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竞赛为驱动的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
2018-01-16宋枫
宋 枫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1)
0 引言
随着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针对英语教学衍生了各类形式丰富、规模不一的技能竞赛,内容涵盖听、说、读、写、译等五大英语语言能力。多样化的英语竞赛不仅促进了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英语课堂教学导向课外实践延伸,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也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国内高校目前主要参与的英语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 (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分为A、B、C、D四类);“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和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等。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均意识到英语竞赛的参与度及获奖率是衡量一所院校英语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秉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教学方针,各个院校都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以竞赛推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纳入各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小贞的《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中提到:高职英语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旨在训练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付各种涉外局面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英语强调语言的实用性,与学习者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密切的相关性,与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天然联系,更注重学习者个性化展示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征。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注重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各级英语技能竞赛则为学生个性化展示提供了平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1 参与技能竞赛所带来的反思
英语竞赛作为院校之间的竞技,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其结果反映了各院校的教学水平,亦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竞赛能力,扩大竞赛的成果是高校发展的必行之策。我院自2003年起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在与各兄弟院校交流切磋、竞争拼搏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同时也反思了竞赛所反映的英语教学问题。
1.1 教学方面
1.1.1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依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对脱节,难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2 在英语教学中,各相关环节缺乏完整有效的连贯性,课前预习、课堂授课及课后实践易存在脱节状况,导致无法达到课程设置的理想效果。
1.1.3 课堂教学设计相对陈旧,缺乏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无法体现设计性、综合性课程对实践性人才的要求。〔1〕
1.2 学生方面
1.2.1 知识面窄,基础知识不牢固。
1.2.2 实践运用能力差。
1.2.3 学习目的性有偏差。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化,仅是为了及格或者增加就业资本,对于英语学习本身缺乏持久的内在动力,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
2 以技能竞赛为驱动的英语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缺乏兴趣的学习永远充满紧张和焦虑。当学习兴趣加深并提高至一定程度,便可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高层次的学习动机,方能维持学习的持续性进展。在竞赛培训过程中能够刺激学习兴趣以促成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需加以充分发掘。
为了促进大学生英语实践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英语课程设置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需求、尤其是从各专业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升英语学科的吸引力,因而引入英语技能竞赛进行教学改革无疑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1 教学大纲改革:以英语技能竞赛为驱动,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制并制定科学完善的专业培养计划,以培养创新实践型英语人才。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关系到英语人才培养的成效,须慎之又慎。在大纲改革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1 课程模式改革与竞赛培养模式改革同步
竞赛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管理上的可行性,若教学管理跟不上,必将影响竞赛模式改革的效果,甚至会导致整个课程改革的失败。
2.1.2 共性培养方案与个性培养方案兼顾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首先必须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需求,但也应适当兼顾某些有特长或者特殊需求的学生,使他们对英语的兴趣爱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施长与发挥。
2.1.3 英语理论能力与英语实践能力并重
英语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保证基础理论能力培养,缺乏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就是空谈;但若只具备基础理论,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则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因此,英语理论能力与英语实践能力必须并重。〔2〕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2.2.1 构建切实可行的竞赛机制和竞赛培训体系
