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思路与对策
2018-01-16胡入胜董伟
胡入胜,董伟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鸡滑液囊支原体 (Mycopasma Synoviae,MS),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引起鸡的关节滑膜炎、腱鞘炎和慢性呼吸道病,可导致明显跛行、采食量略降、生长迟缓等。近年来,滑液囊支原体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比例较高,在疫苗接种、转群、冷热应激和通风不良等条件下骤增,是一种顽固性、条件性疾病,被称为“百病之源”,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针对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控主要从生物安全、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疫苗免疫、综合防控进行介绍,供一线养殖朋友参考。
1 流行病学
滑液囊支原体(MS)易感动物为鸡、火鸡,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外来引进品种或品系发病高于本地品种,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在有的地区或季节还相当严重。2013年底至2014年初开始从蛋鸡上发现有60~70日龄左右的鸡开始瘫痪,后来发病日龄逐渐提前,有的从20~30日龄就有发现,后来由80~90日龄扩展到产蛋期各个日龄、多个品种均有发生。
2 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有水平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水平传播途径,气管是主要的靶组织。支原体以飞沫或尘埃等方式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纤毛或细胞,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破坏上皮细胞结构,导致抗菌粘液减少;支原体不会进入血液,不会形成败血症,不出现高烧、高致死率的、高致病的病变,一般都是慢性的。支原体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通过循环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通过侵害关节,造成关节肿胀、化脓。鸡群在育雏育成期感染支原体会造成较高的废弃率,严重影响育成率,而产蛋期感染支原体会降低产蛋率、孵化率及引起后期较多的胚胎气囊炎、死胚、弱雏等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外观症状
3.1.1 鸡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和传染性滑膜炎症状,感染呼吸道的鸡咳嗽、打喷嚏、流泪、轻度啰音。
3.1.2 病鸡表现跛行、瘫痪,跗关节、趾关节、脚垫、翅膀关节等的肿胀;一些慢性感染的蛋鸡关节肿大、腿瘫的症状并不明显,病鸡呈现消瘦、脱水,生长缓慢,部分鸡的排泄物可见大量尿酸或绿色的尿酸盐沉积。
3.1.3 采食略有下降、生长迟缓、消瘦、爪干、羽毛蓬乱。
3.1.4 鸡群发育不良,均匀度低,病鸡体重较小、鸡冠发育不良或未发育,产蛋鸡卵泡、输卵管不能健全发育,产蛋性能低下。
3.2 解剖症状
3.2.1 肿胀的关节、脚垫内有脓性分泌物,病程长的呈现黄色或褐色干酪样渗出物,伴有细菌感染。
3.2.2 胸部有囊肿,病理呈浅黄色组织增生物,病程长的鸡囊肿较大,可达2~4cm,切开内有黄色或褐色分泌物。
3.2.3 产蛋鸡卵泡、输卵管发育不良或未发育。
3.2.4 肝脏、脾脏稍肿大,质地变硬。
4 疾病危害
4.1 支原体在全球家禽养殖中是影响家禽健康最棘手的顽固性传染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在有的地区或某个季节发病还相当严重。
4.2 在传统支原体净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造成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预防成本上升。
4.3 容易继发其它一些疫病而造成混合感染,进而造成生产指标下降及副品率的增加;有资料显示可导致产蛋率降低10%~20%,孵化率降低1%~5%,饲料转化率降低10%~20%。
4.4 特别是对父母代种鸡生产及鸡苗健康影响更大。
5 病因分析
5.1 应激因素 转群、免疫、冷热应激等因素造成。
5.2 垂直感染 考虑雏鸡引进时是否存在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5.3 管理因素 该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秋冬季,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饲养密度过大、昼夜温差大、垫料霉变板结、湿度过大等均可造成。
5.4 营养因素 饲料营养缺乏或成分不平衡、不全价均会导致机体抗病力下降。
