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

2018-01-16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蓝靛兴农苦荞

郑州市果树研究所助力果业振兴

来源:食品产业网

近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前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调研。他说,郑州果树研究所人才实力雄厚、学科专业齐全、平台优势明显、定位方向明确,近年来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加强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等重大问题研究,为河南果树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武国定指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推融合、提效益,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当前,河南果树产业发展面临面积不大、品质不优、品牌不多、链条不长等问题。希望郑州果树研究所发挥科研人才等独特优势,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加强新成果转化应用,着力破解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河南农业重大项目实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生物园建设、河南生物育种中心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为河南果树产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上半年我区农畜水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7-8%

来源:食品产业网

上半年我区农畜水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7.8%,其中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7.1%、99.2%和98%,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上稳中向好。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农业质量年工作,我区制订了加快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追溯管理行动计划旨在重点提升我区农畜产品追溯管理能力、隐患排查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区通过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和检测参数、强化培训管理和能力验证等措施,切实加强抽样监测和会商分析,共抽检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4大类48个品种、3760个样品,涉及12个盟市、1个计划单列市、53个旗县(区)。

下一步,我区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全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区将加大对全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抽检力度,并针对抽检出的不合格产品开展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实施检打联动。全区各地将以“质量兴农万里行内蒙古行”活动和“四级联创”质量安全县启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质检机构结对帮扶工作,加快提升基层检测能力和水平,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推动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努力形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为新时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调味品行业呈现餐饮定制趋势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由中国调味品协会主办、广东省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协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以下简称“CFE2018中国调味品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据悉,CFE2018中国调味品展将于11月16日-18日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办。CFE中国调味品展是中国调味品协会主办,国家商务部唯一批准的调味品专业展会。通过展览展示、招商洽谈、经验分享、主题讨论等活动形式,为国内外调味品企业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从2005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表示,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调味品行业通过餐饮渠道定制产品的比例大幅提升,并且仍然是调味品企业的潜力市场。与此同时,调味品老字号企业也正在借助新零售概念,快速拓展自身销售渠道,“互联网+调味品”及新零售格局的建立使调味品产品大单品战略开始向迭代产品战略转变,但目前调味品产品传统通路的销售比重依然较大。

上半年全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7.1%

来源:新华网

上半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1%,表明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在稳步提高,并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在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以往的检测指标是94项,今年增加到122项,增加的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药和兽用抗生素等指标。

广德福表示,从上半年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仍然存在2.9%的不合格率,主要表现在个别产区蔬菜中豇豆、韭菜和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畜禽产品中禽蛋兽用抗菌药残留超标和水产品中加州鲈鱼和鳊鱼兽用抗菌药残留超标。

广德福说,农业农村部将重点督促存在问题较多、合格率较低的省份并对监测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跟进开展监督抽查,依法严查不合规、不守法的生产经营主体。同时,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禁止入市销售、监督销毁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另外,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用抗菌药、“瘦肉精”、水产品“三鱼两药”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四川:苦荞茶有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四川省苦荞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已于6月26日起实施。

苦荞麦是凉山州高寒贫困山区主要农作物。自1997年研发生产凉山苦荞茶以来,生产企业已达28家,总产量5万-6万吨,年产值6亿-7亿元,为凉山高寒贫困农户提供了每年约2亿元的农产品收入。长期以来,苦荞茶缺乏国家、省级《食品安全标准》,部分厂家为追求利润,在生产苦荞茶时大量加入其他低价食物,使苦荞茶中黄酮含量减少,影响苦荞茶品质。

为此,省卫计委委托四川大学、成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西昌学院和部分凉山生产企业多方反复论证,于去年底出台《四川省苦荞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凉山州卫计监督执法支队全程参与了制定工作。该标准分为范围、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其中一大亮点是提高了苦荞茶的黄酮含量200%,以此提升凉山苦荞茶品质。

凉山州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根据现有苦荞茶的产量,此举将为农民增加2万-3万吨苦荞麦的种植需求,为凉山高寒贫困农户多提供了约1亿元的农业产出收入。

寒地浆果产业—蓝靛果标准拟定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日前,由山东九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尚志市北国寒地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办,黑龙江省尚志市委市政府、尚志市庆阳镇委员会、尚志市庆阳镇人民政府、亚布力林业局青龙经营所协办,北京千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蓝靛果业标准拟定暨基地落成新闻发布会”在黑龙江省尚志市举办。来自黑龙江地区多个市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所长、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秘书长齐璇,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所博士生导师郑金凯,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果蔬所果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唐选明,以及蓝靛果种植龙头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蓝靛果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定了寒地浆果产业—蓝靛果标准。

与会专家对蓝靛果标准的拟定寄予厚望,该标准为蓝靛果的市场准入提供了参考条件,同时也为寒地浆果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蓝靛兴农苦荞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苦荞花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宽叶蓝靛果叶片不同海拔和郁闭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
蓝靛种植增收调研报告
苦荞壳和苦荞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比较
蓝靛果忍冬果实的种内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