先期充分调研,制定出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相契合、可操作性强的竞赛形式与内容。然后确立具有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竞赛机制。最终确立英语竞赛机制,并纳入英语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完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水平。
以英语技能竞赛为驱动,建设“全方位进阶型” 英语竞赛教学体系,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目标,且具有可操作的竞赛内容与规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相结合。“全方位进阶型” 竞赛教学体系设计分为五个阶段,以体现“进阶型”特点。内容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类型涵盖口语、演讲、辩论、翻译、写作、阅读等方面,确立以专业特色为核心的第二课堂竞赛机制,体现了对各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理论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表1 “全方位进阶型”竞赛机制
建设英语O2O竞赛平台
首先,根据英语技能竞赛考核的内容确定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竞赛所需考核的项目转化成教学资源;其次,充分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与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基于MOOC的英语O2O(Online To Offline)竞赛平台,整合MOOC教学模式与竞赛机制,把教学资源导入平台进行自主竞赛模拟,从而促进学生参与各级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图1
图2
如图所示,该平台的使用者分为三类:参赛者、裁判和导师。平台依据不同功能划分为资源管理系统,自主学习系统,竞赛管理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等模块,主要提供以自学为主的在线自主竞赛功能。平台中所有的学习内容均以任务形式体现,所有的评价均以竞赛形式体现,目的是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首先由竞赛导师收集各类竞赛相关资料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参赛者可自行进入自主学习系统学习竞赛知识,竞赛管理系统具有监控功能,可记录参赛者的所有学习过程;参赛者学完之后可进入评价反馈系统进行在线竞赛,选择竞赛类型,通过耳机等辅助工具完成竞赛程序,系统会自动保存参赛内容,由裁判统一评价并生成评价反馈报告;参赛者得到评价之后可回到资源管理系统的拓展学习模块进行拓展学习,未过关者可继续挑战。在线PK方便广大学生自主参赛,不仅扩大了参赛面,而且节约了举办院内竞赛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竞赛教学常态化、制度化及长效化。
建立双层竞赛培养体系:
一年级:感性认知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课堂竞赛,系部竞赛和院级竞赛。第二课堂内容为自主参与竞赛平台的英语阅读、写作与翻译等竞赛。在本阶段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级竞赛规则,强化了英语基础知识,加深了对高阶竞赛的认知。
二年级:竞赛实战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省市级竞赛和全国总决赛。第二课堂内容为自主参与竞赛平台的配音、演讲与辩论等竞赛。在本阶段,二年级学生熟悉了高阶竞赛规则,优秀选手通过实战演练脱颖而出,代表学院参与各项省、市、国家级竞赛。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配合,有利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方案。〔4〕
构建一个稳定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
很多院校选择赛前指导老师呈现随机性,通常是由参赛学生的授课教师兼任,这种方式并不科学。竞赛指导教师首先必须对所要参加的竞赛有深刻了解,在竞赛策略、竞赛内容、临场发挥等方面都能依据自身的丰富经验对参赛选手进行有效辅导。因此可以将英语教师分成几组,分别专攻某一项英语技能竞赛。这样可以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指导老师队伍,不会因为频繁替换导致经验不足,从而对赛前指导造成消极影响。这一稳定的指导团队通过多次带队进行现场观摩,对于各项英语技能竞赛深人了解之后,必将不断完善指导方案,逐年强化赛前指导的效果,提高参赛水平。
2.3 制定基于英语技能竞赛的创新性高层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相关激励措施。
完善英语技能竞赛的成效测评体制,进一步落实英语技能竞赛常态化。各类英语竞赛并非单纯的知识专业技能竞赛,其竞赛内容兼具复杂性和创新性。这便要求导师和学生要注重竞赛的内容和选手特长的匹配性,确保赛前指导和赛后拓展的完整性。比如:首先,以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确定各类英语竞赛的主旨、专业方向及难易程度。其次,要由竞赛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并严格控制整个竞赛过程,避免选手主观发挥失常。第三,要落实竞赛常态化,就必须完善整个英语竞赛所需的技术及经费的保障制度,以确保各类英语竞赛能够持续地进行。
基于我院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制定了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相关奖项与对应选修课程的学分替代方案(详见表2)。
表2 英语竞赛奖级与选修课学分对应置换表
说明:国家级竞赛分为两类,一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为一类竞赛,冠以 “中国**”、“全国**”等竞赛活动名称。另一种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组织牵头举办,单一行业(系统)的为二类竞赛,冠以“全国**行业(系统)**职业(工种)”等竞赛活动名称。
3 结语
合理开展以技能竞赛为驱动的英语课程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与实用英语实践的热情,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得以显著提高。适当的竞赛机制有利于教师将科研和竞赛培训结合起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团队。与此同时,英语O2O竞赛平台的建设促进了语音室的开放,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学生主动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目的。近年来,各院校对英语课程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使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各专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不断完善以技能竞赛为驱动,促进英语应用能力发展的有效机制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一切都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1〕朱保华.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4(9):1.
〔2〕殷晨,刘美芳.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培训,2015,(08):189.
〔4〕杨季行. 搞好英语竞赛 促进高职英语教学〔J〕. 成功(教育),2012,(09):105.
〔5〕李金平. 以竞赛促进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03):41-43.
〔6〕张敏. 英语竞赛辅导与高职英语的“教”与“学”〔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97-98.
〔7〕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