6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判断,但确诊仍需要将初步诊断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结果相结合。用于病原分离的组织最好取发病初期的病变关节渗出物。做好与病毒性关节炎、葡萄球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鉴别诊断:①病毒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腓肠肌腱断裂、跛行甚至瘫痪,但精神、食欲基本正常,常见有部分鸡呈现发育不良综合征,病鸡出现苍白、矮小或生长迟缓或停止等症状;②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多有趾瘤,部分鸡因外伤体表有溃烂、呈紫色,可从患部镜检或分离出葡萄球菌;③沙门氏菌病患鸡的肝脏上有典型的白色的点状坏死灶。
7 综合防控
7.1 生物安全 加强场区的生物安全建设,拥有合理场区布局及良好的隔离与防疫条件;制定合理的冲洗、消毒流程,严禁引进支原体阳性鸡群;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管理,避免不同批次之间的交叉感染;加强疫情监控监测,注重场区的大小环境消毒,消灭病原,如在空舍期使用固体甲醛、戊二醛等的消毒,有鸡时可使用百毒杀或碘伏进行消毒;控制人员、车辆的出入,来访人员登记、衣服更换;控制老鼠、苍蝇、鸟等传播疾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措施。
7.2 饲养管理 选择健壮的雏鸡、保持良好的温度与通风、合理饲养密度与提供全价营养,防止温度高低不稳、氨气超标、通风不良、饲料营养缺乏、垫料板结潮湿、舍内湿度过大或过小等应激因素诱发该病的发生,具体有害气体控制指标:氨气<10PPM,二氧化碳<3000PPM,氧气>19.6%,一氧化碳<10PPM;做好免疫抑制病及呼吸道病的免疫(ND、IB、IBD、MD 等),做好病毒性关节炎、葡萄球菌病的免疫与预防工作,减少疫苗反应的发生;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造成鸡舍内氨气浓度超标诱发支原体的发生;控制霉菌和霉菌毒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生。因此,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是控制该病的基础。
7.3 疫苗免疫 采用“产前一次活苗+两次灭活疫苗”免疫的方法,在3周龄时进行支原体活苗免疫,然后分别在14周和20周进行灭活苗两次免疫。
根据生物安全,免疫程序及管理措施不同,使用疫苗接种的鸡群的控制效果不同;育雏前期进行支原体活疫苗免疫,能在鸡呼吸道产生局部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阻止野毒定殖在该部位,减少由野毒引起的垂直传播;灭活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能有效降低局部组织的病原含量,有效解决经卵传播以及腿部疾病问题,如华支净,是滑液囊支原体多价复合病毒性关节炎的灭活苗,对滑液囊支原体有特异的免疫作用,使用过程中配合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效果更佳。
7.4 抗生素防治 采用药物预防与治疗是防控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雏鸡5日龄左右使用恩诺沙星+浓缩白头翁口服液或用多西环素+支原净饮水或拌料3~5d预防本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抗生素不能根除支原体感染,但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和减少支原体数量;注意4~12周期间的药物预防工作,敏感药物可选择泰乐菌素、泰万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并定期作药敏试验进行药物筛选;如在10日龄时用一个疗程的敏感药物进行饮水预防,于40日龄、80日龄和开产前注射泰万霉素,30~90d的育成鸡料中添加150ppm金霉素预防,产蛋期禁用抗生素,可使用一些中药添加剂;如鸡群发病,可采用两个疗程的支原净配合强力霉素使用效果较好。
7.5 中医防治 消除湿热、通阳散寒,清热利水,活血化瘀,止痛消肿,可使用的药物如山花黄芩提取物散等。中医认为季节转换、环境变化、冷热应激等是本病的发病诱因,肝肾先天不足是痹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滑液囊支原体需要内补肝益肾,外清淫邪(风、寒、热、湿)。外因如风寒湿热等为诱发条件,内因主要是体内肝肾阴阳气血不足,水湿内侵;阳气虚衰,风湿侵袭,主要表现在:①跛行、喜卧地、关节肿大变形,由风寒所侵、血气凝涩、关节流通受阻等原因造成;②食欲差、消瘦、鸡冠苍白或萎缩、生长停滞,由脾胃阳气虚衰受纳腐熟功能下降,脾的升清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受阻等原因造成;③粘膜发绀,由寒凝血瘀,气血不通等原因造成。
综上所述,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将生物安全、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疫苗免疫等密切结合,以辩证思维和科学方法全面系统防控,实为防治本病最根本的措施。