国人的独有魅力。她善于讲解中国故事的能力,为节目的成功提供了支撑。高考命题的成功、董卿节目的魅力启示我们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也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提升讲故事的本领,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时代故事,为有效开展议题教学提供情境支撑,为学生素养发展服务,为落实国家意志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引导立德树人评价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